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勉、周舍卒後,外朝則何敬容,內省則異。 敬容質慤無文,以綱維爲己任,異文華敏洽,曲營世譽,二人行異而俱見幸。 異在內省十餘年,未嘗被譴。 司農卿傅岐嘗謂異曰:「今聖上委政于君,安得每事從旨。 頃者外聞殊有異論。 」異曰:「政言我不能諫爭耳。 當今天子聖明,吾豈可以其所聞干忤天聽。 」 太清二年,爲中領軍,舍人如故。 初,武帝夢中原盡平,舉朝稱慶,甚悅,以語異曰:「吾生平少夢,夢必有實。 」異曰:「此宇內方一之征。 」及侯景降,敕召群臣廷議,尚書仆射謝舉等以爲不可許。 武帝欲納之,未決,嘗夙興至武德合口,獨言:「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詎是事宜?脫至紛紜,悔無所及。 」異探帝微旨,答曰:「聖明禦宇,上應蒼玄,北土遺黎,誰不慕仰,爲無機會,未達其心。 今侯景分魏國太半,遠歸聖朝;若不容受,恐絶後來之望。 」帝深納異言,又感前夢,遂納之。 及貞陽侯敗沒,帝憂曰:「今勿作晉家事乎?」尋而貞陽自魏遣使述魏相高澄欲申和睦。 敕有司定議。 異又議以和爲允,帝從之。 其年六月,遣建康令謝挺、通直郎徐陵使北通好。 時侯景鎮壽春,疑懼,累啓請絶和,及致書與異餉金二百兩,又致書於制局監周石珍令具申聞。 異納其金而不停北使,景遂反。 初,景謀反,合州刺史鄱陽王范、司州刺史羊鴉仁並累有啓聞。 異以景孤立寄命,必不應爾,乃謂使曰:「鄱陽王遂不許國家有一客!」並不爲聞奏。 及賊至板橋,使前壽州司馬徐思玉先至求見于上,上召問之,思玉紿稱反賊,請閒陳事。 上將屏左右,舍人高善寶曰:「思玉從賊中來,情僞難測,安可使其獨在殿上。 」時異侍坐,乃曰:「徐思玉豈是刺客邪?何言之僻。 」善寶曰:「思玉已將臨賀入北,詎可輕信。 」言未卒,思玉果出賊啓,異大慚。 賊遂以討異及陸驗爲名。 及景至城下,又射啓言「朱異等蔑弄朝權,輕作威福,臣爲讒臣所陷,欲加屠戮。 陛下誅異等,臣斂轡北歸」。 帝問簡文曰:「有是乎?」對曰:「然」。 帝召有司將誅之,簡文曰:「賊特以異等爲名耳,今日殺異,無救于急,適足貽笑將來。 若祅氛既息,誅之未晚。 」帝乃止。 異之方幸,在朝莫不側目,雖皇太子亦不能平。 至是城內咸尤異,簡文爲四言湣亂詩曰:「湣彼阪田,嗟斯氛霧。 謀之不臧,褰我王度。 」又制圍城賦,末章云:「彼高冠及厚履,並鼎食而乘肥。 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陳謀謨之啓沃,宣政刑之福威。 四郊以之多壘,萬邦以之未綏。 問豺狼其何者?訪虺蜴之爲誰?」並以指異。 又帝登南樓望賊,顧謂異曰:「四郊多壘,誰之罪歟?」異流汗不能對。 慚憤發病卒,時年六十七。 詔贈尚書右仆射。 舊尚書官不以爲贈,及異卒,武帝悼惜之,方議贈事,左右有善異者,乃啓曰:「異生平所懷,願得執法。 」帝因其宿志,特有此贈。 異居權要三十餘年,善承上旨,故特被寵任。 歷官自員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自右衛率至領軍,四職並驅鹵簿,近代未之有也。 異及諸子自潮溝列宅至青溪,其中有台池翫好,每暇日與賓客遊焉。 四方饋遺,財貨充積,性吝嗇,未嘗有散施。 廚下珍羞恆腐爛,每月常棄十數車,雖諸子別房亦不分贍。 所撰禮、易講疏及儀注文集百餘篇。 子肅,位國子博士;次閏,司徒掾。 並遇亂卒。 顧協字正禮,吳郡吳人,晉司空和六世孫也。 幼孤,隨母養于外氏。 外從祖右光祿大夫張永嘗攜內外孫侄游虎丘山,拹年數歲,永撫之曰:「兒欲何戲?」協曰:「兒政欲枕石漱流。 」永嘆息曰:「顧氏興于此子。 」及長好學,以精力稱。 外氏諸張多賢達,有識鑒,內弟率尤推重焉。 初爲揚州議曹從事,舉秀才。 尚書令沈約覽其策而嘆曰:「江左以來,未有斯作。 」爲兼廷尉正。 太尉臨川王聞其名,召掌書記,仍侍西豐侯正德讀。 正德爲巴西、梓潼郡,協除所部新安令。 未至縣遭母憂,刺史始興王厚資遣之,送喪還。 于峽江遇風,同旅皆漂溺,唯協一舫觸石得泊焉。 咸謂精誠所致。 張率嘗薦之於帝,問協年,率言三十有五。 帝曰:「北方高涼,四十強仕,南方卑濕,三十已衰。 如協便爲已老,但其事親孝,與友信,亦不可遺于草澤。 卿便稱敕喚出。 」於是以協爲兼太學博士。 累遷湘東王參軍,兼記室。 普通中,有詔舉士,湘東王表薦之,即召拜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 大通三年,霆擊大航華表然盡。 建康縣馳啓,協以爲非吉祥,未即呈聞。 後帝知之,曰:「霆之所擊,一本罰惡龍,二彰朕之有過。 協掩惡揚善,非曰忠公。 」由是見免。 後守鴻臚卿,員外散騎常侍,卿、舍人並如故。 自爲近臣,便繁幾密,每有述制,敕前示協,時輩榮之。 卒官無衾以斂,爲士子所嗟嘆。 武帝悼惜之,爲舉哀。 贈散騎常侍,諡曰溫子。 協少清介,有志操,初爲廷尉正,冬服單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與之,憚其清嚴,不敢發口,謂人曰:「我願解身上襦與顧郎,顧郎難衣食者。 」竟不敢以遺之。 及爲舍人,同官者皆潤屋,協在省十六載,器服飲食不改于常。 有門生始來事協,知其廉潔,不敢厚餉,止送錢二千,協發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絶于饋遺。 自丁艱憂,遂終身布衣蔬食。 少時將娉舅息女,未成昏而協母亡,免喪後不復娶。 年六十餘,此女猶未他適,協義而迎之。 晚雖判合,卒無胤嗣。 協博極群書,于文字及禽獸草木尤稱精詳,撰異姓苑五卷,瑣語十捲,文集十捲,並行于世。 徐摛字士秀,東海郯人也,一字士繢。 祖憑道,宋海陵太守。 父超之,梁天監初位員外散騎常侍。 摛幼好學,及長,遍覽經史,屬文好爲新變,不拘舊體。 晉安王綱出戍石頭,武帝謂周舍曰:「爲我求一人,文學俱長,兼有行者,欲令與晉安游處。 」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質陋小,若不勝衣,而堪此選。 」帝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簡貌。 」乃以摛爲侍讀。 大通初,王總戎北侵,以摛兼寧蠻府長史,參贊戎政,教命軍書,多自摛出。 王入爲皇太子,轉家令,兼管記,尋帶領直。 摛文體既別,春坊盡學之,「宮體」之號,自斯而始。 帝聞之怒,召摛將加誚責,及見,應對明敏,辭義可觀,乃意釋。 因問五經大義,次問歷代史及百家雜記,末論釋教。 摛商較從橫,應答如響,帝甚加嘆異,更被親狎,寵遇日隆。 領軍朱異不悅,謂所親曰:「徐叟出入兩宮,漸來見逼,我須早爲之所。 」遂承閒白帝曰:「摛年老,又愛泉石,意在一郡自養。 」帝謂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並經爲之,卿爲我臨此郡。 」中大通三年,遂出爲新安太守。 爲政清靜,教人禮義,勸課農桑,期月風俗便改。 秩滿,爲中庶子。 第2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2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