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許皇后與班婕妤皆有寵于上。 上嘗游後庭,欲與婕妤同輦載,婕妤辭曰:「觀古圖畫,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妾。 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 太后聞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班婕妤進侍者李平得幸,亦為婕妤,賜姓曰衛。 其後,上微行過陽阿主家,悅歌舞者趙飛燕,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召入,姿性尤醲粹,左右見之,皆嘖嘖嗟賞。 有宣帝時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姊、弟俱為婕妤,貴傾後宮。 許皇后、班婕妤皆失寵。 於是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婕妤挾媚道,祝詛後宮,詈及主上。 冬,十一月,甲寅,許後廢處昭台宮,後姊謁等皆誅死,親屬歸故郡。 考問班婕妤,婕妤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慾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 」上善其對,赦之,賜黃金百斤。 趙氏姊、弟驕妒,婕妤恐久見危,乃求共養太后于長信宮。 上許焉。 廣漢男子鄭躬等六十餘人攻官寺,篡囚徒,盜庫兵;自稱山君。 孝成皇帝上之下鴻嘉四年(甲辰,公元前一七年) 秋,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 平陵李尋等奏言:「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跡而穿之。 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河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 然後順天心而圖之,必有成功,而用財力寡。 」於是遂止不塞。 朝臣數言百姓可哀,上遣使者處業振贍之。 廣漢鄭躬等黨與浸廣,犯歷四縣,眾且萬人;州郡不能制。 冬,以河東都尉趙護為廣漢太守,發郡中及蜀郡合三萬人擊之,或相捕斬除罪;旬月平。 遷護為執金吾,賜黃金百斤。 是歲,平阿安侯王譚薨。 上悔廢譚使不輔政而薨也,乃復成都侯商以特進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如將軍。 魏郡杜鄴時為郎,素善車騎將軍音,見音前與平阿侯有隙,即說音曰:「夫戚而不見殊,孰能無怨!昔秦伯有千乘之國而不能容其母弟,《春秋》譏焉。 周、召則不然,忠以相輔,義以相匡,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聖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于陝,併為弼疑,故內無感恨之隙,外無侵侮之羞,俱享天祐,兩荷高名者,蓋以此也。 竊見成都侯以特進領城門兵,復有詔得舉吏如五府,此明詔所欲寵也。 將軍宜承順聖意,加異往時,每事凡議,必與及之。 發於至誠,則孰不說諭!」音甚嘉其言,由是與成都侯商親密。 二人皆重鄴。 孝成皇帝上之下永始元年(乙巳,公元前一六年) 春,正月,癸丑,太官凌室火。 戊午,戾後園南闕火。 上欲立趙婕妤為皇后,皇太后嫌其所出微甚,難之。 太后姊子淳于長為侍中,數往來通語東宮;歲餘,乃得太后指,許之。 夏,四月,乙亥,上先封婕妤父臨為成陽侯。 諫大夫河間劉輔上書,言:「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以饗魚、鳥之瑞,然猶君臣礻氐懼,動色相戒。 況于季世,不蒙繼嗣之福,屢受威怒之異者虖!雖夙夜自責,改過易行,畏天命,念祖業,妙選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廟,順神祇心,塞天下望,子孫之祥猶恐晚暮!今乃觸情縱慾,傾于卑賤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於人,惑莫大焉!裡語曰:『腐木不可以為柱;人婢不可以為主。 』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禍而無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 臣竊傷心,不敢不盡死!」書奏,上使侍御史收縛輔,系掖庭秘獄,群臣莫知其故。 於是左將軍辛慶忌、右將軍廉褒、光祿勛琅邪師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書曰:「竊見劉輔前以縣令求見,擢為諫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者,故得拔至于此;旬月之間,收下秘獄。 臣等愚以為輔幸得托公族之親,在諫臣之列,新從下土來,未知朝廷體,獨觸忌諱,不足深過。 小罪宜隱忍而已,如有大惡,宜暴治理官,與眾共之。 今天心未豫,災異屢降,水旱迭臻,方當隆寬廣問,褒直盡下之時也,而行慘急之誅于諫爭之臣,震驚群下,失忠直心。 假令輔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戶曉。 同姓近臣,本以言顯,其于治親養忠之義,誠不宜幽囚于掖庭獄。 公卿以下,見陛下進用輔亟而折傷之暴,人有懼心,精鋭銷耎,莫敢盡節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聽,廣德美之風!臣等竊深傷之,惟陛下留神省察!」上乃徙系輔共工獄,減死罪一等,論為鬼薪。 第1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