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三節到第四十一節:「〔耶穌說:〕你們再聽一個比喻。 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 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 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 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 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 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 來吧,我們殺他,占他的產業。 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他們說,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着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 「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是這樣,」聶赫留朵夫想,“我們活在世界上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 這顯然是荒謬的。 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着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 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象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戶那樣。 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裡。 只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①。 可是我們卻先要求這些東西,而且顯然沒有求到手。 ①《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四節到第三十四節:「〔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 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指「財利」)。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 」 「看來這就是我的終身事業。 做完一件,再做一件。 」 從這天晚上起,聶赫留朵夫開始了一種嶄新的生活,不僅因為他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還因為從這時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具有一種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義。 至於他生活中的這個新階段將怎樣結束,將來自會明白。 第2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復活》
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