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太子重後知武三思有不良之意,是日聞父王與三思在樓上飲酒,心甚不安,暗點幾個禦林軍在樓前樓後聽其動靜。 忽聞樓上喧嚷,又見天星落下如雨,知其有變,遂喚軍士殺入。 誰知三思亦暗伏軍士在樓下,忽見太子殺入,兩軍交戰,喊聲大震。 外面李旦、薛強等聞得喊聲震地,遂放起號炮,四面伏軍齊出午門,一齊殺人。 武三思一聞外面殺入,大驚失色,欲從禦苑後門逃出。 手執寶劍才欲下樓,適太子方到樓門,不提防三思出來,竟被三思一劍砍死。 武三思忙忙逃出禦苑後門,走到城門,天色微明,城門已開,只見軍士相爭。 三思雜在軍中,亦大呼拿人,暗暗逃出南門,走了十里,竟被樊梨花、薛剛一班人拿住,解入城來。 城內薛強、馬周眾將人等殺入午門,逢人便捉。 當時武后年七十餘,睡覺起來,忽聽得吶喊之聲動天震地,吃了一驚,不覺跌倒,嗚呼哀哉! 韋后正欲逃脫,被薛強拿往。 不多時,天已日出,軍馬稍走,各拿姦人獻功。 李旦逐一查問,不見了武三思,心甚抑鬱。 忽見南門走進薛剛,手拿姦犯武三思。 李旦並不深究,即令眾將千刀砍碎,只要留一個首級,懸在午門外示眾。 徐孝德同眾將,皆請唐王早即大位,以安人心。 李旦再三謙遜,眾將固請。 然後登金鑾殿,即皇帝位,是為睿宗。 受君臣山呼萬歲畢,令禦林軍將韋后綁到法場,碎剮其身,又將武后屍首扛出斬首,以報母后王娘娘之仇。 韋后一家不論老少,盡行剿滅。 凡為武三思同黨者,亦皆斬首。 其餘百官,概不查問,各居原職。 追贈王后為皇太后,立胡後為正宮皇后,申妃為偏宮貴妃,立子隆基為皇太子。 封徐孝德為太尉、護國軍師兼武寧王。 封薛強為上將軍兼中書令。 王欽、賈彪、殷國泰、賈清、柳德、李奇,俱為興國公。 薛霸、薛瓊、薛瑤、薛璜、薛璟、薛■、薛■、薛魁、張籍、常建高、郭馬賜皆為中興侯。 袁成、李貴皆為中興伯。 李相君為鎮國夫人。 孟九環為秦國夫人。 薛金花、薛銀花為中興賢女。 大赦天下,免一年賦稅。 凡前日陣亡功臣,及前朝被殺功臣,俱各加封賜溢,子孫復職。 又前朝所表功臣,及削去兵權在家閒住功臣俱各加封職,入京調用。 群臣受封,皆叩首謝恩。 睿宗就令以王禮收殮中宗,擇日安葬。 朝罷,諸臣退出。 薛剛、薛強及九環公主、八子二女,俱回至薛府。 樊梨花先在府中,眾人來見畢,樊梨花起身要回山去,薛剛再三苦留。 樊梨花道:「我災難將滿,豈可又戀紅塵,更加罪過。 今日來此,是要指點你們立了此功,使你們一門團圓。 今你功成名遂,我有何求?」遂駕雲而去。 再過幾日,薛剛子侄及家眷俱到。 大家相見行禮畢,薛剛、薛強就命大排筵席,一家歡喜暢敘,又殺牛宰馬,重賞隨征軍士。 文武百官皆來慶賀,足足閙了一月,方安排安定。 正是:骨肉團圓,一門歡悅,富貴之盛,一言難盡。 有詩為證: 大閙花燈不可當,全家連累走他鄉。 多少英雄懷國恨,諸人義氣為君王。 陽州保駕扶王室,滅韋除奸姓氏香。 報仇可雪先人恨,復正河山興李唐。 第2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三傳》
第2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