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陷沒,鳳與穆提婆聞告敗,握槊不輟曰:「他家物,從他去。 」後帝使于黎陽臨河築城戍,曰:「急時且守此作龜茲國子。 更可憐人生如寄,唯當行樂,何用愁為?」君臣應和若此。 鳳恆帶刀走馬,未曾安行,瞋目張拳,有啖人之勢。 每吒曰:「恨不得剉漢狗飼馬!」又曰:「刀止可刈賊漢頭,不可刈草。 」其弟萬歲,及其二子寶行、寶信,並開府儀同,萬歲又拜侍中,亦處機要。 寶信尚公主,駕復幸其宅,親戚咸蒙官賞。 鳳母鮮于,段孝言之從母子姊也,為此偏相參附,奏遣監造晉陽宮。 陳德信馳驛檢行,見孝言役官夫匠自營宅,即語云:「仆射為至尊起台殿未訖,何用先自營造?」鳳及穆提婆亦遣孝言分工匠為己造宅。 德信還,具奏聞。 及幸晉陽,鳳又以官馬與他人乘騎,上因此發忿,與提婆併除名。 亦不露其罪。 仍毀其宅,公主離婚,復被遣尚鄴吏部門參。 及後主晉陽走還,被敕喚入內,尋詔復王爵及開府、領軍大將軍,常在左右。 仍從後主走度河,到青州,併為周軍所獲。 鳳被寵要之中,尤嫉人士,朝夕宴私,唯相譖訴。 崔季舒等冤酷,皆鳳所為也,每一賜與,動至千萬。 恩遇日甚,彌自驕恣,意色嚴厲,未嘗與人相承接。 朝士諮事,莫敢仰視,動致呵叱,輒詈云:「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若見武職,雖廝養末品,亦容下之。 仕隋,位終於隴州刺史。 宦者韓寶業、盧勒叉、齊紹、秦子徵並神武舊左右,唯閣內驅使,不被恩遇。 歷天保、皇建之朝,亦不至寵幸,但漸有職任。 寶業至長秋卿,勒叉等或為中常侍。 武成時有曹文摽、夏侯通、伊長游、魯恃伯、郭沙彌、鄧長顒及寶業輩,亦有至儀同食干者。 唯長顒武平中任參宰相,干預朝權。 如寶業及勒叉、齊紹、子徵後並封王,俱自收斂,不過侵暴。 又有陳德信亦參時宰,與長顒並開府封王,俱為侍中、左右光祿大夫,領侍中。 又有潘師子、崔孝禮、劉萬通、研胥光弁、劉通遠、王弘遠、王子立、王玄昌、高伯華、左君才、能純陀、宮鍾馗、趙野叉、徐世凝、苟子溢、斛子慎、宋元寶、康德汪,並于後主之朝,肆其奸佞。 敗政虐人,古今未有。 多授開府,罕止儀同,亦有加光祿大夫,金章紫綬者。 多帶中侍中、中常侍,此二職乃至數十人。 恆出入門禁,往來園苑,趨侍左右,通宵累日。 承候顏色,競進諂諛,發言動意,多會深旨。 一戲之賞,動逾巨萬,丘山之積,貪吝無厭。 猶以波斯狗為儀同、郡休,分其干祿,神獸門外,有朝貴憩息之所,時人號為解卸。 諸閹或在內多日,暫放歸休,所乘之馬,牽至神獸門階,然後升騎。 飛鞭競走,十數為群,馬塵必坌諸貴,爰至唐、趙、韓、駱,皆隱趨避,不敢為言。 齊、盧、陳、鄧之徒,亦意屬尚書、卿尹,宰相既不為致言,時主亦無此命。 唯以工巧矜功,用長顒為太府卿焉。 神武時有倉頭陳山提、蓋豐樂,俱以驅馳便僻,頗蒙恩遇。 魏末,山提通州刺史,豐樂嘗食典禦。 又有劉鬱斤、趙道德、劉桃枝、梅勝郎、辛洛周、高舍洛、郭黑面、李銅鍉、王恩洛,併為神武驅使。 天保、大寧之朝,漸以貴盛。 至武平時,山提等皆以開府封王。 其不及武平者則追贈王爵。 雖賜與無貲,顧眄深重,乃至陵忽宰輔,然皆不得干預朝政。 武平時有胡小兒,俱是康阿馱、穆叔兒等富家子弟,簡選黠慧者數十人以為左右,恩眄出處,殆與閹官相埒。 亦有至開府儀同者。 其曹僧奴、僧奴子妙達,以能彈胡琵琶,甚被寵遇,俱開府封王。 又有何海及子洪珍,開府封王,尤為親要。 洪珍侮弄權勢,鬻獄賣官。 其何硃弱、史醜多之徒十數人,咸以能舞工歌及善音樂者,亦至儀同開府。 閹官猶以宮掖驅馳,便蕃左右,漸因昵狎,以至大官。 倉頭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于後主,則是先朝舊人,以勤舊之勞,致此叨竊。 至于胡小兒等,眼鼻深險,一無可用,非理愛好,排突朝貴,尤為人士之所疾惡。 其以音樂至大官者:沈過兒,官至開府儀同;王長通,年十四五便假節、通州刺史。 時又有開府薛榮宗,常自雲能使鬼。 及周兵之逼,言于後主曰:「臣已發遣斛律明月將大兵在前去。 」帝信之。 經古塚,榮宗謂舍人元行恭:「是誰塚?」行恭戲之曰:「林宗塚。 」復問:「林宗是誰?」行恭曰:「郭元貞父。 」榮宗前奏曰:「臣向見郭林宗從塚出,著大帽、吉莫靴,棰馬鞭,問臣:『我阿貞來不?』」是時群妄,多皆類此。 論曰:古諺有之,「人之多幸,國之不幸。 」然則寵私為害,自古忌之。 大則傾國亡身,小則傷賢害政,率由斯也,所宜誡焉。 《詩》曰:「殷鑒不遠,近在夏後之世。 」觀夫魏氏以降,亦後來之殷鑒矣。 為國家者,可無鑒之哉? 列傳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 夏赫連氏 燕慕容氏 後秦姚氏 北燕馮氏 西秦乞伏氏 北涼沮渠氏 梁蕭氏 晉自永嘉之亂,宇縣瓜分,胡羯憑陵,積有年代,各言膺運,咸居大寶。 竟而自相吞滅,終為魏臣。 然魏自昭成已前,王跡未顯,至如劉石之徒,時代不接,舊書為傳,編之四夷,有欺耳目,無益緗素。 且于時五馬浮江,正朔示改,《陽秋》記注,具存紀錄。 雖朝政叢脞,而年代已多。 太宗文皇帝爰動天文,大存刊勒,其時事相接,已編之《載記》。 今斷自道武已來所吞併者,序其行事,紀其滅亡。 其餘不相關涉,皆所不取。 至如晉、宋、齊、梁雖曰偏據,年漸三百,鼎命相承。 《魏書》命曰《島夷》,列之於傳,亦所不取。 故不入今篇,蕭察雖雲帝號,附庸周室,故從此編,次為《僭偽附庸傳》云爾。 鐵弗劉武,南單于苗裔,左賢王去卑之孫,北部帥劉猛之從子,居于新興慮虒之北。 北人謂胡父鮮卑母為「鐵弗」,因以號為姓。 武父誥汁爰,世領部落。 汁爰死,武代焉。 武死,子務桓代領部落,與魏和通。 務桓死,弟閼陋頭代立,密謀反叛。 後務桓子悉勿祈遂閼陋頭而立。 悉勿祈死,弟衛辰代立。 衛辰,務桓之第三子也。 既立,遣子朝獻,昭成以女妻之。 衛辰潛通苻堅,堅以為左賢王。 遣使請堅求田地。 春去秋來,堅許之。 後乃背堅,專心歸魏。 舉兵伐堅,堅遣其將鄧討擒之。 堅自至朔方,以衛辰為夏陽公,統其部落,衛辰復附於堅,昭成討大破之,遂走奔苻堅。 堅送還朔方,遣兵戍之。 昭成末,衛辰導苻堅寇魏南境,王師敗績。 堅遂分國人為二部,自河以西,屬之衛辰;自河以東,屬之劉庫仁。 堅後以衛辰為單于,督攝河西新類,屯于代來。 慕容永據長子,拜衛辰使持節、都督河西諸軍事、大將軍、朔州牧、朔方王。 姚萇亦遣使結好,拜衛辰使持節、都督北朔雜夷諸軍事、大將軍、大單于、河西王、幽州牧。 登國中,衛辰遣子直力鞮寇南部,其眾八九萬。 道武軍五六千人,為其所圍。 帝乃以車為方營,並戰並前,大破之於鐵岐山南。 直力鞮單騎而走。 帝乘勝追之,自五原金津南度河,徑入其國。 遂至衛辰所居悅跂城,衛辰父子驚遁。 乃分遣陳留公元虔南至白鹽池,虜衛辰家屬;將軍伊謂至木根山,擒直力鞮。 衛辰單騎遁走,為其部下所殺,傳首行宮。 先是河水赤如血,衛辰惡之,及衛辰之亡,誅其族類,並投之於河。 衛辰第三子屈丐奔薛幹部帥太悉伏。 第4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