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隋文帝為丞相,素深自結納,帝甚器之,以為汴州刺史。 至洛陽,會尉遲迥作亂。 滎州刺史宇文冑據武牢應迥,素不得進。 帝拜素大將軍,擊冑破之。 遷徐州總管,位柱國,封清河郡公,以弟岳為臨貞公。 及隋受禪,加上柱國,拜御史大夫。 其妻鄭氏性妒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 」鄭氏奏之,由是坐免。 上方圖江表。 先是,素數進取陳計。 未幾,拜信州總管,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遣之。 素居永安,造大艦,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檣竿,並高百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旗幟加于上。 次曰黃龍,置兵百餘人。 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及大舉攻伐,以素為行軍元帥,引舟師趣三硤。 至流頭灘,陳將戚欣以青龍百餘艘屯兵守狼尾灘,以遏軍路。 共地險峭,諸將患之。 素曰:「負勝在此一舉,若晝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 」乃夜掩之。 素親率黃龍十艘,銜枚而下。 遣開府王長襲從南岸擊欣別柵。 令大將軍劉仁恩趣白沙北岸。 比明而至,擊之,欣敗。 虜其眾,勞而遣之,秋毫不犯,陳人大悅。 素率水軍東下,舟艦被江,旌甲曜日。 素坐平乘大船。 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 陳南康內史呂仲肅屯岐亭,正據江峽,于北岸纜岩綴鐵鎖三條,橫截上流,以遏戰船。 素與仁恩登陸俱發,先攻其柵;仲肅軍夜潰,素徐去其鎖。 仲肅復據荊州之延洲。 素遣巴蜒卒數千,乘五牙四艘,以檣竿碎賊十餘艦,遂大破之,仲肅僅以身免。 陳主遣其信州刺史顧覺鎮安蜀城,荊州刺史陳紀鎮公安,皆懼而走。 巴陵以東,無敢守者。 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請降。 素下至漢口,與秦孝王會,乃還。 拜荊州總管,進爵郢國公,真食長壽縣千戶;以其子玄感為儀同三司,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加之金寶;又賜陳主妹、女妓十四人。 素言于上曰:「裡名勝母,曾子不入,逆人王誼前封郢,臣不願與同。 」於是改封越國公。 尋拜納言,轉內史令。 俄而江南人李稜等為亂,以素為行軍總管討之。 帝命平定日,男子悉斬,女婦賞徵人,在陣免者從賤。 賊硃莫問自稱南徐州刺史,以盛兵據京口。 素舟師入自楊子津,進擊破之。 晉陵顧世興自稱太守,與其都督鮑遷等復來拒戰。 素逆擊破之,執遷,虜三千餘人。 進擊無錫賊帥葉皓,又平之。 吳郡沈玄懀、沈傑等以兵圍蘇州,刺史皇甫績頻戰不利,素率眾援之。 玄懀勢迫,走投南沙賊帥陸孟孫。 素擊孟孫于松江,大破之,禽孟孫、玄懀。 黝、歙賊帥沈雪、沈能據柵自固,又攻拔之。 江浙賊高智慧自號東揚州刺史,吳州總管五原公元契鎮會稽,以其兵盛而降之。 智慧盡屠其眾,契自殺。 智慧有船艦千餘艘,屯據要害,兵甚勁。 素擊之,自旦至申,苦戰破之。 智慧逃入海。 躡之,從餘姚泛海趣永嘉。 智慧來拒戰,素擊走,賊帥汪文進自稱天子,據東陽,署其徒蔡道人為司空,守樂安。 素進討。 悉平之。 又破永嘉賊帥沈孝徹。 於是步道向天台,指臨海郡。 遂捕遺逸,前後百餘戰,智慧遁守閩越。 上以素久勞于外,詔令馳傳入朝,加子玄感上開府,賜彩八千段。 素以余寇未殄,恐為後患,又自請行。 詔以素為元帥,復乘傳至會稽。 先是,泉州人王國慶,南安豪族也,殺刺史劉弘,據州為亂。 自以海路艱阻,非北人所習,不設備伍。 素泛海奄至,國慶遑遽,棄州走。 素分遣諸將,水陸追捕。 時南海先有五六百家,居水為亡命,號曰遊艇子;智慧、國慶欲往依之。 素乃密令人說國慶,令斬智慧以自效。 因慶乃斬智慧于泉州。 自余支黨悉降,江南大定。 上遣左領軍將軍獨孤陀至浚儀迎勞,比到京師,問者日至。 拜素子玄獎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三千口、田百頃、宅一區。 代蘇威為尚書右仆射,與高熲專掌朝政。 素性疏而辯,高下在心,朝貴之內,頗推高熲,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視蘇威蔑如也。 自余朝臣,多被陵轢。 其才藝風調,優於高熲。 至于推誠體國,處物平當,有宰相識度,不如熲遠矣。 尋令素監營仁壽宮,素遂夷山堙谷,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時聞鬼哭。 及宮成,上令高熲前視,奏稱頗傷綺麗,大損人丁。 帝不悅。 素懼,即于北門啟獨孤皇后曰:「帝王法有離宮別館,今天下太平,造一宮何足損費。 」後以此理諭上,上乃解。 於是賜錢百萬、綿絹三千段。 開皇十八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 出塞討之,賜物二千段、黃金百斤。 先是諸將與虜戰,每慮胡騎奔突,皆戎車步騎相參,與鹿角為方陣,騎在內。 素曰:「此乃自固之道。 」於是悉除舊法,令諸軍為騎陣。 達頭聞之,大喜,以為天賜,下馬仰天而拜,率精騎十餘萬至。 素奮擊,大破。 達頭被重創而遁,眾號哭而去。 優詔賜縑二萬匹及萬釘寶帶,加子玄感位大將軍,玄獎、玄縱、積善並上儀同。 素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 然大抵馭戎嚴整,有犯令者,立斬無所寬貸。 每將臨寇,輒求人過失而斬之,多者百餘人,少不下數十,流血盈前,言笑自若。 及對陣,先令一二百人赴敵,陷陣則已,如不能陷而還,無問多少,悉斬之。 又令二百人復進,還如向法。 將士股慄,有必死心,由是戰無不勝,稱為名將。 素時貴幸,言無不從。 其從素征代者,微功必錄。 至於他將,雖大功,多為文吏所譴卻。 故素雖嚴忍,士亦以此願從。 二十年,晉王廣為靈、朔道行軍元帥,素為長史,王卑躬交素。 及為太子,素之謀也。 仁壽初,代高熲為尚書左仆射,賜良馬十匹、牝馬二百匹、奴婢百口。 其年,以素為行軍元帥,出雲中擊突厥,連破之。 突厥走,追至夜及之。 將復戰,恐賊越逸,令其騎稍後,於是親將兩騎並降突厥二人與虜並行,不之覺也。 侯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大破之。 自是突厥遠遁,磧南無復虜庭。 以功進子玄感位柱國,玄縱為淮南郡公,賞物二萬段。 及獻皇后崩,山陵制度多出於素。 上善之,下詔曰:「君為元首,臣則股肱,共理百姓,義同一體。 上柱國、尚書左仆射、仁壽宮大監、越國公素,志度恢弘,機鑒明遠,懷佐時之略,包經國之才。 王業初基,霸圖肇建,策名委質,受脤出師,禽翦凶魁,克平虢、鄭。 頻承廟算,揚旌江表;每稟戎律,長驅塞垣。 南指而吳越肅清,北臨而獯獫摧服。 自居端揆,參贊機衡,當朝正色,直言無隱。 論文則詞藻從橫,語武則權奇間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 任使之處,夙夜無怠。 獻皇后奄離六宮,遠日雲及,塋兆安厝,委素經紀。 然葬事依禮,唯卜泉石,至如吉凶,不由於此。 素義存奉上,情深體國,欲使幽明俱泰,永保無窮。 以為陰陽之書,聖人所作,禍福之理,特須審慎。 乃遍歷川原,親自占擇,志圖元吉,孜孜不已。 遂得神皋福壤,營建山陵。 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平戎定寇,比其功業,若不加褒賞,何以申茲勸勵。 可別封一子義康郡公、邑萬戶,子子孫孫承襲不絶,余如故。 」並賜田三十頃、絹萬匹、米萬石;金鉢一,實以金;銀鉢一,實以珠;並綾錦五百段。 第2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