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丁丑,以司空王祥為太尉,征北將軍何曾為司徒,左仆射荀顗為司空。 己卯,進晉公爵為王,增封十郡。 王祥、何曾、荀顗共詣晉王,顗謂祥曰:「相王尊重,何侯與一朝之臣皆已盡敬,今日便當相率而拜,無所疑也。 」祥曰:「相國雖尊,要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王、公相去一階而已,安有天子三公可輒拜人者!損魏朝之望,虧晉王之德,君子愛人以禮,我不為也。 」及入,顗遂拜,而祥獨長揖。 王謂祥曰:「今日然後知君見顧之重也!」 劉禪舉家東遷洛陽,時擾攘倉卒,禪之大臣無從行者,惟秘書令郤正及殿中督汝南張通舍妻子單身隨禪,禪賴正相導宜適,舉動無闕,乃慨然嘆息,恨知正之晚。 初,漢建棕太守霍弋都督南中,聞魏兵至,欲赴成都,劉禪以備敵既定,不聽。 成都不守,弋素服大臨三日。 諸將咸勸弋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去就大故,不可苟也。 若魏以禮遇主上,則保境而降不晚也。 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得禪東遷之問,始率六郡將守上表曰:「臣聞人生在三,事之如一,惟難所在,則致其命。 今臣國敗主附,守死無所,是以委質,不敢有貳。 」晉王善之,拜南中都尉,委以本任。 丁亥,封劉禪為安樂公,子孫及群臣封侯者五十餘人。 晉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 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至於是!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邪!」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郤正聞之,謂禪曰:「若正後問,宜泣而答:‘先人墳墓,遠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 」因閉其目。 ”會王復問,祥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 」左右皆笑。 夏,四月,新附督王稚浮海入吳句章,略其長吏及男女二百餘口而還。 五月,庚申,晉王奏復五等爵,封騎督以上六百餘人。 甲戌,改元。 癸未,追命舞陽主理侯懿為晉宣王,忠武侯師為景王。 羅憲被攻凡六月,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太半。 或說憲棄城走,憲曰:「吾為城主,百姓所仰。 危不能安,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畢命于此矣!」陳騫言于晉王,遣荊州刺史胡烈將步騎二萬攻西陵以救憲。 秋,七月,吳師退。 晉王使憲因仍舊任,加陵江將軍,封萬年亭侯。 晉王奏使司空荀顗定禮儀,中護軍賈充正法律,尚書仆射裴秀議官制,太保鄭沖總而裁焉。 吳分交州置廣州。 吳主寢疾,口不能言,乃手書呼丞相濮陽興入,令子л出拜之。 休把興臂,把л以托之。 癸未,吳主殂,謚曰景帝。 群臣尊朱皇后為皇太后。 吳人以蜀初亡,交趾攜叛,國內恐懼,欲得長君。 左典軍萬嘗為烏程令,與烏程侯皓相善,稱「皓才識明斷,長沙桓王之儔也;又加之好學,奉遵法度。 」屢言之於丞相興、左將軍布,興、布說朱太后,欲以皓為嗣。 朱後曰:「我寡婦人,安知社稷之慮,苟吳國無隕,宗廟有賴,可矣。 」於是遂迎立皓,改元元興,大赦。 八月,庚寅,命中撫軍司馬炎副貳相國事。 初,鐘會之伐漢也,辛憲英謂其夫之從子羊祜曰:「會在事縱恣,非持久處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會請其子郎中琇為參軍,憲英憂曰:「他日吾為國憂,今日難至吾家矣。 」琇固請于晉王,王不聽。 憲英謂琇曰:「行矣,戒之,軍旅之間,可以濟者,其惟仁恕乎!」琇竟以全歸。 癸巳,詔以琇嘗諫會反,賜爵關內侯。 九月,戊午,以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 辛未,詔以呂興為安南將軍,都督交州諸軍事,以南中監軍霍弋遙領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選用長吏。 弋表遣建寧爨谷為交趾太守,率牙門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將兵助興。 未至,興為其功曹李統所殺。 吳主貶朱太后為景皇后,追諡父和曰文皇帝,尊母何氏為太后。 冬,十月,丁亥,詔以壽春所獲吳相國參軍事徐紹為散騎常侍,水曹掾孫彧為給事黃門侍郎,以使于吳,其家人在此者悉聽自隨,不必使還,以開廣大信。 晉王因政書吳主,諭以禍福。 第5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5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