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猶不言。 高祖乃以綿堅塞整耳,自小語呼整再三,無所應,乃令後言。 事隱,人莫知之。 高祖乃喚彭城、北海二王令入坐,言:「昔是汝嫂,今乃他人,但入勿避。 」 二王固辭,不獲命。 及入,高祖云:「此老嫗乃欲白刃插我肋上!可窮問本末,勿有所難。 」 高祖深自引過,致愧二王。 又云:「馮家女不能復相廢逐,且使在宮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汝等勿謂吾猶有情也。 」 高祖素至孝,猶以文明太后故,未便行廢。 良久,二王出,乃賜後辭死訣。 再拜稽首,涕泣歔欷。 令入東房。 及入宮後,帝命閹人有所問于後。 後罵曰:「天子婦,親面對,豈令汝傳也!」高祖怒,敕後母常入,示與後狀,常撻之百餘乃止。 高祖尋南伐,後留京師。 雖以罪失寵,而夫人嬪妾奉之如法。 惟令世宗在東宮,無朝謁之事。 高祖疾甚,謂彭城王勰曰:「後宮久乖陰德,自絶于天。 若不早為之所,恐成漢末故事。 吾死之後,可賜自盡別宮,葬以後禮,庶掩馮門之大過。 」 高祖崩,梓宮達魯陽,乃行遺詔。 北海王詳奉宣遺旨,長秋卿白整等入授後藥。 後走呼不肯引決,曰:「官豈有此也,是諸王輩殺我耳!」整等執持,強之,乃含椒而盡。 殯以後禮。 梓宮次雒南,咸陽王禧等知審死,相視曰:「若無遺詔,我兄弟亦當作計去之,豈可令失行婦人宰制天下,殺我輩也。 」 謚曰幽皇后,葬長陵塋內。 孝文昭皇后高氏,司徒公肇之妹也。 父揚,母蓋氏,凡四男三女,皆生於東裔。 高祖初,乃舉室西歸,達龍城鎮,鎮表後德色婉艷,任充宮掖。 及至,文明太后親幸北部曹,見後姿貌,奇之,遂入掖庭,時年十三。 初,後幼曾夢在堂內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熱,後東西避之,光猶斜照不已。 如是數夕,後自怪之,以白其父揚,揚以問遼東人閔宗。 宗曰:「此奇徵也,貴不可言。 」 揚曰:「何以知之?」宗曰:“夫日者,君人之德,帝王之象也。 光照女身,必有恩命及之。 女避猶照者,主上來求,女不獲已也。 昔有夢月入懷,猶生天子,況日照之徵。 此女必將被帝命,誕育人君之象也。 ” 遂生世宗。 後生廣平王懷,次長樂公主。 及馮昭儀寵盛,密有母養世宗之意。 後自代如洛陽,暴薨于汲郡之共縣,或雲昭儀遣人賊後也。 世宗之為皇太子,三日一朝幽後,後拊念慈愛有加。 高祖出征,世宗入朝,必久留後宮,親視櫛沐,母導隆備。 其後有司奏請加昭儀號,謚曰文昭貴人,高祖從之。 世宗踐阼,追尊配饗。 後先葬城西長陵東南,陵制卑局。 因就起山陵,號終寧陵,置邑戶五百家。 肅宗詔曰:「文昭皇太后,德協坤儀,美符文姒,作合高祖,實誕英聖,而夙世淪暉,孤塋弗祔。 先帝孝感自衷,遷奉未遂,永言哀恨,義結幽明。 廢呂尊薄,禮伸漢代。 」 又詔曰:「文昭皇太后尊配高祖,祔廟定號,促令遷奉,自終及始,太后當主,可更上尊號稱太皇太后,以同漢晉之典,正姑婦之禮。 廟號如舊。 」 文昭遷靈櫬于長陵兆西北六十步。 初開終寧陵數丈,于梓宮上獲大蛇長丈餘,黑色,頭有「王」字,蟄而不動。 靈櫬既遷,置蛇舊處。 宣武順皇后于氏,太尉烈弟勁之女也。 世宗始親政事,烈時為領軍,總心膂之任,以嬪禦未備,因左右諷諭,稱後有容德,世宗乃迎入為貴人。 時年十四,甚見寵愛,立為皇后,謁于太廟。 後靜默寬容,性不妒忌,生皇子昌,三歲夭歿。 其後暴崩,宮禁事秘,莫能知悉,而世議歸咎于高夫人。 葬永泰陵,謚曰順皇后。 宣武皇后高氏,文昭皇后弟偃之女也。 世宗納為貴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 後拜為皇后,甚見禮重。 性妒忌,宮人希得進禦。 及肅宗即位,上尊號曰皇太后。 尋為尼,居瑤光寺,非大節慶,不入宮中。 建德公主始五六歲,靈太后恆置左右,撫愛之。 神龜元年,太后出覲母武邑君。 時天文有變,靈太后欲以後當禍,是夜暴崩,天下冤之。 喪還瑤光佛寺,嬪葬皆以尼禮。 初,高祖幽後之寵也,欲專其愛,後宮接禦,多見阻遏。 高祖時言于近臣,稱婦人妒防,雖王者亦不能免,況士庶乎?世宗暮年,高後悍忌,夫人嬪禦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 由是在洛二世,二十餘年,皇子全育者,惟肅宗而已。 宣武靈皇后胡氏,安定臨涇人,司徒國珍女也。 母皇甫氏,產後之日,赤光四照。 京兆山北縣有趙胡者,善於卜相,國珍問之。 胡云:「賢女有大貴之表,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主。 勿過三人知也。 」 後姑為尼,頗能講道,世宗初,入講禁中。 積數歲,諷左右稱後姿行,世宗聞之,乃召入掖庭為承華世婦。 而椒掖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 唯後每謂夫人等言:「天子豈可獨無兒子,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塚嫡乎?」及肅宗在孕,同列猶以故事相恐,勸為諸計。 後固意確然,幽夜獨誓云:「但使所懷是男,次第當長子,子生身死,所不辭也。 」 既誕肅宗,進為充華嬪。 先是,世宗頻喪皇子,自以春秋長矣,深加慎護。 為擇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養于別宮,皇后及充華嬪皆莫得而撫視焉。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上》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