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小人的反面。 如果君子心往大的方面用,就會敬奉自然而遵循規律;如果心往小的方面用,就會敬畏禮義而有所節制;如果聰明,就會明智通達而觸類旁通;如果愚鈍,就會端正誠篤而遵守法度;如果被起用,就會恭敬而不放縱;如果不見用,就會戒慎而整治自己;如果高興了,就會平和地去治理;如果憂愁了,就會冷靜地去處理;如果顯貴,就會文雅而明智;如果困窘,就會自我約束而明察事理。 小人就不是這樣,如果心往大的方面用,就會傲慢而粗暴;如果心往小的方面用,就會邪惡而傾軋別人;如果聰明,就會巧取豪奪而用盡心機;如果愚鈍,就會狠毒殘忍而作亂;如果被起用,就會高興而傲慢;如果不見用,就會怨恨而險惡;如果高興了,就會輕浮而急躁;如果憂愁了,就會垂頭喪氣而心驚膽顫;如果顯貴,就會驕橫而不公正;如果困窘,就會自暴自棄而志趣卑下。 古書上說:「君子在相對的兩種情況下都在進步,小人在相對的兩種情況下都在墮落。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第37講: 3.7君子治治,非治亂也。 曷謂邪?曰: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 故君子者,治禮義者也,非治非禮義者也。 然則國亂將弗治與?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1),去亂而被之以治。 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謂也,去污而易之以修。 故去亂而非治亂也,去污而非修污也。 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修而不為污也。 【註釋】 (1)案:通「按」,依據。 【譯文】 君子整治有秩序的國家,而不整治混亂的國家。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符合禮義叫做有秩序,違背禮義叫做混亂。 所以君子整治符合禮義的國家,而不整治違背禮義的國家。 這樣的話,那麼國家混亂了就不去整治嗎?回答說:國家混亂而去整治它,並不是說在那混亂的基礎上去整治它,而是要除去混亂,再給它加上有秩序。 就像人的外表或思想骯髒了而去整治他一樣,並不是說在那骯髒的基礎上去整治他,而是要除去骯髒而換上美好的外表或思想。 除去混亂並不等於整治混亂,除去骯髒並不等於整治骯髒。 整治作為一個概念,就等於說,君子只搞有秩序的而不搞混亂的、只搞美好的而不搞骯髒的。 第38講: 3.8君子潔其身而同焉者合矣(1),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 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2),非知也,其勢然也。 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 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3)? 【註釋】 (1)潔其身:《集解》作「絜其辯」,據《韓詩外傳》卷一第十一章改。 (2)《集解》無“牛鳴 而牛應之”,據《韓詩外傳》卷一第十一章補。 (3)潐潐(ji • 4o • 教):明亮潔白的樣子。 掝掝(hu • ^或): 混濁骯髒的樣子。 【譯文】 君子整潔自己的身心,因而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就聚攏來了;完善自己的學說,因而和他觀點相同的人就來響應了。 所以馬鳴叫就有馬來應和它,牛鳴叫就有牛來應和它,這並不是因為它們懂事,而是那客觀情勢就是這樣的。 所以剛洗過澡的人總要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剛洗過頭的人總要彈一下自己的帽子,這是人之常情啊。 有誰能讓自己的潔白蒙受別人的玷污呢? 第39講: 3.9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 變化代興,謂之天德(1)。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 君子至德,嘿然而喻(2),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 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于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3);雖從必疑。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 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唯所居,以其類至(4);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 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捨,則濟矣。 濟而材盡,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註釋】 (1)天德:合乎自然規律的德行。 改革舊質叫做變,引誘向善叫做化,這種除舊佈新的德行交相 為用,就像天道陰陽更替一般,所以稱為「天德」。 (2)嘿(m • ^默):同「默」。 (3)若:然。 (4)唯所居,以其類至:指天地誠則能化萬物,聖人誠 則能化萬民,父子誠則親,君上誠則尊。 【譯文】 第1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