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晞表請遷都倉垣,使從事中郎劉會將船數十艘、宿衛五百人、谷千斛迎帝。 帝將從之,公卿猶豫,左右戀資財,遂不果行。 既而洛陽饑困,人相食,百官流亡者什八九。 帝召公卿議,將行而衛從不備。 帝撫手嘆曰:「如何曾無車輿!」乃使傅祗出詣河陰,治舟楫,朝士數十人導從。 帝步出西掖門,至銅駝街,為盜所掠,不得進而還。 度支校尉東郡魏浚,帥流民數百家保河陰之硤石,時劫掠得穀麥,獻之。 帝以為揚威將軍、平陽太守,度支如故。 漢主聰使前軍大將軍呼延晏將兵二萬七千寇洛陽,比及河南,晉兵前後十二敗,死者三萬餘人。 始安王曜、王彌、石勒皆引兵會之;未至,晏留輜重於張方故壘;癸未,先至洛陽;甲申,攻平昌門;丙戌,克之,遂焚東陽門及諸府寺。 六月,丁亥朔,晏以外繼不至,俘掠而去。 帝具舟于洛水,將東走,晏盡焚之。 庚寅,荀籓及弟光祿大夫組奔轘轅。 辛卯,王彌至宣陽門;壬辰,始安王曜至西明門;丁酉,王彌、呼延晏克宣陽門,入南宮,升太極前殿,縱兵大掠,悉收宮人、珍寶。 帝出華林園門,欲奔長安,漢兵追執之,幽于端門。 曜自西明門入屯武庫。 戊戌,曜殺太子詮、吳孝王晏、竟陵王楙、右仆射曹馥、尚書閭丘沖、河南尹劉默等,士民死者三萬餘人。 遂發掘諸陵,焚宮廟、官府皆盡。 曜納惠帝羊皇后,遷帝及六璽于平陽。 石勒引兵出轘轅,屯許昌。 光祿大夫劉蕃、尚書盧志奔并州。 丁未,漢主聰大赦,改元嘉平。 以帝為特進左光祿大夫,封平阿公,以侍中庾珉、王俊為光祿大夫。 珉,敳之兄也。 初,始安王曜以王彌不待己至,先入洛陽,怨之。 彌說曜曰:「洛陽天下之中,山河四塞,城池、宮室不假修營,宜白主上自平陽徙都之。 」曜以天下未定,洛陽四面受敵,不可守,不用彌策而焚之。 彌罵曰:「屠各子,豈有帝王之意邪?」遂與曜有隙,引兵東屯項關。 前司隷校尉劉暾說彌曰:「今九州糜沸,群雄競逐,將軍于漢建不世之功,又與始安王相失,將何以自容!不如東據本州,徐觀天下之勢,上可以混壹四海,下不失鼎峙之業,策之上者也。 」彌心然之。 司徒傅祗建行台于河陰,司空荀籓在陽城,河南尹華薈在成皋,汝陰太守平陽李矩為之立屋,輸谷以給之。 薈,歆之曾孫也。 籓與弟組、族子中護軍崧,薈與弟中領軍恆,建行台于密,傳檄四方,推琅邪王睿為盟主。 籓承製以崧為襄城太守,矩為滎陽太守,前冠軍將軍河南褚翜為梁國內史。 揚威將軍魏浚屯洛北石樑塢,劉琨承製假浚河南尹,浚詣荀籓諮謀軍事。 籓邀李矩同會,矩夜赴之。 矩官屬皆曰:「浚不可信,不宜夜往。 」矩曰:「忠臣同心,何所疑乎!」遂往,相與結歡而去。 浚族子該,聚眾據一泉塢,籓以為武威將軍。 豫章王端,太子詮之弟也,東奔倉垣,苟晞率群官奉以為皇太子,置行台。 端承製以晞領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自倉垣徙屯蒙城。 撫軍將軍秦王業,吳孝王之子,荀籓之甥也,年十二,南奔密,籓等奉之,南趣許昌。 前豫州刺史天水閻鼎,聚西州流民數千人于密,欲還鄉裡。 荀籓以鼎有才而擁眾,用鼎為豫州刺史,以中書令李糹亙、司徒左長史彭城劉疇、鎮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等為之參佐。 顗,浚之子也。 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 鎮東司馬王導說琅邪王睿收其賢俊,與之共事。 睿從之,闢扌彖屬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扌彖。 以前潁川太守勃海刁協為軍咨祭酒,前東海太守王承、廣陵相卞壺為從事中郎,江寧令諸葛恢、歷陽參軍陳國陳頵為行參軍,前太傅扌彖庚亮為西曹扌彖。 承,渾之弟子;恢,靚之子;亮,兗之弟子也。 江州刺史華軼,歆之間孫也,自以受朝廷之命而為琅邪王睿所督,多不受其教令。 郡縣多諫之,軼曰:「吾欲見詔書耳。 」及睿承荀籓檄,承製署置官司,改易長吏,軼與豫州刺史裴憲皆不從命。 睿遣揚州刺史王敦、歷陽內史甘卓與揚烈將軍廬江周訪合兵擊軼。 軼兵敗,奔安成,訪追斬之,及其五子。 裴憲奔幽州。 睿以甘卓為湘州刺史,周訪為尋陽太守,又以揚武將軍陶侃為武昌太守。 秋,七月,王浚設壇告類,立皇太子,佈告天下,稱受中詔承製封拜,備置百官,列署征、鎮,以荀籓為太尉,琅邪王睿為大將軍。 浚自領尚書令,以裴憲及其婿棗嵩為尚書,以田征為兗州刺史,李惲為青州刺史。 第5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5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