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寬兄夐。 夐字敬遠,志尚夷簡,澹于榮利。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從事,非其好也,遂謝疾去。 前後十見征闢,皆不應命。 屬周文帝經綸王業,側席求賢,聞夐養高不仕,虛心敬悅,遣使闢之,備加禮命。 雖情諭甚至,而竟不能屈。 彌以重之,亦弗之奪也。 所居之宅,枕帶林泉。 夐對玩琴書,蕭然自逸,時人號為居士焉。 至有慕其閒素者,或載酒從之,夐亦為之盡歡,接對忘倦。 明帝即位,禮敬愈厚。 乃為詩以貽之曰:「六爻貞遁世,三辰光少微。 潁陽讓逾遠,滄州去不歸。 香動秋蘭佩,風飄蓮葉衣。 坐石窺仙洞,乘槎下釣磯。 嶺松千仞直,岩泉百丈飛。 聊登平樂觀,遙望首陽薇。 詎能同四陷,來參余萬機?」夐答帝詩,願時朝謁。 帝大悅,敕有司日給河東酒一斗,號之曰逍遙公。 時晉公護執政,廣營第宅。 嘗召夐至宅,訪以政事。 夐仰視其堂,徐而嘆曰:「酣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護不悅。 有識者以為知言。 陳遣其尚書周弘正來聘,素聞夐名,請與相見。 朝廷許之。 弘正乃造夐,談謔盡日,恨相遇之晚。 後請夐至賓館,夐不時赴。 弘正乃贈詩曰:「德星猶未動,真車詎肯來?」其為當時所欽挹如此。 武帝嘗與夐夜宴,大賜之縑帛,令侍臣數人負以送出。 夐唯取一匹,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孝寬為延州總管,夐至州,與孝寬相見。 將還,孝寬以所乘馬及轡勒與夐。 夐以其華飾,心弗欲之。 笑謂孝寬曰:「昔人不棄遺簪墜履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 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於是乃乘舊馬以歸。 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詔夐辨其優劣。 夐以三教雖殊,同歸於善,其跡似有深淺,其致理如無等級。 乃著《三教序》奏之。 帝覽而稱善。 時宣帝在東宮,亦遺夐書,並令以帝所乘馬迎之,問以立身之道。 夐對曰:「《傳》不雲乎,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 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並聖人之訓也,願殿下察之。 」 夐子瓘,行隨州刺史,因疾物故。 孝寬子總復于并州戰歿。 一日之中,凶問俱至。 家人相對悲慟,而夐神色自若,謂之曰:「死生命也,去來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撫之如舊。 夐又雅好名義,虛襟善誘,雖耕夫牧豎,有一介可稱者,皆接引之。 特與族人處玄及安定梁曠為放逸之友。 少愛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錄數十萬言。 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舊所制述,咸削其藁,故文筆多並不存。 建德中,夐以年老,預戒其子等曰:「昔士安以籧篨束體,王孫以布囊繞屍,二賢高達,非庸才能繼。 吾死之日,可斂舊衣,勿更新造。 使棺足周屍,牛車載柩,墳高四尺,壙深一丈。 其餘煩雜,悉無用也。 朝晡奠食,於事彌煩,吾不能頓絶汝輩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仍薦蔬素,勿設牲牢。 親友欲以物弔祭者,並不得為受。 吾常恐臨終恍惚,故以此言預戒汝輩。 瞑目之日,勿違吾志也。 」宣政元年二月,卒於家,時年七十七。 武帝遣使弔祭,賻賵有加。 其喪制葬禮,諸子等並遵其遺戒。 子世康。 世康幼而沈敏,有器度。 年十歲,州闢主簿。 在魏,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尚周文帝女襄樂公主,授儀同三司。 仕周,歷位典祠下大夫,沔、硤二州刺史。 從武帝平齊,授司州總管長史。 時東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綏撫之,士庶胥悅。 入為戶部中大夫,進位上開府,轉司會中大夫。 尉遲迥之亂,隋文謂世康曰:「汾、絳舊是周、齊分界,因此亂階,恐生搖動,今以委公。 」因授絳州刺史。 以雅望鎮之,闔境清肅。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喪干懷。 在州有止足之志,與子弟書曰:「吾生因緒餘,夙沾纓弁,驅馳不已,四紀于茲,亟登袞命,頻蒞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實,處脂膏而莫潤。 如斯之事,頗為時悉。 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 霜早梧楸,風先蒲柳。 眼闇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 祿豈須多,防滿則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辭。 況襄春秋已高,溫清宜奉,晨昏有闕,罪在我躬。 今世穆、世文,並從武役,吾與世沖,復嬰遠任,陟岵瞻望,此情彌切。 桓山之悲,倍深常戀。 意欲上聞,乞遵禮教,未訪汝等,故遣此及。 興言遠慕,感咽難勝。 」。 諸弟報以事恐難遂,乃止。 在任有惠政,奏課連最,擢為禮部尚書。 世康寡嗜欲,不慕勢貴,未嘗以位望矜物。 聞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顯人過咎,以求名譽。 進爵上庸郡公。 轉吏部尚書,選用平允,請託不行。 以母憂去職,固辭,乞終私制。 上不許。 開皇七年,將事江南,議重方鎮,拜襄州刺史。 坐事免。 未幾授安州總管,遷信州總管。 十三年,復拜吏部尚書,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廷稱為廉平。 嘗因休暇,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 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雲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 盈滿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伏奉尊命。 」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願乞骸骨。 上曰:「冀與公共理天下,今之所請,深乖本望。 縱筋力衰謝,猶屈公臥臨一隅。 」於是出拜荊州總管。 時天下唯置荊、並、楊、益四大總管,並、楊、益三州並親王臨統,唯荊州委于世康,時論以此為美。 世康為政簡靜,百姓愛悅。 卒於州。 上聞而痛惜,贈大將軍,謚曰文。 世康性孝友,初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 世多其義。 長子福子,位司隷別駕。 次子福嗣,位內史舍人。 後以罪黜。 楊玄感之亂,從衛玄戰,敗於城北,為玄感所獲。 令為文檄,詞甚不遜。 尋背玄感還東都,帝銜之,車裂于高陽。 少子福獎,通事舍人。 在東都,與玄感戰沒。 世康兄洸,字世穆。 性剛毅,有器干,少便弓馬。 仕周,釋褐直寢上士。 數從征伐,累遷開府,賜爵衛國縣公。 隋文帝為丞相,從季父孝寬擊尉遲迥于相州,以功拜柱國,進襄陽郡公。 時突厥寇邊,皇太子屯咸陽,令洸統兵出原州道。 與虜相遇,擊破之。 拜江陵總管,俄拜安州總管。 伐陳之役,為行軍總管。 及陳平,拜江州總管。 略定九江,遂進圖嶺南。 上與書慰勉之。 洸至廣州,嶺表皆降之。 上聞而大悅,許以便宜從事。 洸所綏集二十四州,拜廣州總管。 歲余,番禺夷王仲宣反,以兵圍洸,洸拒之,中流矢卒。 贈上柱國,賜綿絹萬段,謚曰敬。 子協,字欽仁。 好學有雅量,位秘書郎。 其父在廣州有功,上命協賫詔書勞問,未至而父卒。 上以其父死王事,拜協柱國,歷定、息、秦三州刺史,有能名。 卒官。 洸弟瓘,字世恭。 禦正下大夫,儀同三司、行隨州刺史。 瓘弟藝,字世文。 周武帝時,以軍功位上儀同,賜爵修武縣侯,授左旅下大失,出為魏郡太守。 及隋文帝為丞相,尉遲迥陰圖不軌,朝廷遣藝季父孝寬馳往代迥。 孝寬將至鄴,詐病止傳舍,從迥求藥,以密觀變。 藝因投孝寬,即從孝寬擊迥。 以功進位上大將軍,改封武威縣公,以修武縣侯別封一子。 文帝受禪,進封魏興郡公,拜齊州刺史。 為政通簡,士庶懷惠。 遷營州總管。 藝容貌瑰偉,每夷狄參謁,必整儀衛,盛服以見之,獨坐滿一榻。 蕃人畏懼,莫敢仰視。 而大修產業,與北夷貿易,家資巨萬。 頗為清論所譏。 卒官。 謚曰懷。 第3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