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正月乙亥,帝詔臨朝堂,策試秀、孝。 以太子少傅魏收為兼尚書右仆射。 己卯,兼右仆射魏收以阿縱除名。 丁丑,以武明皇后配祭北郊。 辛卯,帝臨都亭錄見囚,降在京罪人各有差。 三月己丑,詔司空斛律光督五營軍士築戍于軹關。 壬申,室韋國遣使朝貢。 丙戌,以兼尚書右仆射趙彥深為左仆射。 夏四月,並、汾、晉、東雍、南汾五州蟲旱傷稼,遣使振恤。 戊午,陳人來聘。 五月壬午,詔以城南雙堂之苑,回造大總持寺。 六月乙巳,齊州上言,濟河水口見八龍升天。 乙卯,詔兼散騎常侍崔子武使于陳。 庚申,司州牧、河南王孝瑜薨。 秋八月辛丑,詔以三台宮為大興聖寺。 冬十二月癸巳,陳人來聘。 己酉,周將楊忠帥突厥阿史那木可汗等一十餘萬人,自恆州分為三道,殺掠吏人。 是時,大雨雪連月,南北千餘里,平地數尺。 霜晝下,雨血于太原。 戊午,帝至晉陽。 己未,周軍逼并州,又遣大將達奚武帥眾數萬至東雍及晉州,與突厥相應。 是歲,室韋、庫莫奚、靺鞨、契丹並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周軍至城下而陳。 戰于城西,周軍及突厥大敗,人畜死者相枕,數百里不絶。 詔平原王段韶追出塞而還。 三月辛酉,以律令班下,大赦。 己巳,盜殺太師、彭城王浟。 庚辰,以司空斛律光為司徒,以侍中、武興王普為尚書左仆射。 甲申,以尚書令、馮翊王潤為司空。 夏四月辛卯,詔兼散騎常侍皇甫亮使于陳。 五月甲子,帝至自晉陽。 壬午,以尚書令、趙郡王睿為錄尚書事,以前司徒婁睿為太尉。 甲申,以太傅段韶為太師。 丁亥,以太尉、任城王湝為大將軍。 壬辰,行幸晉陽。 六月庚子,大雨,晝夜不息,至甲辰乃止。 是月,晉陽訛言有鬼兵,百姓競擊銅鐵以捍之。 殺樂陵王百年。 歸宇文媼于周。 秋九月乙丑,封皇子綽為南陽王、儼為東平王。 是月,歸閻媼于周。 陳人來聘。 突厥寇幽州,入長城,虜掠而還。 閏月乙未,詔遣十二使巡行水澇州,免其租調。 乙巳,突厥寇幽州。 周軍三道並出,使其將尉迥寇洛陽,楊摽入軹關,權景宣趣懸瓠。 冬十一月甲午,迥等圍洛陽。 戊戌,詔兼散騎常侍劉逖使于陳。 甲辰,太尉婁睿大破周軍于軹關,禽楊摽。 十二月乙卯,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城降周將權景宣。 丁巳,帝自晉陽南討。 己未,太宰、平陽王淹薨。 壬戌,太師段韶大破尉迥等,解洛陽圍。 丁卯,帝至洛陽,免洛州經周軍處一年租賦;赦州城內死罪已下囚。 己巳,以太師段韶為太宰,以司徒斛律光為太尉,并州刺史、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 壬申,帝至武牢,經滑台,次於黎陽。 所經減降罪人。 丙子,車駕至自洛陽。 是歲,高麗、靺鞨、新羅並遣使朝貢。 山東大水,饑死者不可勝計。 詔發振給,事竟不行。 四年春正月癸卯,以大將軍、任城王湝為大司馬。 辛未,幸晉陽。 二月甲寅,詔以新羅國王金真興為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 壬申,以年谷不登,禁酤酒。 己卯,詔減百官食廩各有差。 三月戊子,詔給西兗、梁、滄、趙州,司州之東郡、陽平、清河、武都。 冀州之長樂、勃海遭水澇之處貧下戶粟各有差。 家別鬥升而已,又多不付。 是月,彗星見。 有物隕于殿廷。 如赤漆鼓,帶小鈴。 殿上石自起,兩兩相對。 又有神見于後園萬壽堂前山穴中,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兩齒絶白,長出於脣。 帝直宿嬪禦已下七百人咸見焉。 帝又夢之。 夏四月戊午,大將軍、東安王婁睿坐事免。 乙亥,陳人來聘。 太史奏,天文有變,其占當有易王。 丙子,乃使太宰段韶兼太尉,持節奉皇帝璽綬,傳位於皇太子。 大赦,改元為天統元年。 百官進級,降罪,各有差。 又詔皇太子妃斛律氏為皇后。 於是群公上尊號為太上皇帝。 軍國大事,咸以奏聞。 始將傳政,使內參乘子尚乘驛送詔書於鄴。 子尚出晉陽城,見人騎隨後,忽失之。 尚未至鄴而其言已布矣。 天統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于鄴宮乾壽堂,時年三十二。 謚曰武成皇帝,廟號世祖。 五年二月甲申,葬于永平陵。 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也。 母曰胡皇后,夢于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 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 帝少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世子。 及武成入纂大業,大寧二年正月丙戌,立為皇太子。 河清四年,武成禪位於帝。 天統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於晉陽宮。 大赦,改河清四年為天統。 丁丑,以太保賀拔仁為太師;太尉侯莫陳相為太保;司空、馮翊王潤為司徒;錄尚書事、趙郡王睿為司空;尚書左仆射、河間王孝琬為尚書令。 戊寅,以瀛州刺史尉粲為太尉;斛律光為大將軍;東安王婁睿為太尉;尚書右仆射趙彥深為左仆射。 六月壬戌,彗星出文昌東北,其大如手,後稍長,乃至丈餘,百日乃滅。 己巳,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王季高使于陳。 秋七月乙未,太上皇帝詔增置都水使者一人。 冬十一月癸未,太上皇帝至自晉陽。 己丑,太上皇帝詔改太祖獻武皇帝為神武皇帝,廟號高祖;獻明皇后為武明皇后。 其文宣謚號,委有司議定。 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于北郊。 壬子,狩于南郊。 乙卯,狩于西郊。 壬戌,太上皇帝幸晉陽。 丁卯,帝至自晉陽。 庚午,有司奏改高祖文宣皇帝為威宗景烈皇帝。 是歲,高麗、契丹、靺鞨並遣使朝貢。 河南大疫。 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圓丘。 癸巳,祫祭于太廟。 詔降罪人各有差。 丙申,以吏部尚書尉瑾為尚書右仆射。 庚子,行幸晉陽。 二月庚戌,太上皇帝至自晉陽。 壬子,陳人來聘。 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三台施興聖寺。 以旱故,降禁囚。 夏四月,陳文帝殂。 五月乙酉,以兼尚書左仆射、武興王普為尚書令。 己亥,封太上皇帝子儼為東平王,仁弘為齊安王,仁固為北平王,仁英為高平王,仁光為淮南王。 六月,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韋道儒聘于陳。 秋八月,太上皇帝幸晉陽。 冬十月乙卯,以太保侯莫陳相為太傅;大司馬、任城王湝為太保;太尉婁睿為大司馬,徙馮翊王潤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韓祖念為司徒。 十一月,大雨雪。 盜竊太廟禦服。 十二月乙丑,陳人來聘。 是歲,殺河間王孝琬。 突厥、靺鞨國並遣使朝貢。 于周為天和元年。 第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