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弟景遂前後凡十表辭位,且言:「今國危不能扶,請出就籓鎮。 燕王弘冀嫡長有軍功,宜為嗣,謹奉上太弟寶冊。 」齊王景達亦以敗軍辭元帥。 唐主乃立景遂為晉王,加天策上將軍、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大督都、太尉、尚書令,以景達為浙西道元帥、潤州大都督。 景達以浙西方用兵,固辭,改撫州大都督。 立弘冀為皇太子,參決庶政。 弘冀為人猜忌嚴刻,景遂左右有未出東宮者,立斥逐之。 其弟安定公從嘉畏之,不敢預事,專以經籍自娛。 辛卯,上如迎鑾鎮,屢至江口,遣水軍擊唐兵,破之。 上聞唐戰艦數百艘泊東氵布州,將趣海口扼蘇、杭路,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將步騎,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將水軍,循江而下。 甲午,延釗奏大破唐兵于東氵布州。 上遣李重進將兵趣廬州。 唐主聞上在江上,恐遂南渡,又恥降號稱籓,乃遣兵部侍郎陳覺奉表,請傳位於太子弘冀,使聽命于中國。 時淮南惟廬、舒、蘄、黃未下。 丙申,覺至迎鑾,見周兵之盛,白上,請遣人度江取表,獻四州之地,畫江為境,以求息兵,辭指甚哀。 上曰:「朕本興師止取江北,今爾主能舉國內附,朕復何求!」覺拜謝而退。 丁酉,覺請遣其屬閤門承旨劉承遇如金陵,上賜唐主書,稱「皇帝恭問江南國主」,慰納之。 戊戌,吳越奏遣上直都指揮使、處州刺史邵可遷、秀州刺史路彥銖以戰艦四百艘、士卒萬七千人屯通州南岸。 唐主復遣劉承遇奉表稱唐國主,請獻江北四州,歲輸貢物數十萬。 於是江北悉平,得州十四,縣六十。 庚子,上賜唐主書,諭以:「緣江諸軍及兩浙、湖南、荊南兵並當罷歸,其廬、蘄、黃三道,亦令斂兵近外。 俟彼將士及家屬皆就道,可遣人召將校以城邑付之。 江中舟艦有須往來者,並令就北岸引之。 」辛丑,陳覺辭行,又賜唐主書,諭以不必傳位於子。 壬寅,上自迎鑾復如揚州。 癸卯,詔吳越、荊南軍又歸本道;賜錢弘亻叔犒軍帛三萬匹,高保融一萬匹。 甲辰,置保信軍于廬州,以右龍武統軍趙匡贊為節度使。 丙午,唐主遣馮延己獻銀、絹、錢、茶、谷共百萬以犒軍。 己酉,命宋延渥將水軍三千溯江巡警。 庚戌,敕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故升府節度使徐溫等墓並量給守戶。 其江南群臣墓在江北者,亦委長吏以時檢校。 辛亥,唐主遣其臨汝公徐遼代己來上壽。 是月,浚汴口,導河流達于淮,於是江、淮舟楫始通。 夏,四月,乙卯,帝自揚州北還。 新作太廟成。 庚申,神主入廟。 辛酉夜,錢唐城南火,延及內城,官府廬舍幾盡。 壬戌旦,火將及鎮國倉。 吳越王弘亻叔久疾,自強出救火。 火止,謂左右曰:「吾疾因災而愈。 」眾心稍安。 帝之南征也,契丹乘虛入寇。 壬申,帝至大梁,命鎮寧節度使張永德將兵備禦北邊。 五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詔賞勞南征士卒及淮南新附之民。 辛卯,以太祖皇帝領忠武節度使,徙安審琦為平盧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郭崇攻契丹東城,拔之,以報其入寇也。 唐主避周諱,更名景,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凡天子儀制皆有降損,去年號,用周正朔,仍告于太廟。 左仆射、同平章事馮延己罷為太子太傅,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嚴續罷為少傅、樞密使,兵部侍郎陳覺罷守本官。 初,馮延己以取中原之策說唐主,由是有寵。 延己嘗笑烈祖戢兵為齷齪,曰:「安陸所喪才數千兵,為之輟食咨嗟者旬日,此田舍翁識量耳,安足與成大事!豈如今上暴師數萬于外,而擊球宴樂無異平日,真英主也!」延己與其黨談論,常以天下為己任,更相唱和。 翰林學士常夢錫屢言延己等浮誕,不可信,唐主不聽。 夢錫曰:「奸言似忠,陛下不悟,國必亡矣!」及臣服于周,延己之黨相與言,有謂周為大朝者,夢錫大笑曰:「諸公常欲致君堯、舜,何意今日自為小朝邪!」眾默然。 自唐主內附,帝止因其使者賜書,未嘗遣使至其國。 己酉,始命太仆卿馮延魯、衛尉少卿鐘謨使于唐,賜以禦衣、玉帶等及犒軍帛十萬,並今年《欽天歷》。 劉承遇之還自金陵也,唐主使陳覺白帝,以江南無鹵田,願得海陵鹽監南屬以贍軍。 帝曰:「海陵在江北,難以交居,當別有處分。 」至是,詔歲支鹽三十萬斛以給江南,所俘獲江南士卒,稍稍歸之。 六月,壬子,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拔其六寨。 乙卯,晉州奏都監李謙溥擊北漢,破孝義。 高保融遣使勸蜀主稱籓于周,蜀主報以前歲遣胡立致書於周而不答。 秋,七月,丙戌,初行《大周刑統》。 第8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8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