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監初,父爲吳興原鄉令,爲吏所誣,逮詣廷尉。 翂年十五,號泣衢路,祈請公卿,行人見者皆爲隕涕。 其父理雖清白,而恥爲吏訊,乃虛自引咎,罪當大闢。 翂乃撾登聞鼓,乞代父命。 武帝異之,尚以其童幼,疑受教於人,敕廷尉蔡法度嚴加脅誘,取其款實。 法度乃還寺,盛陳徽纆,厲色問曰:「爾求代父死,敕已相許,便應伏法;然刀鋸至劇,審能死不?且爾童孺,志不及此,必爲人所教,姓名是誰?若有悔異,亦相聽許。 」對曰:「囚雖蒙弱,豈不知死可畏憚;顧諸弟幼藐,唯囚爲長,不忍見父極刑,自延視息,所以內斷胸臆,上干萬乘。 今欲殉身不測,委骨泉壤,此非細故,奈何受人教邪。 」法度知不可屈撓,乃更和顔誘語之,曰:「主上知尊侯無罪,行當釋亮。 觀君神儀明秀,足稱佳童,今若轉辭,幸父子同濟,奚以此妙年苦求湯鑊。 」翂曰:「凡鯤鮞螻蟻尚惜其生,況在人斯,豈願齏粉。 但父掛深劾,必正刑書,故思殞仆,冀延父命。 」翂初見囚,獄掾依法備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脫其二械,更令着一小者。 翂弗聽,曰:「翂求代父死,死囚豈可減乎。 」竟不脫械。 法度以聞,帝乃宥其父。 丹陽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並請鄉居,欲于歲首舉充純孝。 翂曰:「異哉王尹,何量翂之薄,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當其此舉,則是因父買名,一何甚辱。 」拒之而止。 年十七,應闢爲本州主簿,出監萬年縣。 攝官期月,風化大行。 自雍還郢,湘州刺史柳忱復召爲主簿。 後秣陵鄉人裴儉、丹陽尹丞臧盾、揚州中正張仄連名薦翂,以爲孝行純至,明通易、老。 敕付太常旌舉。 初,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後因發而卒。 甄恬字彥約,中山無極人也,世居江陵。 數歲喪父,哀感有若成人。 家人矜其小,以肉汁和飯飼之,恬不肯食。 年八歲,嘗問其母,恨生不識父,遂悲泣累日。 忽若有見,言形貌則其父也,時以爲孝感。 家貧養母,常得珍羞。 及居喪,廬于墓側,恆有鳥玄黃雜色集於廬樹,恬哭則鳴,哭止則止。 又有白鳩白雀棲宿其廬。 州將始興王憺表其行狀,詔旌表門閭,加以爵位。 恬官至安南行參軍。 趙拔扈,新城人也。 兄震動富於財,太守樊文茂求之不已,震動怒曰:「無厭將及我。 」文茂聞其語,聚其族誅之。 拔扈走免,亡命聚黨,至社樹祝曰:「文茂殺拔扈兄,今欲報之,若事克,斫樹處更生,不克即死。 」三宿三枿生十丈餘,人間傳以爲神,附者十餘萬。 既殺文茂,轉攻傍邑。 將至成都,十餘日戰敗,退保新城求降。 文茂,黎州刺史文熾弟,襄陽人也。 韓懷明,上黨人也。 客居荊州。 十歲,母患屍疰,每發輒危殆。 懷明夜于星下稽顙祈禱,時寒甚切,忽聞香氣,空中有人曰:「童子母須臾永差,無勞自苦。 」未曉而母平復,鄉裡以此異之。 十五喪父,幾至滅性,負土成墳,賻助無所受。 免喪,與鄉人郭麻俱師南陽劉虯。 虯嘗一日廢講,獨居涕泣,懷明竊問虯家人,答雲是外祖亡日。 時虯母亦已亡矣,懷明聞之,即日罷學,還家就養。 虯嘆曰:「韓生無丘吾之恨矣。 」家貧,肆力以供甘脆,嬉怡膝下,朝夕不離母側。 母年九十,以壽終。 懷明水漿不入口一旬,號哭不絶聲。 有雙白鳩巢其廬上,字乳馴狎,若家禽焉,服釋乃去。 及除喪,蔬食終身,衣衾無所改。 梁天監初,刺史始興王憺表言之。 州累闢不就,卒於家。 褚修,吳郡錢唐人也。 父仲都,善周易,爲當時之冠。 梁天監中,歷位五經博士。 修少傳父業,武陵王紀爲揚州,引爲宣惠參軍,兼限內記室。 修性至孝,父喪毀瘠過禮,因患冷氣。 及丁母憂,水漿不入口二十三日,每號慟輒嘔血,遂以毀卒。 張景仁,廣平人也。 父梁天監初爲同縣韋法所殺,景仁時年八歲。 及長,志在復讎。 普通七年,遇法于公田渚,手斬其首以祭父墓。 事竟,詣郡自縛,乞依刑法。 太守蔡天起上言于州,時簡文在鎮,乃下教褒美之,原其罪,下屬長蠲其一戶租調,以旌孝行。 又天監中,宣城宛陵女子與母同床眠,母爲猛獸所取,女啼號隨挐猛獸,行數十里,獸毛盡落,獸乃置其母而去。 女抱母猶有氣息,經時乃絶。 鄉裡言于郡縣,太守蕭琛表上,詔榜其門閭。 又霸城王整之姊嫁爲衛敬瑜妻,年十六而敬瑜亡,父母舅姑咸欲嫁之,誓而不許,乃截耳置盤中爲誓乃止。 遂手爲亡婿種樹數百株,墓前柏樹忽成連理,一年許還復分散。 女乃爲詩曰:「墓前一株柏,根連復並枝。 妾心能感木,頽城何足奇。 」所住戶有燕巢,常雙飛來去,後忽孤飛。 女感其偏棲,乃以縷繫腳爲志。 後歲此燕果復更來,猶帶前縷。 女復爲詩曰:「昔年無偶去,今春猶獨歸。 故人恩既重,不忍復雙飛。 」雍州刺史西昌侯藻嘉其美節,乃起樓于門,題曰「貞義衛婦之閭」。 又表於台。 後有河東劉景昕事母孝謹,母常病癖三十餘年,一朝而瘳,鄉裡以爲景昕誠感。 荊州刺史湘東王繹闢爲主簿。 陶子鏘字海育,丹陽秣陵人也。 父延,尚書比部郎。 兄尚,宋末爲幸臣所怨,被系。 子鏘公私緣訴,流血稽顙,行路嗟傷。 逢謝超宗下車相訪,回入縣詣建康令勞彥遠曰:「豈忍見人昆季如此而不留心。 」勞感之,兄得釋。 母終,居喪盡禮。 與范雲鄰,雲每聞其哭聲,必動容改色,欲相申薦。 會雲卒。 初,子鏘母嗜蓴,母沒後,恆以供奠。 梁武義師初至,此年冬營蓴不得,子鏘痛恨,慟哭而絶,久之乃蘇。 遂長斷蓴味。 成景雋字超,范陽人也。 祖興,仕魏爲五兵尚書。 父安樂,淮陽太守。 梁天監六年,常邕和殺安樂,以城內附。 景雋謀復讎,因殺魏宿預城主,以地南入。 普通六年,邕和爲鄱陽內史,景雋購人刺殺之。 未久,重購邕和家人鴆殺其子弟,噍類俱盡。 武帝義之,每爲屈法。 景雋家讎既雪,每思報效,後除北豫州刺史,侵魏,所向必推其智勇,時以比馬仙琕。 兼有政績見懷,北豫州吏人樹碑紀德。 卒,諡曰忠烈雲。 李慶緒字孝緒,廣漢郪人也。 父爲人所害,慶緒九歲而孤,爲兄所養,日夜號泣,志在復讎。 投州將陳顯達,仍于部伍白日手刃其仇,自縛歸罪,州將義而釋之。 梁天監中,爲東莞太守。 丁母憂去職,廬于墓側,每慟嘔血數升。 後爲巴郡太守,號良吏。 累遷衛尉,封安陸縣侯。 益州三百年無復貴仕,慶緒承恩至此,便欲西歸。 尋徙太子右衛率,未拜而卒。 謝藺字希如,陳郡陽夏人,晉太傅安之八世孫也。 父經,北中郎諮議參軍。 藺五歲時,父未食,乳媼欲令先飯,藺終不進。 舅阮孝緒聞之,嘆曰:「此兒在家則曾子之流,事君則藺生之匹。 」因名曰藺。 稍授以經史,過目便能諷誦,孝緒每曰:「吾家陽元也。 」及丁父憂,晝夜號慟,毀瘠骨立。 母阮氏常自守視譬抑之。 服闋,吏部尚書蕭子顯嘉其至行,擢爲王府法曹行參軍。 累遷外兵、記室參軍。 時甘露降士林館,藺獻頌,武帝嘉之。 有詔使制北兗州刺史蕭楷德政碑。 又奉詔令制宣城王奉述中庸頌。 後爲兼散騎常侍,使魏。 會侯景入附,境上交兵,藺母既慮不得還,感氣而卒。 及藺還,入境夜夢不祥,旦便投列馳歸。 及至,號慟嘔血,氣絶久之,水漿不入口。 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經月餘日,因夜臨而卒。 所制詩賦碑頌數十篇。 子貞。 第2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2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