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兩句,緊承「萬事非」而來,進一步點明題意。 送友人探親,不由勾起詩人對自己骨肉同胞的懷念。 在動亂中,詩人與弟妹長期離散,生死未卜,豈非有家等於「無家」!這也正是「萬事非」中的一例。 相形之下,韓十四似乎幸運得多了。 可是韓十四與父母分手年久,現在江東一帶又不太平,「訪庭闈」恐怕也還有一番周折。 所以詩人用了一個搖曳生姿的探問句,表示對韓十四此行的關切,感情十分真摯。 同時透露出際此亂世,韓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 這一聯是前後相生的流水對,從自己的「無家尋弟妹」,引出對方的「何處訪庭闈」,賓主分明,寄慨遙深,有一氣流貫之妙。 韓十四終於走了。 五、六兩句,描寫分手時詩人的遐想和悵惘。 詩人佇立白馬江頭,目送着韓十四登船解纜,揚帆遠去,逐漸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間了,他還在凝想入神。 韓十四走的主要是長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黃牛峽是必經之乘地。 這時詩人的耳際似乎響起了峽下黃牛灘的流水聲。 水聲迴響不絶,韓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遠,詩人的離情別緒,也被曲曲彎彎牽引得沒完沒了。 一個「靜」字,越發突出了灘聲汩汩,如在目前。 所謂以靜襯動,寫得實在傳神。 等到把離思從幻覺中拉回來,才發現自己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 只是江上的暮靄漸濃,一陣陣寒風吹來,砭人肌骨。 稀疏的樹影在水邊掩映搖晃,秋意更深了。 一種孤獨感驀然向詩人襲來。 此二句一縱一收,堪稱大家手筆。 別緒隨船而去,道出綿綿情意;突然收回,景象更覺悵然。 此情此景,簡直催人淚下。 尾聯更是餘音裊裊,耐人咀嚼。 出句是說,分手不宜過多傷感,我們應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此別」,總括前面離別的情景:「各」字,又雙綰行者、留者,也起到收束全詩的作用。 對句意為,雖說如此,只怕不能實現同返故鄉的願望。 韓十四與杜甫可能是同鄉,詩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鄉重逢。 但是,世事茫茫難卜,這年頭誰能說得準呢?詩就在這樣欲盡不盡的誠摯情意中結束。 「猶恐」二字,用得很好,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耽憂,與「嘆息人間萬事非」前後呼應,倍覺意味深長。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不落專寫淒淒慼慼之情的窠臼。 詩人筆力蒼勁,伸縮自如,包容國難民憂,個人遭際,離情別緒深沉委婉,可謂送別詩中的上乘之作。 (徐竹心)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絶。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詩寫的是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 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勢迅猛。 「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 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面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 詩人好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怎能不使詩人萬分焦急?「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 「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觀描寫之中。 我們讀這幾句詩,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着枴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法,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節五句。 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 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 是不是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卻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宜着眼。 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 「忍能對面為盜賊」,意謂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盜賊!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裡去辦罪。 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 用詩人《又呈吳郎》一詩中的話說,這正是「不為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着狂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 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歸來倚杖自嘆息」總收一、二兩節。 詩人大約是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 「倚杖」,當然又與「老無力」照應。 「自嘆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澆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分明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中》
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