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青龍寺儀光禪師,本唐室之族也。 父瑯琊王,與越王起兵,伐天后,不克而死。 天后誅其族無遺。 惟禪師方在襁褓,乳母抱而逃之。 其後數歲,天后聞瑯琊王有子在人間,購之愈急。 乳母將至岐州界中,鬻女工以自給。 時禪師年已八歲矣,聰慧出類,狀貌不凡。 乳母恐以貌取而敗,大憂之。 乃求錢為造衣服,又置錢二百于腰下,于桑野中,具告以其本末。 泣而謂曰:「吾養汝已八年矣,亡命無所不至。 今汝已長,而天后之敕訪不止,恐事泄之後,汝與吾俱死。 今汝聰穎過人,可以自立,吾亦從此逝矣。 」乳母因與流涕而決,禪師亦號慟不自勝,方知其所出。 乳母既去,師莫知其所之。 乃行至逆旅,與諸兒戲。 有郡守夫人者,之夫任處,方息于逆旅,見禪師與諸兒戲,狀貌異於人,因憐之。 召而謂曰:「郎家何在?而獨行在此耶?」師偽答曰:「莊臨于此,有時而戲。 」夫人食之,又賜錢五百。 師雖幼而有識,恐人取其錢,乃盡解衣,置之於腰下。 時日已晚,乃尋小徑,將投村野。 遇一老僧獨行,而呼師曰:「小子,汝今一身,家已破滅,將何所適?」禪師驚愕佇立,老僧又曰:「出家閒曠,且無憂畏,小子汝欲之乎?」師曰:「是所願也。 」老僧因攜其手,至桑陰下,令禮十方諸佛已,因削其發。 又解衣裝,出袈裟,令服之。 大小稱其體,因教其披著之法。 禪師既披法服,執持收掩,有如舊僧焉。 老僧喜曰:「此習性使之然。 」其僧將行,因指東北曰:「去此數里有伽藍,汝直詣彼,謁寺主雲,我使爾為其弟子也。 」言畢,老僧已亡矣。 方知是聖像也。 師如言趣寺,寺主駭其所以,因留之。 向十年,禪師已洞曉經律,定於禪寂。 遇唐室中興,求瑯琊王后,師方謂寺僧言之,寺僧大駭。 因出詣岐州李使君,師從父也,見之悲喜。 閔舍之於家,欲以狀聞,師固請不可。 使君有女,年與禪師侔,見禪師悅之,願致款曲,師不許。 月餘,會使君夫人出,女盛服多將使者來逼之。 師固拒萬端,終不肯。 師紿曰,身不潔淨,沐浴待命。 女許諾,方令沐湯。 師候女出,因之噤門。 女還排戶,不果入。 自牖窺之,師方持削髮刀,顧而言曰:「以有此根,故為欲逼,今既除此,何逼之為。 」女懼,止之不可。 遂斷其根,棄于地,而師亦氣絶。 戶既閉,不可開,女惶惑不知所出。 俄而府君夫人到,女言其情。 使君令破戶,師已復甦。 命良醫至,以火燒地既赤,苦酒沃之,坐師于燃地,傅以膏,數月疾愈。 使君奏禪師是瑯琊王子。 有敕,命驛置至京,引見慰問,賞賜優給,復以為王。 禪師曰:「父母非命,鄙身殘毀,今還俗為王,不願也。 」中宗降敕,令禪師廣領徒眾,尋山置蘭若,恣聽之。 禪師性好終南山,因居于興法寺。 又于諸谷口,造禪庵蘭若凡數處,或入山數十里。 從者僧俗常數千人,迎候瞻侍,甚于卿相。 禪師既證道果,常先言將來事,是以人益歸之。 開元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無疾而終。 先告弟子以修身護戒之事,言甚切至。 因臥,頭指北方,足指南方,以手承頭,右肋在下,遂亡。 遺命葬于少陵原之南面,鑿原為室而封之。 柩將發,異香芬馥,狀貌一如生焉。 車出城門,忽有白鶴數百,鳴舞于空中,五色彩雲,徘徊覆車,而行數十里。 所封之處,遂建天寶寺,弟子輩留而守之。 (出《紀聞》) 【譯文】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二》
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