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項羽晨朝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 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 」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 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 使桓楚報命于懷王。 懷王因使羽為上將軍。 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慄,遇剛武侯,奪其軍四千餘人,並之;與魏將皇欣、武滿軍合攻秦軍,破之。 故齊王建孫安下濟北,從項羽救趙。 章邯築甬道屬河,餉王離。 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 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 陳餘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 數月,張耳大怒,怨陳餘,使張黶、陳澤往讓陳餘曰:「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陳餘曰:「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 且餘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 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張黶、陳澤要以俱死,乃使黶、澤將五千人先嘗秦軍,至,皆沒。 當是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乃遣當陽君、薄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 戰少利,絶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 陳餘復請兵。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引兵卻。 諸侯兵乃敢進擊秦軍,遂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自燒殺。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軍。 救鉅鹿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及楚擊秦,諸侯將皆從壁上觀。 楚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 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 諸侯皆屬焉。 於是趙王歇及張耳乃得出鉅鹿城謝諸侯。 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黶、陳澤所在,疑陳餘殺之,數以問餘。 餘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印哉?」乃脫解印綬,推予張耳,張耳亦愕不受。 陳餘起如廁。 客有說張耳曰:「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今陳將軍與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張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 而陳餘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 趙王歇還信都。 春,二月,沛公北擊昌邑,遇彭越,彭越以其兵從沛公。 越,昌邑人,常漁巨野澤中,為群盜。 陳勝、項梁之起,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 」越謝曰:「臣不願也。 」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 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 於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 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 」令校長斬之。 皆笑曰:「何至於是!請後不敢。 」於是越引一人斬之,設壇祭,令徒屬,徒屬皆大驚,莫敢仰視。 乃略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遂助沛公攻昌邑。 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過高陽。 高陽人酈食其,家貧落魄,為裡監門,沛公麾下騎士適食其裡中人,食其見,謂曰:「諸侯將過高陽者數十人,吾問其將皆握齪,好苛禮,自用,不能聽大度之言。 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游,莫為我先。 若見沛公,謂曰:『臣裡中有酈生,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 生自謂「我非狂生」。 』」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 」酈生曰:「第言之。 」騎士從容言,如酈生所誡者。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