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守王稽坐與諸侯通,棄市。 應侯日以不懌。 王臨朝而嘆,應侯請其故。 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鄭安平、王稽等皆畔,內無良將而外多敵國,吾是以憂。 」應侯懼,不知所出。 燕客蔡澤聞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應侯曰:「蔡澤,天下雄辯之士。 彼見王,必困君而奪君之位。 」應侯怒,使人召之。 蔡澤見應侯,禮又倨。 應侯不快,因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請聞其說。 」蔡澤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 君獨不見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何足願與?」應侯謬曰:「何為不可?!此三子者,義之至也,忠之盡也。 君子有殺身以成名,死無所恨!」蔡澤曰:「夫人立功豈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夫商君、吳起、大夫種,其為人臣盡忠致功,則可願矣。 閎夭、周公,豈不亦忠且聖乎?!三子之可願,孰與閎夭、周公哉?」應侯曰:「善。 」蔡澤曰:「然則君之主惇厚舊故,不倍功臣,孰與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 」蔡澤曰:「君之功能孰與三子?」曰:「不若。 」蔡澤曰:「然則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 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進退嬴縮,與時變化,聖人之道也。 今君之怨已讎而德已報,意欲至矣而無變計,竊為君危之。 」應侯遂延以為上客,因薦于王。 王召與語,大悅,拜為客卿。 應侯因謝病免。 王新悅蔡澤計畫,遂以為相國,澤為相數月,免。 楚春申君以荀卿為蘭陵令。 荀卿者,趙人,名況,嘗與臨武君論兵于趙孝成王之前。 王曰:「請問兵要。 」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荀卿曰:「不然。 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一民。 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臨武君曰:「不然。 兵之所貴者勢利也,所行者變詐也。 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所從出。 孫吳用之,無敵于天下,豈必待附民哉!」荀卿曰:「不然。 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 君之所貴,權謀勢利也。 仁人之兵,不可詐也。 彼可詐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間滑然有離德者也。 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 以桀詐堯,譬之以卵投石,以指橈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 故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軍同力。 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覆胸腹也。 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後擊之,一也。 且仁人用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用百里之國則將有千里之聽,用千里之國則將有四海之聽,必將聰明警戒,和傅而一。 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延則若莫耶之長刃,嬰之者斷;兌則若莫耶之利鋒,當之者潰。 圜居而方止,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而退耳。 且夫暴國之君,將誰與至哉?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也。 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彼反顧其上則若灼黥,若仇讎;人之情,雖桀、跖,豈有肯為其所惡,賊其所好者哉!是猶使人之子孫自賊其父母也。 彼必將來告之,夫又何可詐也!故仁人用國日明,諸侯先順者安,後順者危,敵之者削,反之者亡。 《詩》曰:『武王載發,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此之謂也。 」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