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世是京城人,被權叔本家所僱傭,他為人慈善厚道,走路時如果遇見禽獸,他就躲到道旁,不驚動它們,從來不踩死一隻小蟲,也從不殺生。 陳安世十三歲時,他的主人權叔本非常愛好修道成仙的事,有兩位神仙假托為書生,跟着叔本漫遊各地以考察他,但叔本不知道兩位書生是神仙。 時間長了,叔本對二位書生就有些怠慢了。 有一次,叔本在家裡吃美味的食物。 兩個書生來到門外,問陳安世叔本在不在家,安世說在家,就進去告訴叔本。 叔本打算出門去迎接兩位書生,他老婆一把拉住他說:「兩個餓急了的書生,又要來咱家飽餐一頓,別理他們!」於是叔本就讓安世出門去對書生說自己不在家。 兩位書生說:「你剛纔說他在家,現在又說不在,這是怎麼回事呢?」陳安世說,「是主人讓我這樣說的。 」兩位書生見安世這樣誠實,就說,「權叔本這人修道好多年都很勤奮,但我們兩人來考察他,他卻懈怠了,這是他自己失去了得道的機會,快要成功時卻失敗了。 」接着就問陳安世:「你貪玩嗎?」安世說:「我不愛玩。 」又問:「你喜歡修道嗎?」安世說:「我愛好道術,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兩位書生說:「你如果真的愛好道術,明天早晨在路北的大樹下等着我們。 」安世記住了,第二天很早就到大樹下等着,一直等到太陽落山,也不見一個人來,就打算回去,說:「書生一定是欺騙我呢。 」沒想到兩個書生突然出現在他身邊,喊他說:「你怎麼來得這麼晚呀?」安世說:「我早就來了,一直沒看見你們呀!」兩個書生說:「我們就坐在你身邊嘛。 」兩位書生約會了安世三次,安世三次都是早早就來等着。 二書生經過考驗,知道安世可以受教了,就給了安世兩枚藥丸,並告誡說:「你回去以後,不要再吃飯,睡覺也單個兒睡在另一個地方。 」安世遵照二書生的話做了,二書生就常到安世住處來。 權叔本奇怪地說:「安世一個人住在空屋子裡,怎麼常聽見他和別人說話的聲音呢?」權叔本一進他屋裡,看不見有什麼人在那裡。 就問安世道:「我剛纔聽見你屋裡有好幾個人說話,現在卻看不見有人,是怎麼回事呢?」安世回答說,「是我在自言自語。 」叔本發現安世不吃飯光喝水,而且獨自住在別處,疑心他不是個平凡的人,自己知道自己做錯了,失去了得道的機會,就感嘆地說:「一個人有無道德修行不在年紀大小。 父母生了我,但沒有師長的指點我就不可能得道長生。 先得到道術的,就是我的老師。 」於是叔本心甘情願地給安世當徒弟,每天向安世跪拜求教,為安世清理打掃房間。 後來安世修煉成功,白日昇天成了仙,臨升天之前,安世把修道的秘訣傳授給叔本,叔本也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卷第六 神仙六 張子房 東方朔 王喬 周隱遙 劉商 張子房 張子房,名良,韓國人也,避地于南陽,徙居于沛,後為沛國人焉。 童幼時,過下邳圯橋,風雪方甚,遇一老叟,着烏巾,黃單衣。 墜履于橋下,目子房曰:「孺子為我取之。 」子房無倦色,下橋取履以進。 老叟引足以納之,子房神意愈恭。 叟笑曰:「孺子可教也。 明旦來此,當有所教。 」子房昧爽至,叟已在矣。 曰:「期而後至,未可傳道。 」如是者三,子房先至,亦無倦怠。 老叟喜,以書授之曰:「讀此當為帝王師。 若復求吾,乃谷城山下黃石也。 」 子房讀其書,能應機權變,佐漢祖定天下。 後人謂其書為黃石公書。 修之於身,能煉氣絶力,輕身羽化。 與綺裡季、東園公、甪裡先生、夏黃公,為雲霞之交。 漢初,遇四五小兒路上群戲,一兒曰:「着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 」時人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東王公之玉童也。 所謂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東王公也。 此二元尊,乃陰陽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萬靈,育養群品。 木公為男仙之主,金母為女仙之宗。 長生飛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覲金母,後謁木公,然後升三清,朝太上矣。 此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 」 子房佐漢,封留侯,為大司徒。 解形于世,葬于龍首原。 赤眉之亂,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若流星焉。 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 子房登仙,位為太玄童子,常從老君于太清之中。 其孫道陵得道,朝崑崙之夕,子房往焉。 (出《仙傳拾遺》) 【譯文】 張良字子房,韓國(今河南中部山西東南一帶)人,因為逃避戰亂來到河南南陽,後來 又搬到沛國,就算是沛國人了。 童年時,有一次到下邳,他經過沂水橋,當時是風雪正猛的冬天,他遇見了一個穿黃單衣系黑頭巾的老人。 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橋下,看著張良說:「你這個小傢伙,到橋下把我的鞋撿回來!」張良沒有絲毫不願意的表現,跑到橋下把鞋拾上來遞給老人。 老人不接鞋,卻伸着腳讓張良給穿上,張良就恭恭敬敬地把鞋給老人穿上了。 老人笑笑說:「你這孩子可以做我的學生了。 明天早上你還到這兒來,我將會教給你一些什麼。 」 張良天不明就趕到橋上,見老人已經坐在那裡了。 老人說:「你比我來得晚,今天不能教你什麼。 」這樣讓張良白跑了三次,第三次張良終於比老人先來到橋上。 這次老人高興了,送給張良一部書並說,「你讀通了這部書就能給帝王當軍師了。 以後如果再找我,我是谷城山下的黃石公。 」 張良回去後鑽研那本書,掌握了在政治和軍事鬥爭中的各種應變策略,後來他輔佐漢高祖劉邦統一了天下。 後代把老人給他的那部書稱為「黃石公書」。 按照這部書中的教導去修養自身,能達到聚煉起極大的力氣,使身子像羽毛般輕捷。 張良和當時著名的道家綺裡季、東園公、甪裡先生(甪音lú,甪裡是漢代著名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夏黃公,成為修心學道的好朋友。 漢代初年,張良有一次遇見四五個小孩在道邊玩耍,一個小孩唱着一首童謡道:「着青裙,入天門,揖金母(即西王母),拜木公(即神仙東王父)。 」人們當時不明白這歌謡的意思,但張良一聽就懂了,就向那孩子拜禮說:「我知道你就是東王公的玉童。 你唱的金母就是西王母,木公就是東王父。 這兩位元始天尊是陰陽的父母,天地的起源,是他倆化生出世上萬物和生靈。 木公是男仙的主宰,西王母是女仙的首領。 修道成仙的人,剛升天后先拜見西王母,後拜見東王父,然後才能升入玉清、太清、上清這三清的仙界,朝見天帝。 那歌謡就是玉童讓世上的人禮拜東王父和西王母的。 」 張良輔佐漢室,被封為留侯,任大司徒,死後葬在龍首原。 漢末赤眉起義時,張良的墓被掘開,只見棺木中一個黃石枕頭突然騰空飛去,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 棺木中根本沒有張良的屍骨和衣帽,只有寫在素絹上的文章和幾篇論述戰術的文章。 張良成仙以後,作了天宮的童子,常跟隨太上老君在天界遨遊。 他的孫子張道陵也得了道,朝拜崑崙山時,張良去看望了他。 東方朔 東方朔,小名曼倩。 父張氏,名夷,字少平;母田氏。 夷年二百歲,頓若童子。 朔出三日而田氏死,死時漢景帝三年也。 鄰母拾朔養之,時東方始明,因以姓焉。 年三歲,天下秘識,一覽暗誦于口,恆指揮天上空中獨語。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一》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