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字叔平,學通《尚書》。 少為黃門郎給事中,宿衛十餘年,參為人矜嚴,好修容儀,進退恂恂,甚可觀也。 參,昭儀少弟,行又敕備,以嚴見憚,終不得親近侍帷幄。 竟寧中,以王舅出補渭陵食官令。 以數病徙為寢中郎,有詔勿事。 陽朔中,中山王來朝,參擢為上河農都尉。 病免官,復為渭陵寢中郎。 永始中,超遷代郡太守。 以邊郡道遠,徙為安定太守。 數歲,病免,復為諫大夫,使領護左馮翊都水。 綏和中,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中山王見廢,故封王舅參為宜鄉侯,以慰王意。 參之國,上書願至中山見王、太后。 行未到而王薨。 王病時,上奏願貶參爵以關內侯食邑留長安。 上憐之,下詔曰:「中山孝王短命早薨,願以舅宜鄉侯參為關內侯,歸家,朕甚愍之。 其還參京師,以列侯奉朝請。 」五侯皆敬憚之。 丞相翟方進亦甚重焉,數謂參:「物禁太甚。 君侯以王舅見廢,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至尊貴也,與之並列,宜少詘節卑體,視有所宗。 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嚴加之,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 」 參性好禮儀,終不改其恆躁。 頃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參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詛大逆之罪,語在《外戚傳》。 參以同產當相坐,謁者承製召參詣廷尉,參自殺。 且死,仰天嘆曰:「參父子兄弟皆備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惡名而死,姊弟不敢自惜,傷無以見先人于地下!」死者十七人,眾莫不憐之。 宗族徙歸故郡。 贊曰:《詩》稱「抑抑威儀,惟德之隅。 」宜鄉侯參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然卒死於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讒邪交亂,貞良被害,自古而然。 故伯奇放流,孟子宮刑,申生雉經,屈原赴湘,《小弁》之詩作,《離蚤》之辭興。 經曰:「心之憂矣,涕既隕之。 」馮參姊弟,亦云悲矣! 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孝宣皇帝五男。 許皇后生孝元帝,張婕妤生淮陽憲王欽,衛婕妤生楚孝王囂,公孫婕妤生東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淮陽憲王欽,元康三年立,母張婕妤有寵于宣帝。 霍皇后廢后,上欲立張婕妤為後。 久之,懲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選後宮無子而謹慎者,乃立長陵王婕妤為後,令母養太子。 後無寵,希禦見,唯張婕妤最幸。 而憲王壯大,好經書、法律,聰達有材,帝甚愛之。 太子寬仁,喜儒術,上數嗟嘆憲王,輔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張婕妤與憲王,然用太子起於微細,上少依倚許氏,及即位而許後以殺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 久之,上以故丞相韋賢子玄成陽狂讓侯兄,經明行高,稱于朝廷,乃召拜玄成為淮陽中尉,欲感諭憲王,輔以推讓之臣,由是太子遂安。 宣帝崩,元帝即位,乃遣憲王之國。 時,張婕妤已卒,憲王有外祖母,舅張博兄弟三人歲至淮陽見親,輒受王賜。 後王上書,請徙外家張氏于國。 博上書,願留守墳墓,獨不徙。 王恨之。 後博至淮陽,王賜之少。 博言:「負責數百萬,願王為償。 」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雲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 王乃遣人持黃金五十斤送博。 博喜,還書謝,為諂語盛稱譽王,因言:「當今朝廷無賢臣,災變數見,足為寒心。 萬姓咸歸望于大王,大王奈何恬然不求入朝見,輔助主上乎?」使弟光數說王宜聽博計,令于京師說用事貴人為王求朝。 許不納其言。 後光欲至長安,辭王,復言「願儘力與博共為王求朝。 王即日至長安,可因平陽侯。 」光得王欲求朝語,馳使人語博。 博知王意動,復遺王書曰:“博幸得肺腑,數進愚策,未見省察。 北遊燕、趙,欲循行郡國求優隱之士,聞齊有駟先生者,善為《司馬兵法》,大將之材也,博得謁見,承間進問五帝、三王究竟要道,卓爾非世俗之所知。 今邊境不安,天下蚤動,微此人其莫能安也。 又聞北海之瀕有賢人焉,累世不可逮,然難致也。 得此二人而薦之,功亦不細矣。 博願馳西以此赴助漢急,無財幣以通顯之。 趙王使謁者持牛、酒,黃金三十斤勞博,博不受;復使人願尚女,聘金二百斤,博未許。 會得光書雲大王已遣光西,與博併力求朝。 博自以棄捐,不意大王還意反義,結以朱顏,願殺身報德。 朝事何足言!大王誠賜咳唾,使得盡死,湯、禹所以成大功也。 駟先生蓄積道術,書無不有,願知大王所好,請得輒上。 ”王得書喜說,報博書曰:「子高乃幸左顧存恤,發心惻隱,顯至誠,納以嘉謀,語以至事,雖亦不敏,敢不諭意!今遣有司為子高償責二百萬。 」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