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答曰:「特為接應遠賓,故權兼耳。 」 諧言:「屈己濟務,誠得事宜。 由我一介行人,令卿左轉。 」 胥答曰:「自顧菲薄,不足對揚盛美,豈敢言屈?」胥問曰:「今猶尚暖,北間當小寒于此?」諧答曰:「地居陰陽之正,寒暑適時,不知多少。 」 胥曰:「所訪鄴下,豈是測影之地?」諧答曰:「皆是皇居帝裡,相去不遠,可得統而言之。 」 胥曰:「洛陽既稱盛美,何事還鄴?」諧答曰:「不常厥邑,于茲五邦,王者無外,所在關河,復何所怪?」胥曰:「殷人否危,故遷相耿,貴朝何為而遷?」諧答:「聖人藏往知來,相時而動,何必俟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氣兆于先代,黃旗紫蓋,本出東南,君臨萬邦,故宜在此。 」 諧答曰:「帝王符命,豈得與中國比隆?紫蓋黃旗,終於入洛,無乃自害也?有口之說,乃是俳諧,亦何足道!」蕭衍親問諧曰:「魏朝人士,德行四科之徒凡有幾人?」諧對曰:「本朝多士,義等如林,文武賢才,布在列位,四科之美,非無其人,庸短造次,無以備啟。 」 衍曰:「武王有亂臣十人。 魏雖人物之盛,豈得頓如卿言?」諧曰:「愚謂周稱十人,本舉佐命,至于『濟濟多士』,實是文王之詩。 皇朝廊廟之才,足與周人有競。 」 衍曰:「若爾,文足標異、武有冠絶者,便可指陳。 」 諧曰:「大丞相渤海王秉文經武,左右皇極,畫一九州,懸衡四海。 錄尚書、汝陽王元叔昭、尚書令元世俊,宗室之秀,綰政朝端。 左仆射司馬子如、右仆射高隆之,並時譽民英,戮力匡輔。 侍中高岳、侍中孫騰,勛賢忠亮,宣贊王猷。 自余才美,不可具悉。 」 衍曰:「故宜輔弼幼主,永固基業,深不可言。 」 江南稱其才辯。 使還,除大司農卿,加驃騎將軍,轉秘書監。 遇偏風廢頓。 武定二年卒,年四十九,時人悼惜之。 贈驃騎大將軍、衛尉卿、齊州刺史。 所著文集,別有集錄行于世。 長子岳,武定末,司徒祭酒。 岳弟庶,尚書南主客郎。 諧弟邕,字修穆。 幼而俊爽,有逸才。 著作佐郎、高陽王雍友。 凡所交遊皆倍年,俊秀才藻之美,為時所稱。 年二十五,卒。 贈鎮遠將軍、洛州刺史,謚曰文。 史臣曰:邢巒以文武才策,當軍國之任,內參機揆,外寄折衝,其緯世之器歟?李平以高明幹略,效智于時,出入當官,功名克著,蓋贊務之英也。 列傳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 李崇,字繼長,小名繼伯,頓丘人也。 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誕之子。 年十四,召拜主文中散 ,襲爵陳留公,鎮西大將軍。 高祖初,為大使巡察冀州。 尋以本官行梁州刺史。 時巴氐擾動,詔崇以本將軍為荊州刺史,鎮上洛。 敕發陝秦二州兵送崇至治。 崇辭曰:「邊人失和,本怨刺史 ,奉詔代之,自然易帖。 但須一宣詔旨而已,不勞發兵自防,使懷懼也。 」 高祖從之。 乃輕將數十騎馳到上洛,宣詔綏慰,當即帖然。 尋勒邊戍,掠得蕭賾人者,悉令還之。 南人感德,仍送荊州之口二百許人。 兩境交和,無復烽燧之警。 在治四年,甚有稱績。 召還京師,賞賜隆厚。 以本將軍除兗州刺史。 兗土舊多劫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 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 ,次復聞者以二為節,次後聞者以三為節,各擊數千槌。 諸村聞鼓,皆守要路,是以盜發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之內。 其中險要,悉有伏人,盜竊始發,便爾擒送。 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 後例降為侯,改授安東將軍。 車駕南征,驃騎大將軍、咸陽王禧都督左翼諸軍事,詔崇以本官副焉。 徐州降人郭陸聚黨作逆,人多應之,搔擾南北。 崇遣高平人卜冀州詐稱犯罪 ,逃亡歸陸。 陸納之,以為謀主。 數月,冀州斬陸送之,賊徒潰散。 入為河南尹。 後車駕南討漢陽,崇行梁州刺史。 氐楊靈珍遣弟婆羅與子雙領步騎萬餘,襲破武興,與蕭鸞相結。 詔崇為使持節、都督隴右諸軍事,率眾數萬討之。 崇槎山分進 ,出其不意,表裡以襲。 群氐皆棄靈珍散歸,靈珍眾減大半。 崇進據赤土,靈珍又遣從弟建率五千人屯龍門,躬率精勇一萬據鷲硤。 龍門之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鷲硤之口積大木,聚礌石,臨崖下之,以拒官軍。 崇乃命統軍慕容拒率眾五千,從他路夜襲龍門,破之。 崇乃自攻靈珍,靈珍連戰敗走,俘其妻子。 崇多設疑兵,襲克武興。 蕭鸞梁州刺史陰廣宗遣參軍鄭猷、王思考率眾援靈珍。 崇大破之,並斬婆羅首,殺千餘人,俘獲猷等,靈珍走奔漢中。 高祖在南陽,覽表大悅,曰:「使朕無西顧之憂者,李崇之功也。 」 以崇為都督梁秦二州諸軍事、本將軍、梁州刺史。 高祖手詔曰:「今仇、隴克清,鎮捍以德,文人威惠既宣,實允遠寄,故敕授梁州,用寧邊服。 便可善思經略,去其可除,安其可育,公私所患,悉令芟夷。 」 及靈珍偷據白水,崇擊破之,靈珍遠遁。 世宗初,征為右衛將軍,兼七兵尚書。 尋加撫軍將軍,正尚書。 轉左衛將軍、相州大中正。 魯陽蠻柳北喜、魯北燕等聚眾反叛,諸蠻悉應之 ,圍逼湖陽。 游擊將軍李暉先鎮此城,儘力捍禦,賊勢甚盛。 詔以崇為使持節、都督征蠻諸軍事以討之。 蠻眾數萬,屯據形要,以拒官軍。 崇累戰破之,斬北燕等,徙萬餘戶于幽並諸州。 世宗追賞平氐之功,封魏昌縣開國伯,邑五百戶。 東荊州蠻樊安,聚眾于龍山,僭稱大號,蕭衍共為脣齒,遣兵應之。 第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下》
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