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字懷哲,少明敏,有識度,解褐司空冑曹參軍。 與仆射高隆之共典營構鄴都宮室。 術有思理,百工克濟。 再遷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 追授并州長史,遭父憂去職。 清河父老數百人,詣闕上書,請立碑頌德。 齊文襄嗣事,與尚書左丞宋游道、中書侍郎李繪等並追詣晉陽,俱為上客。 累遷散騎常侍。 武定六年,侯景叛,除東南道行台尚書,封江夏縣男。 與高岳等破侯景,禽蕭明。 遷東徐州刺史,為淮南經略使。 齊天保元年,侯景徵江西租稅,術率諸軍度淮斷之,燒其稻數百萬石。 還鎮下邳,人隨術北度淮者三千餘家。 東徐州刺史郭志殺郡守,文宣聞之,敕術自今所統十餘州地,諸有犯法者,刺史先啟聽報;以下先斷,後表聞。 齊代行台兼總人事,自術始也。 安州刺史、臨清太守、盱眙蘄城二鎮將犯法,術皆案奏殺之。 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闢,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貲財盡賜術。 三辭不見許,術乃送詣所司,不復以聞。 邢邵聞之,遺術書曰:「昔鐘離意云:孔子忍渴于盜泉,便以珠璣委地。 足下今能如此,可謂異代一時。 」及王僧辨破侯景,術招攜安撫,城鎮相繼款附,前後二十餘州。 於是移鎮廣陵,獲傳國璽送鄴,文宣以璽告于太廟。 此璽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紐交盤龍,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二漢相傳,又歷魏、晉;晉懷帝敗,沒于劉聰;聰敗,沒于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於建業;歷宋、齊、梁;梁敗,侯景得之;景敗,侍中趙思賢以璽投景南袞州刺史郭元建,送於術,故術以進焉。 尋徵為殿中尚書,領太常卿。 仍與朝賢,議定律令。 遷吏部尚書,食南袞州梁郡干。 遷鄴以後,大選之職,知名者數四,互有得失,未能盡美。 文襄少年高朗,所弊也疏;袁叔德沈密謹厚,所傷者細;楊愔風流辨給,取士失于浮華;唯術性尚貞明,取士以才以器,循名責實,新舊參舉,管庫必擢,門閥不遺。 考之前後銓衡,在術最為折衷,甚為當時所稱舉。 天保末,文宣嘗令術選百員官,參選者二三千人,術題目士子,人無謗讟,其所旌擢,後亦皆致通顯。 術清儉寡嗜欲,勤於所職,未嘗暫懈,臨軍以威嚴,牧人有惠政。 少愛文史,晚更勤學,雖在戎旅,手不釋卷。 及定淮南,凡諸貲物,一毫無犯。 唯大收典籍,多是宋、齊、梁時佳本,鳩集萬餘卷,並顧、陸之徒名畫,二王已下法書,數亦不少。 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門。 及還朝,頗以饟遺貴要,物議以此少之。 十年卒,年六十。 皇建二年,贈開府儀同三司、中書監、青州刺史。 子閣卿,尚書郎。 閣卿弟衡卿,有識學,開府參軍事。 隋大業初,卒於太常丞。 術族子德源。 德源字孝基,祖穆,魏平原太守。 父子馥,尚書左丞。 德源沈靜好學,十四解屬文,及長,博覽書記。 美儀容,中書侍郎裴讓之特相愛好,兼有龍陽之重。 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殿中尚書辛術皆一時名士,並虛襟禮敬,同舉薦之。 後為兼員外散騎侍郎,聘梁使副。 德源本貧素,因使,薄有資裝,遂餉執事,為父求贈,時論鄙之。 中書侍郎劉逖上表薦德源:弱齡好古,晚節逾厲,枕藉《六經》,漁獵百氏;文章綺艷,體調清華。 恭慎表於閨門,謙捴著于朋執;實後進之辭人,當今之雅器。 由是除員外散騎侍郎。 後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陳。 及還,待詔文林館,位中書舍人。 齊滅,仕周為宣納上士。 因取急詣相州,會尉遲迥起逆,以為中郎,德源辭不獲免,遂亡去。 隋受禪,不得調者久之。 隱林慮山,鬱鬱不得志,著《幽居賦》以自寄。 素與武陽太守盧思道友善,時相往來。 魏州刺史崔彥武奏德源潛為交結,恐有奸計,由是謫令從軍討南寧。 及還,秘書監牛弘以德源才學顯著,奏與著作郎王劭同修國史。 德源每于務隙撰集,注《春秋三傳》三十捲,注《揚子法言》二十三卷。 蜀王秀奏以為掾,轉諮議參軍,卒官。 有集二十捲,又撰《政訓》、《內訓》各二十捲。 有子素臣。 德源從祖兄元植,齊天保中,司空司馬。 學涉,有名聞于世。 德源族叔珍之,少有氣俠,歷位北海太守,後行平州事,卒於州。 贈驃騎大將軍、洛州刺史,謚曰恭。 子慤,武定末,開府鎧曹參軍。 楊機,字顯略,天水冀人也。 祖伏恩,徙居洛陽,因家焉。 機少有志節,為士流所稱。 河南尹李平、元暉,並召署功曹。 暉尤委以郡事。 或謂暉曰:「弗躬弗親,庶人弗信,何得委事于機,高臥而已。 」暉曰:「吾聞君子勞于求士,逸于任賢,吾既委得其才,何為不可?」由是聲名更著。 時皇子國官多非其人,詔選清直之士,機見舉為京兆王愉國中尉,愉甚敬憚之。 後為洛陽令,京輦伏其威風。 訴訟者一經其前,後皆識其名姓,並記其事理。 歷司州別駕、清河內史、河北太守,並有能名。 永熙中,除度支尚書。 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 家貧無馬,多乘小犢車,時論許其清白。 與辛雄等併為齊神武所誅。 高恭之,字道穆,自雲遼東人也。 祖潛,獻文初,賜爵陽關男。 詔以沮渠牧犍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拜駙馬都尉。 父崇,字積善,少聰敏,以端謹稱。 家資富厚,而崇志尚儉素。 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痛本生絶胤,遂以崇繼牧犍後,改姓沮渠。 景明中,啟複本姓,襲爵,除洛陽令。 為政清斷,吏人畏其威風,發扌適不避強禦,縣內肅然。 卒,贈滄州刺史,謚曰成。 道穆以字行于世,學涉經史,所交皆名流俊士。 幼孤,事兄如父。 每謂人曰:「人生厲心立行,貴于見知,當使夕脫羊裘,朝佩珠玉。 若時不我知,便須退跡江海,自求其志。 」御史中尉元匡高選御史,道穆奏記求用於匡,匡遂引為御史。 其所糾扌適,不避權豪。 正光中,出使相州。 前刺史李世哲,即尚書令崇之子,多有非法,逼買人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又于馬埒堠上為木人執節。 道穆繩糾,悉毀去之,並表發其臓貨。 爾硃榮討蠕蠕,道穆監其軍事,榮甚憚之。 蕭寶夤西征,以為行台郎中,委以軍機之事。 後屬兄謙之被害,情不自安,遂託身于孝莊。 孝莊時為侍中,深相保護。 及即位,賜爵龍城侯,除太尉長史,領中書舍人。 及元顥逼武牢,或勸帝赴關西者,帝以問道穆,道穆言關中殘荒,請車駕北度,循河東下。 帝然之。 其夜到河內郡北,帝命道穆燭下作詔書,佈告遠近,於是四方知乘輿所在。 尋除給事黃門侍郎、安喜縣公。 于時爾硃榮欲回師待秋,道穆謂曰:「大王擁百萬之眾,輔天子而令諸侯,此桓、文之舉也。 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可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 」榮深然之。 及孝莊反政,因宴次謂爾硃榮曰:「前若不用高黃門計,社稷不安,可為朕勸其酒,令醉。 」榮因陳其作監軍時,臨事能決,實可任用。 尋除御史中尉,仍兼黃門。 第2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