廆弟運。 運孫永,字叔明。 既為苻堅所並,永徙于長安。 家貧,夫妻常賣靴于市。 及為堅所殺,沖乃自稱尊號,以永為小將軍。 沖毒暴,及堅出如五將山,衝入長安,縱兵大掠,死者不可勝計。 初,堅之未亂,關中忽然,無火而煙氣大起,方數十里,月餘不滅。 堅每臨聽訟觀,令民有怨者,舉煙于城北,觀而錄之。 長安為之詔曰:「欲得必存當舉煙。 」關中謡曰:「長鞘馬鞭擊左股,太歲南行當復虜。 」西人呼徒河為白虜,沖果據長安。 樂之忘歸,且以慕容垂名威夙著,跨據山東,憚不敢進,眾咸怨之。 登國元年,沖左將軍韓延因人之怨,殺沖,立衝將段隨為燕王,改年昌平。 沖之入長安,王嘉謂之曰:「鳳皇,鳳皇,何不高飛還故鄉?無故在此取滅亡。 」 沖敗,其左仆射慕容恆與永潛謀,襲殺隨,立宜都王子覬為燕王,號年建明。 率鮮卑男女三十餘萬口,乘輿服禦,禮樂器物,去長安而東。 以永為武衛將軍。 恆弟護軍將軍韜,陰有貳志,誘覬殺之於臨晉。 恆怒,去之。 永與武衛將軍刁雲率眾攻韜。 韜遣司馬宿勤黎逆戰,永執而戮之。 韜懼,出奔恆營。 恆立慕容沖子望為帝,改年建平。 眾悉去望奔永,永執望殺之,立慕容泓子忠為帝,改年建武。 忠以永為太尉,守尚書令,封河東公。 東至聞喜,知慕容垂稱尊號,托以農要弗進,築燕熙城以自固。 刁雲等又殺忠,推永為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雍秦梁涼四州牧、河東王,稱蕃于垂。 永進據長子,僭稱帝,號年中興。 垂攻丁零翟釗于滑台,釗敗降永。 永以釗為車騎大將軍、東郡王。 歲余,謀殺永,永誅之。 垂來攻永,永敗,為前驅所獲,垂數而戮之。 並斬永公卿已下刁雲、大逸豆歸等四十餘人。 永所統新舊人戶、服禦、圖書、器樂、珍寶,垂悉獲之。 垂字道明,晃第五子也。 甚見寵愛,常自謂諸弟子曰:「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 」故名霸,字道業。 恩遇逾于俊。 俊弗能平,及即王位,以垂墜馬傷齒,改名為缺,外以慕郤缺為名,內實惡之。 尋以讖記之文,乃去夬,以垂為名。 年十三,為偏將,所在征伐,勇冠三軍。 俊平中原,垂為前鋒,累戰有大功。 及俊僭尊號,封吳王。 後以車騎大將軍敗桓溫于枋頭,威名大震,不容于,西奔苻堅。 堅甚重之,拜冠軍將軍,封賓都侯。 堅敗淮南,入于垂軍。 子寶勸垂殺之,垂以堅遇之厚也,不聽。 行至洛陽,請求拜墓,堅許之。 遂起兵攻苻丕于鄴。 垂稱燕王,置百官,年號燕元。 登國元年,垂僭位,號年為建興。 繕宗廟社稷于中山,盡有幽、冀、平州之地,遣使朝貢。 三年,道武遣九原公儀使于垂,垂又遣使朝貢。 四年,道武遣陳留公虔使于垂,垂又遣使朝貢。 五年,又遣秦王觚使于垂,垂留觚不遣,遂絶行人。 垂議討慕容水,太史令靳安言于垂曰:「彗星經尾、箕之分,燕當有野死之王。 不出五年,其國必亡。 歲在鶉火,必克長子。 」垂乃止。 安出而謂人曰:「此眾既並,終不能久。 」安蓋知道武之興也,而不敢言。 先是,丁零翟遼叛垂,後遣使謝罪,垂不許。 遼怒,遂自號大魏天王,屯滑台,與垂相擊。 死,子釗代之。 及垂征克滑台,釗奔長子。 垂議征長子,諸將咸諫。 以永國未有釁,請他年。 垂將從之,垂弟司徒、范陽王德固勸垂。 垂曰:「司徒議與吾同,且吾投老,叩囊底智足以克之,不復留逆賊以累子孫。 」乃伐永克之。 十年,垂遣其太子寶來寇。 始寶之來,垂已有疾。 自到五原,道武斷其行路,父子問絶。 帝乃詭其行人之辭,臨河告之曰:「汝父已死,何不遽還?」寶兄弟聞之憂怖,以為信然,於是士卒駭動。 初,寶至幽州,其所乘車軸無故自折。 占工靳安以為大凶,固勸令還,寶怒,不從。 至是,問安。 安曰:「速去可免。 」寶愈恐。 安退告人曰:「今將死於他鄉,屍骸委于草野,為烏鳶螻蟻所食,不復見家族。 」十月,寶燒船夜遁。 時河冰未成,寶謂帝不能度,不設斥候。 十一月,天暴風寒,冰合,帝進軍濟河急追之。 至參合陂西,靳安言于寶曰:「今日西北風動,是軍將至之應,宜兼行速去,不然必危。 」其夜,帝部分眾軍,東西為掎角之勢。 約勒士卒,束馬口,銜枚無聲。 昧爽,眾軍齊進,日出登山,下臨其營。 寶眾晨將東引,顧見軍至,遂驚擾。 帝縱騎騰躡,馬者蹶倒冰上。 寶及諸父兄弟,軍馬迸散,僅以身免。 寶軍四五萬人,一時放仗,斂手就覊。 擒其王公文武數千。 垂復欲來寇,太史曰:「太白夕沒西方,數日後見東方,此為躁兵,先舉者亡。 」垂不從,鑿山開道,至寶前敗所,見積骸如丘,設祭弔之。 死者父兄子弟遂皆皋哭,聲震山川,垂慚忿嘔血,發病而還,死於上谷。 寶僭立。 寶字道裕,垂之第四子也。 少輕果,無志操,好人佞己。 為太子,砥厲自修。 垂妻段氏謂垂曰:「寶姿質雍容,柔而不斷,承平則為仁明之主,處難則非濟世之雄。 今托以大業,未見克昌之美。 遼西、高陽,兒之俊賢者,宜擇一以樹之。 趙王驎奸詐負氣,常有輕寶之心,恐難作。 」垂不納。 寶聞,深以為恨。 寶既僭位,年號永康。 遣驎逼其母段氏自裁。 段氏怒曰:「汝兄弟尚逼殺母,安能保社稷?吾豈惜死!」遂自殺。 寶議以後謀廢嫡,稱無母之道,不宜成喪,群臣咸以為然。 寶中書令眭邃執意抗言,寶從之而止。 皇始元年,道武南伐。 及克信都,寶大懼,夜來犯營,帝擊破之。 寶走中山,遂奔薊。 寶子清河王會先守龍城,聞寶被圍,率眾赴難,逢寶于路。 寶分奪其軍,以授弟遼西王農等。 會怒,襲農殺之,勒兵攻寶。 寶走龍城,會追圍之。 侍禦郎高雲襲敗會師,會奔中山。 寶命雲為子,封夕陽公。 會至中山,為慕容普鄰所殺。 寶至龍城,垂舅蘭汗拒之,寶南走奔薊。 汗復遣迎。 寶以汗,垂之季舅,子盛又汗之婿也,必謂無二,乃還龍城。 汗殺之,及子策等百餘人。 汗自稱大都督、大單于、昌黎王,號年青龍。 以盛子婿,哀而宥之。 盛字道運,寶長子也。 垂封為長樂公,寶僭立,進爵為王。 蘭汗之殺寶也,以盛為侍中、左光祿大夫。 盛乃間汗兄弟,使相疑害。 李旱、衛雙、劉志、張貞等皆盛之舊昵,汗太子穆並引為腹心。 盛結旱等,因汗、穆等醉,夜襲殺之。 僭尊號,改年為建平,又號年為長樂。 盛改稱庶人大王。 盛以寶暗而不斷,遂峻極威刑,於是上下震局。 前將軍段璣等夜鼓噪攻盛;傷之。 遂輦升殿,召叔父河間公熙,屬以後事,熙未至而死。 第4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