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遵弟慶智,美容貌,有几案才。 著作佐郎、司徒中兵參軍。 卒於太尉主簿。 法壽弟法僧,自太尉行參軍稍轉通直郎,寧遠將軍,司徒、司馬掾,龍驤將軍,益州刺史。 素無治干,加以貪虐,殺戮自任,威怒無恆。 王賈諸姓,州內人士,法僧皆召為卒伍,無所假縱。 於是合境皆反,招引外寇。 蕭衍遣將張齊率眾攻逼,城門晝閉,行旅不通。 法僧上表曰:「臣忝守遐方,變生慮表,賊眾侜張,所在強盛。 統內城戍悉已陷沒,近州之民亦皆擾叛。 唯獨州治僅存而已,亡滅之期,非旦則夕。 臣自思忖,必是死人,但恐不得謝罪闕庭,既忝宗枝,累辱不淺。 若死為鬼,永曠天顏,九泉之下,實深重恨。 今募使間行,偷路奔告,若台軍速至,猶希全保。 哭送使者,不知所言。 」 肅宗詔曰:「比敕傅豎眼倍道兼行,而猶未達,可更遣尚書郎堪干者一人馳驛催遣,庶令拔彼倒懸,救茲危急。 」 豎眼頻破張齊,於是獲全。 徵拜光祿大夫,出為平東將軍、兗州刺史,轉安東將軍、徐州刺史。 孝昌元年,法僧殺行台高諒,反于彭城,自稱尊號,號年天啟。 大軍致討,法僧攜諸子,擁掠城內及文武,南奔蕭衍。 鐘葵弟篤,字阿成。 太子右率、北中郎將、撫冥鎮將、光祿卿。 出除平北將軍、幽州刺史。 卒,謚曰貞。 長子浩,字洪達。 太尉長史。 他弟渾,繼叔父廣平王連。 渾弟比陵,太延五年為司空,賜爵牁公。 除安遠將軍、懷荒鎮大將。 卒。 子天琚,襲。 高祖時征虜將軍、青州刺史。 從駕南征,拜後將軍,尋降公為侯,除西中郎將。 世祖時,征虜將軍、夏州刺史。 卒,贈本將軍、濟州刺史。 子延伯襲。 卒。 河南王曜,天興六年封。 五歲,嘗射雀于太祖前,中之,太祖驚嘆焉。 及長,武藝絶人,與陽平王熙等並督諸軍講武,眾咸服其勇。 泰常七年薨,時年二十二。 有七子。 長子提,驍烈有父風。 世祖時,襲爵,改封潁川王。 迎昭儀于塞北,時年十六,有夙成之量,殊域敬焉。 後改封武昌。 拜使持節、鎮東大將軍、平原鎮都大將。 在任十年,大著威名。 後與淮南王他討平吐京叛胡,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統萬鎮都大將,賜馬百匹,羊千口,甚見寵待。 太安元年薨,年四十七,謚曰成王。 長子平原,襲爵。 忠果有智略。 顯祖時,蠕蠕犯塞,從駕擊之,平原戰功居多。 拜假節、都督齊兗二州諸軍事、鎮南將軍、齊州刺史。 善於懷撫,邊民歸附者千有餘家。 高祖時,妖賊司馬小君,自稱晉後,聚黨三千餘人,屯聚平陵,號年聖君。 攻破郡縣,殺害長吏。 平原身自討擊,殺七人,擒小君,送京師斬之。 又有妖人劉舉,自稱天子,扇惑百姓。 復討斬之。 時歲谷不登,齊民饑饉,平原以私米三千餘斛為粥,以全民命。 北州戍卒一千餘人,還者皆給路糧。 百姓咸稱訁永之。 州民韓凝之等千餘人,詣闕頌之,高祖覽而嘉嘆。 及還京師,每歲率諸軍屯于漠南,以備蠕蠕。 遷都督雍秦梁益四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雍州刺史,鎮長安。 太和十一年薨。 贈以本官,加羽葆、鼓吹,謚曰簡王。 有五子,長子和為沙門,舍其子顯,以爵讓其次弟鑒。 鑒固辭。 詔許鑒身終之後,令顯襲爵,鑒乃受之。 鑒,字紹達。 少有父風,頗覽書傳。 沉重少言,寬和好士。 拜通直散騎常侍,尋加冠軍將軍,守河南尹。 車駕南伐,以鑒為平南將軍,除左衛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 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上遵高祖之旨,下采齊之舊風,軌制粲然,皆合規矩。 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皆能如此,變風易俗,更有何難?」下詔褒美,班之天下,一如鑒所上。 齊人愛訁永,咸曰耳目更新。 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 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 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 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 鑒治名大損。 世宗初,以本將軍轉徐州刺史。 屬徐兗大水,民多饑饉,鑒表加賑恤,民賴以濟。 先是,京兆王愉為徐州,王既年少,長史盧淵寬以馭下,郡縣多不奉法。 鑒表曰:「梁郡太守程靈虯,唯酒是耽,貪財為事,虐政殘民,寇盜並起;黷音悖響,盈于道路,部境呼嗟,僉焉怨酷。 梁郡密邇偽畿,醜聲易布,非直有點清風,臣恐取嗤荒遠。 請免所居官,以明刑憲。 」 詔免靈虯郡,徵還京師。 於是徐境肅然。 蕭衍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內附。 鑒遣淮陽太守吳秦生率兵千餘赴之。 衍淮陰援軍已來斷路,秦生屢戰破之,乘勝而進,遂克角城。 世宗詔鑒曰:“知摧角城,威謀展稱,良以欣然。 此城襟帶淮滸,川路衝要,自昔經算,未能克之,蟻固積紀,每成邊害。 將軍淵規潛運,妙略克宣,闢境克城,功著不日,據要扼喉,津徑勢阻,可謂勛高三捷,朕甚嘉焉。 守禦諸宜,善以量度,矜慰之使,尋當別遣。 ” 年四十二薨。 贈衛大將軍、齊州刺史,王如故,謚曰悼王。 長子伯宗,員外郎;次仲淵,蘭陵太守。 並早卒。 仲淵弟季偉,武定中,太尉中兵參軍。 和,字善意。 鑒薨之後,與鑒子伯宗競求承襲。 尚書令肇奏:「和太和中出為沙門,讓爵于鑒。 鑒後以和子顯年在弱冠,宜承基緒,求遜王爵以歸正胤。 先朝詔終鑒身,聽如其請。 鑒既薨逝,和求襲封。 謹尋詔旨,聽傳子顯,不許其身。 和先讓後求,有乖道素,請令伯宗承襲。 」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上》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