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 」能盡其性,然後能盡人物之性;能盡人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 治性之道,必審已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 蓋聰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聞少見者戒于雍蔽,勇猛剛強者戒于大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于後時,廣心浩大者戒于遺忘。 必審己之所當戒,而齊之以義,然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望進。 唯陛下戒所以崇聖德。 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 始乎《國風》,原情性而明人輪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然也。 福之興莫不本乎室家。 道之衰莫不始乎閫內。 故聖王必慎妃後之際,別-長之位。 禮之於內也。 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也。 其尊-而卑庶也,-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 非虛加其禮文而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 聖人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從化。 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堅因時而動,以亂國家。 故聖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義。 陛下聖德純備,莫不修正,則天下無為而治。 《詩》云:「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 衡為少傅數年,數上疏陳便宜,及朝廷有政議,傅經以對,言多法義。 上以為任公卿,由是為光祿勛、御史大夫。 建昭三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 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戒妃匹,勸經學威儀之則,曰: 陛下秉至考,哀傷思慕不絶於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誠隆于慎終追遠,無窮已也。 竊願陛下雖聖性得之,猶復加聖心焉。 《詩》雲「煢煢在疚」,言成王喪畢思慕,意氣未能平也,蓋所以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 臣又聞之師曰:「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 」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論《詩》以《關睢》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後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神靈之統而理萬物之宜。 故《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言能致其貞淑,不貳其躁,情慾之感無介乎容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靜,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廟主。 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 自上世已來,三代興廢,未有不由此者也。 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能。 竊見聖德純茂,專津《詩》、《書》,好樂無厭。 臣衡材駑,無以輔相善義,宣揚德音。 臣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 故審《六藝》之指,則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 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臣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節文,以章人輪。 蓋欽翼祗慄,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眾之儀也;嘉惠和說,饗下之顏也。 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則。 孔子曰:「德義可尊,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 」《大雅》云:「敬慎威儀,惟民之則。 」諸侯正月朝覲天子,天子惟道德,昭穆穆以視之,又觀以禮樂,饗醴乃歸。 故萬國莫不獲賜祉福,蒙化而成俗。 今正月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下留神動靜之節,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 上敬納其言。 頃之,衡復奏正南北郊,罷諸瀅祀,語在《郊祀志》。 初,元帝時,中書令石顯用事,自前相韋玄成及衡皆畏顯,不敢失其意。 至成帝初即位,衡乃與御史大夫甄譚共奏顯,追條其舊惡,並及黨與。 於是司隷校尉王尊劾奏:「衡、譚居大臣位,知顯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既奏顯等,不自陳不忠之罪,而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罪至不道。 」有詔勿劾。 衡慚懼,上疏謝罪。 因稱病乞骸骨,上丞相樂安侯印綬。 上報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先帝委政,遂及朕躬。 君遵修法度,勤勞公家,朕嘉與君同心合意,庶幾有成。 今司隷校尉尊妄詆欺,加非于君,朕甚閔焉。 方下有司問狀,君何疑而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燭也。 傳不雲乎?『禮義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 專津神,近醫藥,強食自愛。 ”因賜上尊酒、養牛。 衡起視事。 上以新即位,褒優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 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風雨不時,連乞骸骨讓位。 上輒以詔書慰撫,不許。 久之,衡子昌為越騎校尉,醉殺人,系詔獄。 越騎官屬與昌弟且謀篡昌。 事發覺,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 而有司奏衡專地盜土,衡竟坐免。 第3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3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