揚、豫之後,刑獄漸興,用法之伍,務于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絶。 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間,內苞豺狼之心,外示鷹鸇之跡,陰圖潛結,共相影會,構似是之言,成不赦之罪。 皆深為巧詆,恣行楚毒,人不勝痛,便乞自誣,公卿士庶,連頸受戮。 道路籍籍,雖知非辜,而鍛練已成,辯占皆合。 縱皋陶為理,于公定刑,則謂污宮毀柩,猶未塞責。 雖陛下仁慈哀念,恤獄緩死,及覽辭狀,便已周密,皆謂勘鞫得情,是其實犯,雖欲寬舍,其如法何?於是小乃身誅,大則族滅,相緣共坐者,不可勝言。 此豈宿構仇嫌,將申報復,皆圖苟成功效,自求官賞。 當時稱傳,謂為羅織。 其中陷刑得罪者,雖有敏識通材,被告言者便遭枉抑,心徒痛其冤酷,口莫能以自明。 或受誅夷,或遭竄殛,並甘心引分,赴之如歸。 故知弄法徒文,傷人實甚。 賴陛下特回聖察,昭然詳究。 周興、丘勣之類,弘義、俊臣之徒,皆相次伏誅,事暴遐邇,而朝野慶泰,若再睹陽和。 且如仁傑、元忠,俱罹枉陷,被勘鞫之際,亦皆已自誣。 向非陛下至明,垂以省察,則菹醢之戮,已及其身,慾望輸忠聖代,安可復得!陛下擢而升之,各為良輔,國之棟干,稱此二人。 何乃前非而後是哉?誠由枉陷與甄明爾。 但恐往之得罪者多並此流,則向時之冤者其數甚眾。 昔殺一孝婦,尚或降災。 而濫者蓋多,寧無怨氣!怨氣上達則水旱所興,慾望歲登,不可得也。 倘陛下弘天地之大德,施雷雨之深仁,歸罪于削刻之徒,降恩于枉濫之伍。 自垂拱已來,大闢罪已下,常赦所不原者,罪無輕重,一皆原洗,被以昭蘇。 伏法之輩,追還官爵,緣累之徒,普沾恩造。 如此則天下知此所陷罪,元非陛下之意,咸是虐吏之辜。 幽明歡欣,則感通和氣;和氣下降,則風雨以時;風雨以時,則五穀豐稔;歲既稔矣,人亦安矣。 太平之美,亦何遠哉!伏願陛下深察。 尋遷秋官侍郎,三過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長安中,則天嘗與宰臣議及州縣官吏,納言李嶠、夏官尚書唐休璟等奏曰:「臣等謬膺大任,不能使兵革止息,倉府殷盈,戶口尚有逋逃,官人未免貪濁,使陛下臨朝軫嘆,屢以為言,夙夜慚惶,不知啟處。 伏思當今要務,莫過富國安人。 富國安人之方,在擇刺史。 竊見朝廷物議,莫不重內官,輕外職,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訴。 比來所遣外任,多是貶累之人,風俗不澄,實由於此。 今望于台閣寺監,妙簡賢良,分典大州,共康庶績。 臣等請輟近侍,率先具僚,務在憂國濟人,庶當有所補益。 」則天曰:「卿等處鸞台鳳閣,誰為此行?」嗣立率先對曰:「臣以庸愚,謬膺獎擢,內掌機密,非臣所堪。 承乏外台,庶當盡節,倘垂採錄,臣願此行。 」於是嗣立帶本官檢校汴州刺史。 無幾,嗣立兄承慶入知政事,嗣立轉成均祭酒,兼檢校魏州刺史。 又徙洺州刺史。 尋坐承慶左授饒州長史。 歲余,徵為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選事。 神龍二年,為相州刺史。 及承慶卒,代為黃門侍郎,轉太府卿,加修文館學士。 景龍三年,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時中宗崇飾寺觀,又濫食封邑者眾,國用虛竭。 嗣立上疏諫曰: 臣聞國無九年之儲,家無三年之蓄,家非其家,國非其國。 故知立國立家,皆資于儲蓄矣。 夫水旱之災,關之陰陽運數,非人智力所能及也。 堯遭大水,湯遭大旱,則知仁聖之君所不能免,當此時不至于困弊者,積也。 今陛下倉庫之內,比稍空竭,尋常用度,不支一年。 倘有水旱,人須賑給,徵發時動,兵要資裝,則將何以備之?其緣倉庫不實,妨於政化者,觸類而是。 臣竊見比者營造寺觀,其數極多,皆務取宏博,競崇環麗。 大則費耗百十萬,小則尚用三五萬餘,略計都用資財,動至千萬已上。 轉運木石,人牛不停,廢人功,害農務,事既非急,時多怨咨。 故《書》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 」誠哉此言,非虛談也。 且玄旨秘妙,歸於空寂,苟非修心定慧,諸法皆涉有為。 至如土木雕刻等功,唯是殫竭人力,但學相誇壯麗,豈關降伏身心。 且凡所興功,皆須掘鑿,蟄蟲在土,種類實多。 每日殺傷,動盈萬計,連年如此,損害可知。 聖人慈悲為心,豈有須行此事,不然之理,皎在目前。 世俗眾僧,未通其旨,不慮府庫空竭,不思聖人憂勞,謂廣樹福田,即是增修法教。 倘水旱為災,人至饑餒,夷狄作梗,兵無資糧,陛下雖有龍象如雲,伽藍概日,豈能裨萬分之一,救元元之苦哉!于道法既有乖,在生人極為損,陛下豈可不深思之! 臣竊見食封之家,其數甚眾。 昨略問戶部,雲用六十餘萬丁,一丁兩匹,即是一百二十萬已上。 臣頃在太府,知每年庸調絹數,多不過百萬,少則七八十萬已來,比諸封家,所入全少。 倘有蟲霜旱澇,曾不半在,國家支供,何以取給?臣聞自封茅土,裂山河,皆須業著經綸,功申草昧,然後配宗廟之享,承帶礪之恩。 皇運之初,功臣共定天下,當時食封才上三二十家,今以尋常特恩,遂至百家已上。 國家租賦,太半私門,私門則資用有餘,國家則支計不足。 有餘則或致奢侈,不足則坐致憂危,制國之方,豈謂為得?封戶之物,諸家自徵,或是官典,或是奴僕,多挾勢騁威,凌突州縣。 凡是封戶,不勝侵擾,或輸物多索裹頭,或相知要取中物,百姓怨嘆,遠近共知。 復有因將貨易,轉更生釁,徵打紛紛,曾不寧息,貧乏百姓,何以克堪!若必限丁物送太府,封家但于左藏請受,不得輒自徵催,則必免侵擾,人冀蘇息。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