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認可嗎?一定有可以加以肯定的東西方纔可以認可;不可以認可嗎?一定也有不可以加以肯定的東西方纔不能認可。 道路是行走而成的,事物是人們稱謂而就的。 怎樣才算是正確呢?正確在於其本身就是正確的。 怎樣才算是不正確呢?不正確的在於其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怎樣才能認可呢?能認可在於其自身就是能認可的。 怎樣才不能認可呢?不能認可在於其本身就是不能認可的。 事物原本就有正確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能認可的一面,沒有什麼事物不存在正確的一面,也沒有什麼事物不存在能認可的一面。 所以可以列舉細小的草莖和高大的庭柱,醜陋的癩頭和美麗的西施,寬大、奇變、詭詐、怪異等千奇百怪的各種事態來說明這一點,從「道」的觀點看它們都是相通而渾一的。 舊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舊事物的毀滅。 所有事物並無形成與毀滅的區別,還是相通而渾一的特點。 只有通達的人方纔知曉事物相通而渾一的道理,因此不用固執地對事物作出這樣那樣的解釋,而應把自己的觀點寄託于平常的事理之中。 所謂平庸的事理就是無用而有用;認識事物無用就是有用,這就算是通達;通達的人才是真正瞭解事物常理的人;恰如其分地瞭解事物常理也就接近於大道。 順應事物相通而渾一的本來狀態吧,這樣還不能瞭解它的究竟,這就叫做「道」。 耗費心思方纔能認識事物渾然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狀和特點,這就叫「朝三」。 什麼叫做「朝三」呢?養猴人給猴子分橡子,說:「早上分給三升,晚上分給四升」。 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 養猴人便改口說 :「那麼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 」猴子們聽了都高興起來。 名義和實際都沒有虧損,喜與怒卻各為所用而有了變化,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道理。 因此,古代聖人把是與非混同起來,優遊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裡,這就叫物與我各得其所、自行發展。 古時候的人,他們的智慧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如何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呢?那時有人認為,整個宇宙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具體的事物,這樣的認識是最了不起,最盡善盡美,而無以復加了。 其次,認為宇宙之始是存在事物的,可是萬事萬物從不曾有過區分和界線。 再其次,認為萬事萬物雖有這樣那樣的區別,但是卻從不曾有過是與非的不同。 是與非的顯露,對於宇宙萬物的理解也就因此出現虧損和缺陷,理解上出現虧損與缺陷,偏私的觀念也就因此形成。 果真有形成與虧缺嗎?果真沒有形成與虧缺嗎?事物有了形成與虧缺,所以昭文才能夠彈琴奏樂。 沒有形成和虧缺,昭文就不再能夠彈琴奏樂。 昭文善於彈琴,師曠精於樂律,惠施樂於靠着梧桐樹高談闊論,這三位先生的才智可說是登峰造極了!他們都享有盛譽,所以他們的事蹟得到記載併流傳下來。 他們都愛好自己的學問與技藝,因而跟別人大不一樣;正因為愛好自己的學問和技藝,所以總希望能夠表現出來。 而他們將那些不該彰明的東西彰明於世,因而最終以石之色白與質堅均獨立於石頭之外的迷昧而告終;而昭文的兒子也繼承其父親的事業,終生沒有什麼作為。 像這樣就可以稱作成功嗎?那即使是我雖無成就也可說是成功了。 像這樣便不可以稱作成功嗎?外界事物和我本身就都沒有成功。 因此,各種迷亂人心的巧說辯言的炫耀,都是聖哲之人所鄙夷、摒棄的。 所以說,各種無用均寄託于有用之中,這才是用事物的本然觀察事物而求得真實的理解。 第7講: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①,則與彼無以異矣。 雖然,請嘗言之②。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俄而有無矣③,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 今我則已有謂矣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⑤,而大山為小⑥;莫壽于殤子⑦,而彭祖為夭⑧。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⑨,而況其凡乎⑩!故自無適有以至于三(11),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12)。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詳解》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