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南北朝的軼事小說中,還有記述詼諧言行而富有諷刺意味的《笑林》、《解頤》、《啟顏錄》等,是後來《笑林廣記》一類的淵源。 可惜原書失傳,只有少數遺文保留下來。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批評 第一節 曹丕的典論論文和陸機的文賦 建安以前,中國沒有文學批評的專著。 但是,先秦的《論語》、《孟子》、《莊子》、《荀子》,兩漢的《史記》、《漢書》、《法言》、《論衡》以及解釋《詩經》、《楚辭》的著作裡都散存着一些有關文學的言論,這些言論或提出了一些文學批評的根本原則,或評述古代及當代的文學作品,雖然只是一些片段,對後代的文學批評卻起了很大的開創、啟發、引導的作用。 建安時代,由於政治社會狀況及時代思潮的變化,文學創作非常活躍,文學創作的自覺精神有顯著的提高,再加東漢桓靈之世品評人物的清議風氣的影響,品評文章的風氣也逐漸形成。 曹丕的《典論‧論文》正是在這種風氣中產生的比較系統的文學批評論著。 他還有一篇《與吳質書》也是有關文學批評的名作。 曹丕在《論文》中首先反對自古以來的「文人相輕」的積習。 並用「審己以度人」的態度分別指出了建安七子在各體文章創作上的長處和短處。 為什麼這些作家會互有長短呢‧曹丕也作了進一步的探索,他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文體各有特點,一方面是作家的才華性不齊。 在論文體上,他指出:「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備其體。 “各種文體所“同」的「本」是什麼,他沒有說明。 但是他指出了文體四科互相區別的特點,也就為各體文章的創造和批評找到了一個初步的客觀的標準。 而「詩賦欲麗」一點,更顯示了建安文學漸向詞采華麗發展的新風尚。 為什麼作家在文體上會「能之者編」呢‧他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至于引氣不劉,巧茁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這裡所說的文氣,是一個古人的不確切的詞語,很難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但是從他以清濁為形容,以音樂的引氣巧拙為比喻來看,「氣」大致是指作家的才性在文章中的反映。 東漢清議論人的品性有清濁之分,所以論文也就「清濁有體」了。 才有巧拙,性有清濁,所謂「孔融體氣高妙」,「公斡時有逸氣」(《與吳質書》),就是指他們的文章中表現了清高、俊逸的才性。 他講文藝重視清高、俊逸,和後代批評家所說的「建安風骨」的觀念正是相通的。 氣的概念雖然不確切,但是他所探索的問題卻接近我們所說的作家個性和風格的問題。 文氣觀點的提出正反映了建安文學向個性化發展的析趨勢。 曹丕在《論文》裡還從統治階級立場有意識地提高文學的地位。 他不像漢朝的帝王把作家當作「倡優」,把辭賦比為「博弈」,而是把文章看作「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並且鼓勵文人們更積極地創作,希望他們不要「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這是很有遠見的。 他這一論點集中而鮮明地表現了建安時代作家的創作自覺精神,對文學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曹丕這篇《論文》,標志著我國古代的文學批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他不是單純根據個人主觀愛憎來評論文章,而是有意識地去探索並企圖解決文學發展中的一些共同的問題。 儘管他對這些問題所作的答案還比較簡單,但是他啟發後來的作家批評家們繼續探索解答這些問題的先驅功績是應該肯定的。 後來的陸機、劉勰、鐘嶸正是沿著他所開拓的道路繼續前進的。 從建安到西晉,文學創作有了很大的變化,文學批評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陸機《文賦》論十種文體的風格特徵,顯然比曹丕的文體四科區分更細密,標準也有所不同了。 他說:「詩緣情而綺靡」,明確地肯定了建安以來詩歌向抒情化發展的方向,比曹丕「詩賦欲麗」的提法更進了一步。 「賦體物而瀏亮」,也是離開漢賦典重宏麗的傳統而標舉了魏晉小賦的新風格。 「論精微而朗暢」,也反映了太康時代玄學盛行的新風氣。 總的來 說,陸機論文體比曹丕更重形式的輕巧綺靡,這鮮明地標誌了西晉文風和建安的不同。 第1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