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天下,自中大同以前,區宇寧晏,太清以後,寇盜交侵,首尾而言,未為盡美,故開此一書,分為六意。 以高祖創基,因乎齊末,尋宗討本,起自永元,今以前如干卷為《追述》。 高祖生自布衣,長於弊俗,知風教之臧否,識民黎之情偽。 爰逮君臨,弘斯政術,四紀之內,實雲殷阜。 今以如干卷為《太平》。 世不常夷,時無恆治,非自我後,仍屬橫流,今以如干卷為《敘亂》。 洎高祖晏駕之年,太宗幽辱之歲,謳歌獄訟,向西陝不向東都;不庭之民,流逸之士,征伐禮樂,歸世祖不歸太宗。 撥亂反正,厥庸斯在,治定功成,其勛有屬。 今以如干卷為《世祖》。 至于四海困窮,五德升替,則敬皇紹立,仍以禪陳,今以如干卷為《敬帝》。 驃騎王琳,崇立後嗣,雖不達天命,然是其忠節,今以如干卷為《後嗣主》。 至在太宗,雖加美謚,而大寶之號,世所不遵,蓋以拘于賊景故也。 承聖紀曆,自接太清,神筆詔書,非宜輒改,詳之後論,蓋有理焉。 夫事有始終,人有業行,本末之間,頗宜詮敘。 案臧榮緒稱史無裁斷,猶起居注耳,由此而言,實資詳悉。 又編年而舉其歲次者,蓋取分明而易尋也。 若夫獫狁孔熾,鯁我中原,始自一君,終為二主,事有相涉,言成混漫。 今以未分之前為北魏,既分之後高氏所輔為東魏,宇文所挾為西魏,所以相分別也。 重以蓋彰殊體,繁省異文,其間損益,頗有凡例。 禎明三年,京城陷,乃移居常州之晉陵縣。 隋開皇十三年,卒於家。 徐伯陽,字隱忍,東海人也。 祖度之,齊南徐州議曹從事史。 父僧權,梁東宮通事舍人,領秘書,以善書知名。 伯陽敏而好學,善色養,進止有節。 年十五,以文筆稱。 學《春秋左氏》。 家有史書,所讀者近三千餘卷。 試策高第,尚書板補梁河東王國右常侍、東宮學士、臨川嗣王府墨曹參軍。 大同中,出為候官令,甚得民和。 侯景之亂,伯陽浮海南至廣州,依于蕭勃,勃平還朝,仍將家屬之吳郡。 天嘉二年,詔侍晉安王讀。 尋除司空侯安都府記室參軍事,安都素聞其名,見之,降席為禮。 甘露降樂游苑,詔賜安都,令伯陽為謝表,世祖覽而奇之。 太建初,中記室李爽、記室張正見、左民郎賀徹、學士阮卓、黃門郎蕭詮、三公郎王由禮、處士馬樞、記室祖孫登、比部賀循、長史劉刪等為文會之友,後有蔡凝、劉助、陳暄、孔范亦預焉。 皆一時之士也。 游宴賦詩,勒成捲軸,伯陽為其集序,盛傳于世。 及新安王為南徐州刺史,除鎮北新安王府中記室參軍,兼南徐州別駕,帶東海郡丞。 鄱陽王為江州刺史,伯陽嘗奉使造焉,王率府僚與伯陽登匡嶺,置宴,酒酣,命筆賦劇韻二十,伯陽與祖孫登前成,王賜以奴婢雜物。 及新安王還京,除臨海嗣王府限外諮議參軍。 十一年春,皇太子幸太學,詔新安王于闢雍發《論語》題,仍命伯陽為《闢雍頌》,甚見嘉賞。 除鎮右新安王府諮議參軍事。 十三年,聞姊喪,發疾而卒,時年六十六。 張正見,字見賾,清河東武城人也。 祖蓋之,魏散騎常侍、勃海長樂二郡太守。 父修禮,魏散騎侍郎,歸梁,仍拜本職,遷懷方太守。 正見幼好學,有清才。 梁簡文在東宮,正見年十三,獻頌,簡文深讚賞之。 簡文雅尚學業,每自升座說經,正見嘗預講筵,請決疑義,吐納和順,進退詳雅,四座咸屬目焉。 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國左常侍。 梁元帝立,拜通直散騎侍郎,遷彭澤令。 屬梁季喪亂,避地于匡俗山,時焦僧度擁眾自保,遣使請交,正見懼之,遜辭延納,然以禮法自持,僧度亦雅相敬憚。 高祖受禪,詔正見還都,除鎮東鄱陽王府墨曹行參軍,兼衡陽王府長史。 歷宜都王限外記室、撰史著士,帶尋陽郡丞。 累遷尚書度支郎、通直散騎侍郎,著士如故。 太建中卒,時年四十九。 有集十四卷,其五言詩尤善,大行于世。 蔡凝,字子居,濟陽考城人也。 祖撙,梁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 父彥高,梁給事黃門侍郎。 凝幼聰晤,美容止。 既長,博涉經傳,有文辭,尤工草隷。 天嘉四年,釋褐授秘書郎,轉廬陵王文學。 光大元年,除太子洗馬、司徒主簿。 太建元年,遷太子中舍人。 以名公子選尚信義公主,拜駙馬都尉、中書侍郎。 遷晉陵太守。 及將之郡,更令左右緝治中書廨宇,謂賓友曰:「庶來者無勞,不亦可乎?」尋授寧遠將軍、尚書吏部侍郎。 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為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 高宗常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婿錢肅為黃門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對曰:「帝鄉舊戚,恩由聖旨,則無所復問。 若格以僉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惟陛下裁之。 」高宗默然而止。 肅聞而有憾,令義興主日譖之於高宗,尋免官,遷交止。 頃之,追還。 後主嗣位,受晉安王諮議參軍,轉給事黃門侍郎。 後主嘗置酒會,群臣歡甚,將移宴于弘范宮,眾人咸從,唯凝與袁憲不行。 後主曰:「卿何為者?」凝對曰:「長樂尊嚴,非酒後所過,臣不敢奉詔。 」眾人失色。 後主曰:「卿醉矣。 」即令引出。 他日,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鬱鬱不得志,乃喟然嘆曰:「天道有廢興,夫子云『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達。 」因制《小室賦》以見志,甚有辭理。 陳亡入隋,道病卒,時年四十七。 子君知,頗知名。 第1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陳書》
第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