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己卯,齊遣兵五千度江據姑孰,以應徐嗣徽、任約。 陳霸先使合州刺史徐度立柵于冶城。 庚辰,齊又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士榮、淮州刺史柳達摩將兵萬人于胡墅度米三萬石、馬千匹入石頭。 霸先問計于韋載。 載曰:「齊師若分兵先據三吳之路,略地東境,則時事去矣。 今可急於淮南因侯景故壘築城,以通東道轉輸,分兵絶彼之糧運,使進無所資,則齊將之首旬日可致。 」霸先從之。 癸未,使侯安都夜襲胡墅,燒齊船千餘艘;仁威將軍周鐵虎斷齊運輸,擒其北徐州刺史張領州;仍遣韋載于大航築侯景故壘,使杜稜守之。 齊人于倉門、水南立二柵,與梁兵相拒。 壬辰,齊大都督蕭軌將兵屯江北。 初,齊平秦王歸彥幼孤,高祖令清河昭武王岳養之,岳情禮甚薄,歸彥心銜之。 及顯祖即位,歸彥為領軍大將軍,大被寵遇,岳謂其德己,更倚賴之。 岳屢將兵立功,有威名,而性豪侈,好酒色,起第于城南,廳事後開巷。 歸彥譖之於帝曰:「清河僭擬宮禁,製為永巷,但無闕耳。 」帝由是惡之。 帝納倡婦薛氏于後宮,岳先嘗因其姊迎之至第。 帝夜遊于薛氏家,其姊為父乞司徒。 帝大怒,懸其姊,鋸殺之。 讓岳以奸,岳不服,帝益怒,乙亥,使歸彥鴆岳。 岳自訴無罪,歸彥曰:「飲之則家全。 」飲之而卒,葬贈如禮。 薛嬪有寵于帝,久之,帝忽思其與岳通,無故斬首,藏之於懷,出東山宴飲。 勸酬始合,忽探出其首,投于柈上,支解其屍,弄其髀為琵琶,一座大驚。 帝方收取,對之流涕曰:「佳人難再得!」載屍以出,被發步哭而隨之。 甲辰,徐嗣徽等攻冶城柵,陳霸先將精甲自西明門出擊之,嗣徽等大敗,留柳達摩等守城,自往採石迎齊援。 以郢州刺史宜豐侯循為太保,廣州刺史曲江侯勃為司空,並徵入侍。 循受太保而辭不入。 勃方謀舉兵,遂不受命。 鎮南將軍王琳侵魏,魏大將軍豆盧寧禦之。 十二月,癸丑,侯安都襲秦郡,破徐嗣徽柵,俘數百人。 收其家,得其琵琶及鷹,遣使送之曰:「昨至弟處得此,今以相還。 」嗣徽大懼。 丙辰,陳霸先對冶城立航,悉渡眾軍,攻其水南二柵。 柳達摩等渡淮置陳,霸先督兵疾戰,縱火燒柵,齊兵大敗,爭舟相擠,溺死者以千數,呼聲震天地,盡收其船艦。 是日,嗣徽與任約引齊兵水步萬餘人還據石頭,霸先遣兵詣江寧,據險要。 嗣徽等水步不敢進。 頓江寧浦口,霸先遣侯安都將水軍襲破之,嗣徽等單舸脫走,盡收其軍資器械。 己未,霸先四面攻石頭,城中無水,升水直絹一匹。 庚申,達摩遣使請和于霸先,且求質子。 時建康虛弱,糧運不繼,朝臣皆欲與齊和,請以霸先從子曇朗為質。 霸先曰:「今在位諸賢欲息肩于齊,若違眾議,謂孤愛曇朗,不恤國家,今決遣曇朗,棄之寇庭。 齊人無信,謂我微弱,必當背盟。 齊寇若來,諸君須為孤力鬥也!」乃以曇朗及永嘉王莊、丹楊尹王沖之子珉為質,與齊人盟于城外,將士咨其南北。 辛酉,霸先陳兵石頭南門,送齊人歸北,徐嗣徽、任約皆奔齊。 收齊馬仗船米,不可勝計。 齊主誅柳達摩。 壬戌,齊和州長史烏丸遠自南州奔還歷陽。 江寧令陳嗣、黃門侍郎曹朗據姑孰反,霸先命侯安都等討平之。 霸先恐陳曇朗亡竄,自帥步騎至京口迎之。 交州刺史劉元偃帥其屬數千人歸王琳。 魏以侍中李遠為尚書左仆射。 魏益州刺史宇文貴使譙淹從子子嗣誘說淹,以為大將軍,淹不從,斬子嗣。 貴怒,攻之,淹自東遂寧徙屯墊江。 初,晉安民陳羽,世為閩中豪姓,其子寶應多權詐,郡中畏服。 侯景之亂,晉安太守賓化侯雲以郡讓羽,羽老,但治郡事,令寶應典兵。 時東境荒饉,而晉安獨豐衍。 寶應數自海道出,寇抄臨安、永嘉、會稽,或載米粟與之貿易,由是能致富強。 侯景平,世祖因以羽為晉安太守。 及陳霸先輔政,羽求傳郡于寶應,霸先許之。 是歲,魏宇文泰諷淮安王育上表請如古制降爵為公,於是宗室諸王皆降為公。 突厥木桿可汗擊柔然主鄧叔子,滅之,叔子收其餘燼奔魏。 木桿西破嚈噠,東走契丹,北並契骨,威服塞外諸國。 其地東自遼海,西至西海,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五六千里皆屬焉。 木桿恃其強,請盡誅鄧叔子等於魏,使者相繼于道。 太師泰收叔子以下三千餘人付其使者,盡殺之於青門外。 初,魏太師泰以漢、魏官繁,命蘇綽及尚書令盧辯依《周禮》更定六官。 敬皇帝太平元年(丙子,公元五五六年) 第4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