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子正為名,我正為利。 名利之實,不順於理,不監于道(22)。 吾日與子訟於無約曰(23):『小人殉財,君子殉名。 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于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則一也(24)。 』故曰,無為小人,反殉而天(25);無為君子,從天之理。 若枉若直(26),相而天極(27);面觀四方,與時消息(28)。 若是若非,執而圓機(29);獨成而意(30),與道徘徊。 無轉而行(31),無成而義,將失而所為(32)。 無赴而富,無殉而成,將棄而天。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33),忠之禍也;直躬證父(34),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鮑子立干(35),申子不自理(36),廉之害也;孔子不見母(37),匡子不見父(38),義之失也。 此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以為士者正其言(39),必其行(40),故服其殃(41),離其患也(42)。 」 【譯文】 子張向滿苟得問道:「怎麼不推行合于仁義的德行呢?沒有德行就不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不能取得別人的信賴就不會得到任用,不能得到任用就不會得到利益。 所以,從名譽的角度來觀察,從利祿的角度來考慮,能夠實行仁義就真是這樣的。 假如棄置名利,只在內心求得反思,那麼士大夫的所作所為,也不可能一天不講仁義啊!」滿苟得說:「沒有羞恥的人才會富有,善於吹捧的人才會顯貴。 大凡獲得名利最大的,几乎全在於無恥而多言。 所以,從名譽的角度來觀察,從利祿的角度來考慮,能夠吹捧就真是這樣的。 假如棄置名利,只在內心求得反思,那麼士大夫的所作所為,也就只有保持他的天性了啊!」子張說:「當年桀與紂貴為天子,富有到佔有天下,如今對地位卑賤的奴僕說,你的品行如同桀紂,那麼他們定會慚愧不已,產生不服氣的思想,這是因為桀紂的所作所為連地位卑賤的人也瞧不起。 仲尼和墨翟窮困到跟普通百姓一樣,如今對官居宰相地位的人說,你的品行如同仲尼和墨翟,那麼他一定會除去傲氣謙恭地說自己遠遠比不上,這是因為士大夫確實有可貴的品行。 所以說,勢大為天子,未比就尊貴;窮困為普通百姓,未必就卑賤;尊貴與卑賤的區別,決定了德行的美醜。 」滿苟得說:「小的盜賊被拘捕,大的強盜卻成了諸侯,諸侯的門內,方纔存有道義之士。 當年齊桓公小白殺了兄長、娶了嫂嫂而管仲卻做了他的臣子,田成子常殺了齊簡公自立為國君而孔子卻接受了他贈與的布帛。 談論起來總認為桓公、田常之流的行為卑下,做起來又總是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卑下,這就是說言語和行動的實情在胸中相互矛盾和鬥爭,豈不是情理上極不相合嗎!所以古書上說過:誰壞誰好?成功的居于尊上之位,失敗的淪為卑下之人。 」 子張說:「你不推行合于仁義的德行,就必將在疏遠與親近之間失去人倫關係,在尊貴與卑賤之間失去規範和準則,在長上與幼小之間失去先後序列;這樣一來五倫和六位,又拿什麼加以區別呢?」滿苟得說:“堯殺了親生的長子,舜流放了同母的兄弟,親疏之間還有倫常可言嗎?商湯逐放夏桀,武王殺死商紂,貴賤之間還有準則可言嗎?王季被立為長子,周公殺了兩個哥哥,長幼之間還有序列可言嗎?儒家偽善的言辭,墨家兼愛的主張,『五紀』和『六位』的序列關係還能有區別嗎? 「而且你心裡所想的正在於名,我心裡所想的正為了利。 名與利的實情,不合於理,也不明於道。 我往日跟你在無約面前爭論不休:『小人為財而死,君子為名獻身。 然而他們變換真情、更改本性的原因,卻沒有不同;而竟至捨棄該做的事而不惜生命地追逐不該尋求的東西,那是同一樣的。 』所以說,不要去做小人,反過來追尋你自己的天性;不要去做君子,而順從自然的規律。 或曲或直,順其自然;觀察四方,跟隨四時變化而消長。 或是或非,牢牢掌握循環變化的中樞;獨自完成你的心意,跟隨大道往返進退。 不要執着於你的德行,不要成就於你所說的規範;那將會喪失你的稟性。 不要為了富有而勞苦奔波,不要為了成功而不惜獻身,那將會捨棄自然的真性。 比干被剖心,子胥被挖眼,這是忠的禍害;直躬出證父親偷羊,尾生被水淹死,這是信的禍患;鮑焦抱樹而立、乾枯而死,申生寧可自縊也不申辯委屈,這是廉的毒害;孔子不能為母送終,匡子發誓不見父親,這是義的過失。 這些現象都是上世的傳聞,當代的話題,總認為士大夫必定會讓自己的言論正直,讓自己的行動跟着去做,所以深受災殃,遭逢如此的禍患。 」 第208講: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詳解》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