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4],欲報之於陛下也[5]。 誠宜開張聖聽[6],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義[9],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10],俱為一體,陟罰臧否[11],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12],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14],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缺漏[15],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16],性行淑均[17],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18],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19]。 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20],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21];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22]。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23]!侍中、尚書、長史、參軍[24],此悉貞亮死節之臣[25],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26],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27]。 先帝不以臣卑鄙[28],猥自枉屈[29],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30]。 後值傾覆[3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32],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33]。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34];故五月渡滬[35],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36],攘除姦凶[37],興復漢室,還於舊都[38]。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39],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選自中華書局版《諸葛亮集》 先帝創建王業還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現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漢是那麼疲乏困頓,這真是有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呵!然而朝庭裡侍奉衛護陛下的大臣們,在內毫不懈怠;忠貞的將士,在外奮不顧身,那是因為大家在懷念先帝對他們不同一般的賞識,要向陛下表示報答之情啊!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大家的意見,以此來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也使大臣們堅貞為國的正氣得到發揚;不可輕率地自己看輕自己而不加振作,言談訓諭時有失大義,以致把臣民向您盡忠規勸的言路也阻塞了。 內庭侍臣和相府官吏,都是一樣為陛下效力的,凡是有所獎懲,不應該有差異。 如果有做壞事觸犯法令科條或忠心做好事的,應該交由有關官員評審應受什麼處罰或受什麼賞賜,以此來顯示陛下處事的公正賢明;不可有所偏袒,使得宮中府中法令不一。 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些侍衛之臣,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心志都是忠貞純正的,所以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任用。 臣下認為宮庭中事,無論大小,全都要詢問他們,然後再執行,必定能夠補救疏漏,擴大效益。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