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詔曰:「珠厓虜殺吏民,背畔為逆。 今廷議者或言可擊,或言可守,或欲棄之,其指各殊。 朕日夜惟思議者之言,羞威不行,則欲誅之;狐疑闢難,則守屯田;通於時變,則憂萬民。 夫萬民之饑餓與遠蠻之不討,危孰大焉?且宗廟之祭,凶年不備,況乎闢不嫌之辱哉!今關東大困,倉庫空虛,無以相贍,又以動兵,非特勞民,凶年隨之。 其罷珠崖郡,民有慕義欲內屬,便處之;不欲,勿強。 」 夏,四月,乙末晦,茂陵白鶴館災;赦天下。 夏,旱。 立長沙煬王弟宗為王。 長信少府貢禹上言:「諸離宮及長樂宮衛,可減其太半以寬繇役。 」六月,詔曰:「朕惟烝庶之饑寒,遠離父母妻子,勞于非業之作,衛于不居之宮,恐非所以佐陰陽之道也。 其罷甘泉、建章宮衛,令就農。 百宮各省費。 條奏,毋有所諱。 」 是歲,上復擢周堪為光祿勛,堪弟子張猛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大見信任。 孝元皇帝上初元四年(丙子,公元前四五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效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赦汾陰徒。 孝元皇帝上初元五年(丁丑,公元前四四年) 春,正月,以周子南君為周承休侯。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有星孛于參。 上用諸儒貢禹等之言,詔太官毋日殺,所具各減半;乘輿秣馬,無乏正事而已。 罷角抵、上林宮館希禦幸者、齊三服官、北假田官、鹽鐵官、常平倉。 博士弟子毋置員,以廣學者。 令民有能通一經者。 皆復。 省刑罰七十餘事。 陳萬年卒。 六月,辛酉,長信少府貢禹為御史大夫。 禹前後言得失書數十上,上嘉其質直,多採用之。 匈奴郅支單于自以道遠,又怨漢擁護呼韓邪而不助己,困辱漢使者乾江乃始等;遣使奉獻,因求侍子。 漢議遣衛司馬谷吉送之,御史大夫貢禹、博士東海匡衡以為:「郅支單于鄉化末醇,所在絶遠,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還。 」吉上書言:「中國與夷狄有覊縻不絶之義,今既養全其子十年,德澤甚厚,空絶而不送,近從塞還,示棄捐不畜,使無鄉從之心,棄前恩,立後怨,不便。 議者見前江乃無應敵之數,智勇俱困,以致恥辱,即豫為臣憂。 臣幸得建強漢之節,承明聖之詔,宣諭厚恩,不宜敢桀。 若懷禽獸心,加無道于臣,則單于長嬰大罪,必遁逃遠舍,不敢近邊。 沒一使以安百姓,國之計,臣之願也。 願送到庭。 」上許焉。 既到,郅支單于怒,竟殺吉等;自知負漢,又聞呼韓邪益強,恐見襲擊,欲遠去。 會康居王數為烏孫所困,與諸翕侯計,以為:「匈奴大國,烏孫素服屬之。 今郅支單于困在外,可迎置東邊,使合兵取烏孫而立之,長無匈憂矣。 」即使使到堅昆,通語郅支。 郅支素恐,又怨烏孫,聞康居計,大說,遂與相結,引兵而西。 郅支人眾中寒道死,餘財三千人。 到康居,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王,康居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脅諸國。 郅支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谷城,殺略民人,驅畜產去。 烏孫不敢追。 西邊空虛不居者五千里。 冬,十二月,丁末,貢禹卒。 丁已,長信少府薛廣德為御史大夫。 孝元皇帝上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四三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視畢,因留射獵。 薛廣德上書曰:「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陛下日撞亡秦之鐘,聽鄭、衛之樂,臣誠悼之。 今士卒暴露,從官勞倦,願陛下亟反宮,思與百姓同憂樂,天下幸甚!」上即日還。 二月,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惇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 」 三月,赦天下。 雨雪、隕霜,殺桑。 秋,上酎祭宗廟,出便門,欲禦樓船。 薛廣德當乘輿車,免冠頓首曰:「宜從橋。 」詔曰:「大夫冠。 」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說。 先驅光祿大夫張猛進曰:「臣聞主聖臣直。 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 御史大夫言可聽。 」上曰:「曉人不當如是邪!」乃從橋。 九月,隕霜殺稼,天下大饑。 丞相于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御史大夫薛廣德,俱以災異乞骸骨。 賜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罷。 太子太傅韋玄成為御史大夫。 廣德歸,縣其安車,以傳示子孫為榮。 帝之為太子也,從太中大夫孔霸受《尚書》。 及即位,賜霸爵關內侯,號褒成君,給事中。 上欲致霸相位,霸為人謙退,不好權勢,常稱「爵位泰過,何德以堪之!」御史大夫屢缺,上輒欲用霸;霸讓位,自陳至于再三。 上深知其至誠,乃弗用。 以是敬之,賞賜甚厚。 第1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