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字嗣宗,本高陽人也,梁末徙于周,因家于安陸。 祖弘,父法光,俱為楚州刺史。 元皇帝為安州總管,故紹兒童時得與高祖同學,特相友愛。 大業末,為夷陵郡通守。 是時盜賊競起,紹保全郡境,流戶自歸者數十萬口,開倉賑給,甚得人心。 及江都弒逆,紹率郡人大臨三日,仍以郡遙屬越王侗。 王世充篡位,乃率黔安、武陵、澧陽等諸郡遣使歸國,授硤州刺史,封安陸郡公。 高祖降敕書曰:「昔在子衿,同遊庠序,博士吳琰,其妻姓仇,追想此時,宛然心目,荏苒歲月,遂成累紀。 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蒞岳州;渡遼之時,伯裔又同戎旅。 安危契闊,累葉同之,其間游處,觸事可想。 雖盧綰與劉邦同裡,吳質共曹丕接席,以今方古,何足稱焉!而公追硯席之舊歡,存通家之曩好,明鑒去就之理,洞識成敗之機。 爰自荊門,馳心絳闕,綏懷士庶,糾合賓僚,踰越江山,遠申誠款。 覽此忠至,彌以慰懷。 」及蕭銑將董景珍以長沙來降,命紹率兵應之。 以破銑功,拜其子智仁為溫州刺史,委以招慰。 時蕭銑遣其將楊道生圍硤州,紹縱兵擊破之。 銑又遣其將陳普環乘大艦溯江入硤,與開州賊蕭闍提規取巴蜀。 紹遣智仁及錄事參軍李弘節、子婿張玄靜追至西陵硤,大破之,生擒普環,收其船艦。 江南岸有安蜀城,與硤州相對,次東有荊門城,皆險峻,銑並以兵鎮守。 紹遣智仁及李弘節攻荊門鎮,破之。 高祖大悅,下制褒美,許以便宜從事。 紹與王世充、蕭銑疆界連接,紹之士卒為賊所虜者,輒見殺害。 紹執敵人,皆資給而遣之,賊感其義,不復侵掠,闔境獲安。 趙郡王孝恭之擊蕭銑也,復令紹督兵以圖荊州,會卒於軍,高祖聞而流涕。 貞觀中,贈荊州都督。 嫡孫力士襲爵,官至洛州長史,卒。 子欽寂嗣,萬歲登封年為夔州都督府長史。 時契丹入寇,以欽寂兼龍山軍討擊副使,軍次崇州,戰敗被擒。 其後,賊將圍安東,令欽寂說屬城之未下者。 安東都督裴玄珪時在城下,欽寂謂之曰:「狂賊天殃,滅在朝夕,公但謹守勵兵,以全忠節。 」賊大怒,遂害之。 則天下制褒美,贈蘄州刺史,謚曰忠。 又授其子輔乾左監門衛中候,仍為海東慰勞使;令迎其喪柩,以禮改葬。 輔乾,開元中官至光祿卿。 欽寂弟欽明,少以軍功歷左玉鈐衛將軍、安西大都護,封鹽山郡公。 萬歲通天元年,授金紫光祿大夫、涼州都督。 欽明嘗出按部,突厥默啜率眾數萬奄至城下,欽明拒戰。 久之,力屈被執。 賊將欽明至靈州城下,令說城中早降,欽明大呼曰:「賊中都無飲食,城內有美醬,乞二升,粱米乞二斗,墨乞一梃。 」是時,賊營處四面阻泥河,惟有一路得入,欽明乞此物以喻城中,冀其簡兵陳將,候夜掩襲,城中無悟其旨者,尋遇害。 兄弟同年皆死王事,論者稱之。 紹次子智仁,初,以父勛授溫州刺史,封孝昌縣公。 尋繼其父為硤州刺史,後歷太仆少卿、涼州都督。 貞觀中卒。 紹少子圉師,有器干,博涉藝文,舉進士。 顯慶二年,累遷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史。 三年,以修實錄功封平恩縣男,賜物三百段。 四遷,龍朔中為左相。 俄以子自然因獵射殺人,隱而不奏,又為李義府所擠,左遷虔州刺史。 尋轉相州刺史。 政存寬惠,人吏刊石以頌之。 嘗有官吏犯臓事露,圉師不令推究,但賜清白詩以激之,犯者愧懼,遂改節為廉士,其寬厚如此。 上元中,再遷戶部尚書。 儀鳳四年卒,贈幽州都督,陪葬恭陵,謚曰簡。 李襲志,字重光,本隴西狄道人也。 五葉祖景避地安康,復稱金州安康人也。 周信州總管、安康郡公遷哲孫也。 父敬猷,隋台州刺史、安康郡公。 襲志,初任隋歷始安郡丞。 大業末,江外盜賊尤甚,襲志散家產,招募得三千人,以守郡城。 時蕭銑、林士弘、曹武徹等爭來攻擊,襲志固守久之。 後聞宇文化及弒逆,乃集士庶舉哀三日。 有郡人勸襲志曰;「公累葉冠族,久臨鄙郡,蠻夷畏威,士女悅服,雖曰隋臣,實我之君長。 今江都篡逆,四海鼎沸,王號者非止一人,公宜因此時據有嶺表,則百越之人皆拱手向化。 追蹤尉佗,亦千載一遇也。 」襲志厲聲曰:「吾世樹忠貞,見危授命,今雖江都陷沒,而宗社猶存,當與諸君戮力中原,共雪仇恥,豈可怙亂稱兵,以圖不義!吾寧蹈忠而死,不為逆節而求生。 尉佗愚鄙無識,何足景慕?」於是欲斬勸者,從眾議而止。 襲志固守,經二年而無援,卒為蕭銑所陷,銑署為工部尚書、檢校桂州總管。 武德初,高祖遣其子玄嗣賫書召之,襲志乃密說嶺南首領隨永平郡守李光度與之歸國。 高祖又令間使賫書諭襲志曰:「卿昔久在桂州,仍屬隋室運終,四方圮絶,率眾保境,未知所統。 朕撫臨天下,志在綏育,眷彼幽遐,思沾聲教。 況卿朕之宗姓,情異於常。 家弟侄並立誠效公,又分遣首領,申諭諸州,情深奉國,甚副所望。 卿之子弟,並據州縣,俱展誠績,每所嘉嘆,不能已已。 令併入屬籍,著于宗正。 」及蕭銑平,江南道大使、趙郡王孝恭授襲志桂州總管。 武德五年入朝,授柱國,封始安郡公,拜江州都督。 及輔公祏反,又以襲志為水軍總管討平之,轉桂州都督。 襲志前後凡任桂州二十八載,政尚清簡,嶺外安之。 後表請入朝,拜右光祿大夫、行汾州刺史致仕,卒於家。 襲志弟襲譽。 第4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4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