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除中散大夫,復為別駕,州牧、高陽王雍事多委機。 出除清河內史,轉左將軍、河北太守,並有能名。 建義初,拜平南將軍、光祿大夫、兼廷尉卿。 又除安南將軍、司州別駕。 未幾,行河南尹。 轉廷尉卿,徙衛尉卿,出除安西將軍、華州刺史。 永熙中,衛將軍、右光祿大夫。 尋除度支尚書。 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 家貧無馬,多乘小犢車,時論許其清白。 與辛雄等並誅,年五十九。 子毗羅,解褐開府參軍事,卒於鎮遠將軍。 機兄順,字元信,梁郡太守。 順子僧靜,武定中,太中大夫。 機兄子虯,少有公幹,頻為司州記室戶曹從事。 早卒。 高崇,字積善,渤海蓚人。 四世祖撫,晉永嘉中與兄顧避難奔于高麗。 父潛,顯祖初歸國,賜爵開陽男,居遼東,詔以沮渠牧犍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 拜駙馬都尉,加寧遠將軍,卒。 崇少聰敏,以端謹見稱。 征為中散,稍遷尚書三公郎。 家資富厚,僮仆千餘,而崇志尚儉素,車馬器服,充事而已。 自修潔,與物無競。 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痛本生絶胤,遂以崇繼牧犍後,改姓沮渠。 景明中,啟複本姓,襲爵,遷領軍長史、伏波將軍、洛陽令。 為政清斷,吏民畏其威風,每有發擿,不避強禦,縣內肅然。 朝廷方有遷授,會病卒,年三十七。 贈漁陽太守。 永安二年,復贈征虜將軍、滄州刺史,謚曰成。 初,崇謂友人曰:「仲尼四科,德行為首。 人能立身約己,不忘典訓,斯亦足矣。 故吾諸子。 囗」 子謙之,字道讓。 少事後母李以孝聞,李亦撫育過於己生,人莫能辨其兄弟所出同異。 論者兩重之。 及長,屏絶人事,專意經史,天文、算歷、圖緯之書,多所該涉,日誦數千言,好文章,留意《老》、《易》。 襲爵,釋褐奉朝請,加宣威將軍,轉奉車都尉、廷尉丞。 正光中,尚書左丞元孚慰勞蠕蠕,反被拘留。 及蠕蠕大掠而還,置孚歸國。 事下廷尉,卿及監以下謂孚無坐,惟謙之以孚辱命,□以流罪。 尚書同卿執,詔可謙之奏。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 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 詔令追捕,必得以聞。 謙之乃偽枷一囚立於馬市,宣言是前詐市馬賊,今欲刑之。 密遣腹心察市中私議者。 有二人相見忻然曰:「無復憂矣。 」 執送按問,具伏盜馬,徒黨悉獲。 並出前後盜竊之處,資貨甚多,遠年失物之家,各來得其本物。 具以狀奏。 尋詔除寧遠將軍,正河陰令。 在縣二年,損益治體,多為故事。 弟道穆為御史,在公亦有能名,世美其父子兄弟並著當官之稱。 舊制,二縣令得面陳得失,時佞幸之輩惡其有所發聞,遂共奏罷。 謙之乃上疏曰:「臣以無庸,謬宰神邑,實思奉法不撓,稱是官方,酬朝廷無貲之恩,盡人臣守器之節。 但豪家支屬,戚裡親媾,縲紲所及,舉目多是,皆有盜憎之色,咸起怨上之心。 縣令輕弱,何能克濟?先帝昔發明詔,得使面陳所懷。 臣亡父先臣崇之為洛陽令,常得入奏是非,所以朝貴斂手,無敢幹政。 近日以來,此制遂寢,致使神宰威輕,下情不達。 今二聖遠遵堯舜,憲章高祖。 愚臣望策其駑蹇,少立功名。 乞新舊典,更明往制。 庶奸豪知禁,頗自屏心。 」 詔曰:「此啟深會朕意,付外量聞。 」 謙之又上疏曰: 臣聞夏德中微,少康成克複之主;周道將廢,宣王立中興之功。 則知國無常安,世無恆敝,唯在明主所以變之有方,化之有道耳。 自正光已來,邊城屢擾,命將出師,相繼于路,軍費戎資,委輸不絶。 至如弓格賞募,咸有出身;槊刺斬首,又蒙階級。 故四方壯士,願征者多,各各為己,公私兩利。 若使軍帥必得其人,賞勛不失其實,則何賊不平,何征不捷也!諸守帥或非其才,多遣親者妄稱入募,別倩他人引弓格,虛受征官。 身不赴陳,惟遣奴客充數而已,對寇臨敵,曾不彎弓。 則是王爵虛加,征夫多闕,賊虜何可殄除,忠貞何以勸誡也?且近習、侍臣、戚屬、朝士,請託官曹,擅作威福。 如有清貞奉法不為回者,咸共譖毀,橫受罪罰。 在朝顧望,誰肯申聞?蔽上擁下,虧風壞政。 使讒諂甘心,忠讜息義。 況且頻年以來,多有征發,民不堪命,動致流離,苟保妻子,競逃王役,不復顧其桑井,憚比刑書。 正由還有必困之理,歸無自安之路。 若聽歸其本業,徭役微甄,則還者必眾,墾田增闢,數年之後,大獲課民。 今不務以理還之,但欲嚴符切勒,恐數年之後,走者更多,安業無幾。 故有國有家者,不患民不我歸,唯患政之不立;不恃敵不我攻,唯恃吾不可侮。 此乃千載共遵,百王一致。 且琴瑟不韻,知音改弦更張;騑驂未調,善禦執轡成組。 諺云:「迷而知反,得道不遠。 」 此言雖小,可以諭大。 陛下一日萬機,事難周覽;元、凱結舌,莫肯明言。 臣雖庸短,世受榮祿,竊慕前賢匪躬之義,不避斧鉞之誅,以希一言之益。 伏願少垂覽察,略加推采,使朝章重舉,軍威更振,海內起惟新之歌,天下見覆禹之績。 則臣奏之後,笑入下泉。 靈太后得其疏,以責左右近侍。 諸寵要者由是疾之,乃啟太后云:「謙之有學藝,宜在國學,以訓冑子。 」 詔從之,除國子博士。 第3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下》
第3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