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章:章法,法度。 ⑨喬詰:意不平。 卓鷙:行不平。 「喬詰」和「卓鷙」泛指世上出現的種種不平之事。 一說「喬詰」是狡黠詐偽之意,「卓鷙」是卓爾不群之意,可備參考。 ⑩匈匈:即「訩訩」,喧囂吵嚷的樣子。 (11)說(yuè):喜悅,這個意思後代寫作「悅」。 (12)淫:沉溺,為之所迷亂。 (13)悖:違背。 (14)相:助。 技:技巧,這裏指熟悉禮儀。 (15) 藝:才能。 (16)疵:毛病,這裏指辨別細小的是非。 (17)臠(luán)卷:拳曲而不舒展的樣子。 倉(cāng)囊:擾攘紛爭的樣子。 (18)直:止,僅僅。 過:經過。 「過也而去之」意思是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19)齊(zhāi):通作「齋」。 (20)儛(wǔ):舞。 (21)蒞(lì):到,臨。 「臨蒞天下」意思是來到從政的地位而治理天下。 (22)「故貴以身於為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此兩句亦見於《老子》。 老莊認為輕身以赴利,棄我而殉物,那麼,身且不能安,怎麼能治理天下。 因此,只有貴身賤利的人才可以託付天下。 (23)五藏:五臟。 「無解五藏」意思是,不敞開心中的靈氣。 (24)擢(zhuó):拔,提升,引申為有意顯露。 (25)屍:表示一動不動的樣子。 「屍居」的意思就是,像受祭的活人那樣一動不動地坐著。 龍:表示精神騰飛的樣子。 見(xiàn):顯現。 「龍見」,意思就是精神裏卻是騰龍顯現。 (26)淵默:意思是像深淵那麼默默深沉。 雷聲:意思是撼人之力就像雷聲隆隆。 (27)炊:炊煙。 累:遊動的塵埃。 【譯文】 只聽說聽任天下安然自在地發展,沒有聽說要對天下進行治理。 聽任天下自在地發展,是因為擔憂人們超越了原本的真性;寬容不迫各得其所,是因為擔憂人們改變了自然的常態。 天下人不超越原本的真性,不改變自然的常態,哪里用得著治理天下呢!從前唐堯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欣喜若狂人人都為有其真性而歡樂,這就不安寧了;當年夏桀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憂心不已人人都為有其真性而痛苦,這就不歡快了。 不安寧與不歡快,都不是人們生活和處世的常態。 不合于自然的常態而可以長久存在,天下是沒有的。 人們過度歡欣,定會損傷陽氣;人們過度憤怒,定會損傷陰氣。 陰與陽相互侵害,四時就不會順應而至,寒暑也就不會調和形成,這恐怕反倒會傷害自身吧!使人喜怒失卻常態,居處沒有定規,考慮問題不得要領,辦什麼事都半途失去章法,於是天下就開始出現種種不平,而後便產生盜蹠、曾參、史等各各不同的行為和作法。 所以,動員天下所有力量來獎勵人們行善也嫌不夠,動員天下所有力量來懲戒劣跡也嫌不足,因此天下雖很大仍不足以用來賞善罰惡。 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始終是喋喋不休地把賞善罰惡當作當政之急務,他們又哪里有心思去安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真情呢!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