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札兀忽裡」(Jaukhuri)《元朝秘史》作「札兀惕忽裡「。 《親征錄》和《元史》皆作“察兀忽裡」。 據那珂通世雲:「札兀惕」(Jagud)為Jagun的複數,義為」百「,“忽裡」(Khuri)假使是「忽裡牙」(Khuriya,義為聚集)或「忽剌勒」(Khural,義為『聚會』)的語根,那麼這個「忽裡」就有「牧長」的意義。 這樣一來「札兀惕忽裡」必有「百戶長」的意義。 (見《成吉思汗實錄》一三二頁)。 王國維先生對此語亦解釋為「百戶長」(《聖武親征錄校注》十五——十六頁)。 ④原註:此為黑龍江上流的南部(右面)支流。 它的上流就是客魯漣(Kerulen)河。 案《元朝秘史》作阿勒灰‧不剌黑,「不剌黑」就是「泉」的意義。 所以《親征錄》和《元史》皆作阿雷泉。 ⑤見《元朝秘史》一四七節蒙文。 ⑥原註:這就是阿速海的支流,在烏克蘭東南部,即今卡爾密烏斯。 案此河即《元史‧速不台傳》之阿里吉河。 ⑦另外一位統帥,就是速別額台,《元史》作速不台。 ⑧據《元朝秘史》一五三節蒙文應譯為:「若是戰勝了敵人呵,休對財物站着。 若是戰勝了呵,那些財物就是屬於咱們的。 咱們就可以共分了。 若被敵人所擊退呵,就翻回到最初衝擊的地方來。 若有不翻回到最初衝擊地方來的人,將處斬刑。 」 ⑨這就是后妃的「斡兒朵」,詳見箭內亙《元朝斡耳朵考》一文中的「關於歷代斡耳朵的后妃」條(《蒙古史研究》所收)。 ⑩據《元朝秘史》一六○節蒙文應譯為:「札木合說:‘我的帖木真安答,在前曾遣使臣到乃蠻部去。 如今不曾〔到你處〕來了。 汗!汗!我是存在着的白翎雀兒。 我的安答乃是散歸的告天雀兒(《元史》作鴻雁)。 〔他〕到乃蠻部去了。 要想投降,所以落後了。 」 11Kuluk《元朝秘史》音譯為「曲魯克」,旁譯作「駿馬」或「傑」。 12見《元朝秘史》一六五節。 13兀魯兀惕(Urut)氏族,《元史‧朮赤台傳》作兀魯兀台,為蒙古部族之一。 詳閲《元史》卷一二○《朮赤台傳》,《史集‧部族志》一六五頁。 14忙忽惕(Mangut)氏族,《元史》《朮赤台傳》和《畏答兒傳》皆作忙兀,為蒙古部之一,詳見《元史》卷一二一《畏答兒傳》,《史集‧部族志》一六五頁。 姚燧《忙兀公神道碑》(《元文類》卷五九,《牧庵集》卷十四)。 15據《元朝秘史》一七○節蒙文應譯為:「那裡王罕向札木合道:『帖木真兒子處,善於廝殺的有誰‧』札木合說:『在那裡,兀魯兀惕、忙忽惕,都是他的百姓。 他的那些百姓,都是善於廝殺的。 當每遍轉換時則陣勢良好。 每遍翻轉時則秩序整然。 乃是從小就在刀槍裡慣了的百姓。 那些人都持有黑色和花色的旄。 那些人是應該提防的百姓呀!』」 16見《元朝秘史》一七二節。 17據《元朝秘史》一七三節蒙文應譯為:「再過了少許時間,又有一人到來。 來時,他的下腳垂着。 來時看呵,好像單獨一人般來了的,從斡闊歹的後面,孛羅忽勒疊騎着,在口吻間流着血到來了。 斡闊歹被箭中着項脈,孛羅忽勒用口咂着他的凝血,所以流着淤血在口吻間到來了。 成吉思合罕見着,眼睛裡流着淚,心裡艱難了。 趕快教燒着火,熱着烙透。 教尋着些〔飲料〕給斡闊歹止渴。 並吩咐說:『若敵來呵,就廝殺罷!』」 18原註:合勒合河(Kalka)不可和上述烏克蘭境內的迦勒迦河(Kalka)相混。 案合勒合河即今蒙古國東端哈拉哈河。 19據《元朝秘史》一七七節蒙文應譯為:「成吉思合罕‧‧說:『我的汗父!你為甚麼嗔怪,而教我怕了呢‧若教怕了呵,你卻教歹兒歹媳每睡足了,為什麼就不教怕了呢‧你教低着坐的床,散着向上出的煙,為什麼那般就教怕了呢‧我的汗父!你莫不是受了旁人的挑唆罷!你莫不是受了橫人的離間罷!我的汗父!咱二個曾經互相說了甚麼呢‧在勺兒合勒渾山的忽剌阿訥兀惕的丘際,咱不曾互相說過:‘雖被有牙的蛇所挑唆呵,休入他的挑唆裡。 而用口用牙對證着時方可相信。 』不曾互相說來麼‧如今我的汗父!你是用牙用口對證過後才和我分離的嗎‧。 『若被有大牙的蛇所離間呵,休入他的離間裡。 而用口用牙對證着時方可相信』。 不曾互相說來麼‧如今我的汗父!你是用口用牙對證過後與我分離的嗎‧我的汗父!我部眾雖少呵,〔在你艱難時〕沒有使你求助于部眾多的。 我雖不好,沒有使你求助于那些好人。 有二條轅的車子,若是折了其第二條轅呵,這個牛就不能前曳。 那般我不就是你的第二條轅麼‧有二個輪的車子,若是折了其第二個輪呵,就不能起動。 那般我不就是你的第二個輪麼‧’」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成吉思汗傳》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