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講: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①,久而無成。 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②。 伯華曰:「外有軍,內有事。 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 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 」問于孫林甫③,孫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問于張老,張老曰:「老也以軍事承子,非戎,則非吾所知也。 」問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 若以君官從子之私,懼子之應且憎也。 」問于籍偃④,籍偃曰:「偃也以斧鉞從于張孟,日聽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釋夫子而舉,是反吾子也。 」問于叔魚,叔魚曰:「待吾為子殺之。 」叔向聞之,見宣子曰:「聞子與和未寧,遍問于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⑤。 訾祏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 吾聞國家有大事,必順于典刑,而訪諮于耈老,而後行之。 」司馬侯見⑥,曰:「吾聞子有和之怒,吾以為不信。 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 」祁午見,曰:「晉為諸侯盟主,子為正卿,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聽命于晉,晉國其誰不為子從,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宣子問于訾祏,訾祏對曰:「昔隰叔子違周難於晉國⑦,生子輿為理⑧,以正于朝,朝無奸官;為司空,以正于國,國無敗績。 世及武子⑨,佐文、襄為諸侯⑩,諸侯無二心。 及為卿,以輔成、景(11),軍無敗政。 及為成師(12),居太傅,端刑法,緝訓典,國無奸民,後之人可則,是以受隨、范(13)。 及文子成晉、荊之盟(14),豐兄弟之國,使無有間隙,是以受郇、櫟(15)。 今吾子嗣位,于朝無奸行,于國無邪民,於是無四方之患,而無外內之憂,賴三子之功而饗其祿位。 今既無事矣,而非和,於是加寵,將何治為?」宣子說,乃益和闐而與之和。 【註釋】 ①和大夫,晉國和邑的大夫。 ②伯華:即羊舌赤,伯華是他的字。 ③孫林甫:即孫文子,原為衛國大夫,後因內亂叛衛至晉。 ④籍偃:即籍游,晉國上軍司馬。 ⑤訾祏:范宣子的家臣。 ⑥司馬侯:即汝叔齊,晉國大夫。 ⑦隰叔子:杜伯的兒子。 周宣王殺杜伯,隰叔子避難至晉國。 ⑧子輿:即士,字子輿,晉國大夫。 ⑨武子:即范武子,名士會,是士的孫子。 ⑩文、襄:晉文公、晉襄公。 (11)成、景:晉成公、晉景公。 (12)成:當為「景」。 韋昭註:此『成』當為『景』字誤耳。 魯宣九年,晉成公卒,至十六年,晉景公請于王,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太傅。 (13)隨、范:晉邑名,士會的封邑。 他初封隨,故稱隨武子,後改封范,故稱范武子。 隨在今山西介休東南。 范,其地不詳。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認為在山東范縣(今已廢),但不可信。 (14)文子:範文子,名士燮。 晉、荊之盟:指魯成公十二年(前579)晉國派範文子至宋國西門之外和楚國結盟。 (15)郇、櫟:晉國邑名,範文子的封邑。 郇在今山西臨猗西南。 櫟在今河北,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謂在臨潼北,不可信。 【譯文】 第1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譯註》
第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