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留異擁據東陽,私署守宰,高祖患之,乃使昭達為長山縣令,居其心腹。 永定二年,除武康令。 世祖嗣位,除員外散騎常侍。 天嘉元年,追論長城之功,封欣樂縣侯,邑一千戶。 尋隨侯安都等拒王琳于柵口,戰于蕪湖,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流而進,先鋒發拍中于賊艦。 王琳平,昭達冊勛第一。 二年,除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郢、巴、武沅四州諸軍事、智武將軍、郢州刺史,增邑並前千五百戶。 尋進號平西將軍。 周迪據臨川反,詔令昭達便道征之。 及迪敗走,征為護軍將軍,給鼓吹一部,改封邵武縣侯,增邑並前二千戶,常侍如故。 四年,陳寶應納周迪,復共寇臨川,又以昭達為都督討迪。 至東興嶺,而迪又退走。 昭達仍逾嶺,頓于建安,以討陳寶應。 寶應據建安、晉安二郡之界,水陸為柵,以拒官軍。 昭達與戰不利,因據其上流,命軍士伐木帶枝葉為筏,施拍于其上,綴以大索,相次列營,夾于兩岸。 寶應數挑戰,昭達按甲不動。 俄而暴雨,江水大長,昭達放筏衝突寶應水柵,水柵盡破。 又出兵攻其步軍。 方大合戰,會世祖遣余孝頃出自海道。 適至,因併力乘之,寶應大潰,遂克定閩中,盡擒留異、寶應等。 以功授鎮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初,世祖嘗夢昭達升于台鉉,及旦,以夢告之。 至是侍宴,世祖顧詔達曰:「卿憶夢不?何以償夢?」昭達對曰:「當效犬馬之用,以盡臣節,自餘無以奉償。 」尋又出為使持節、都督江、郢、吳三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刺史,常侍、儀同、鼓吹如故。 廢帝即位,遷侍中、征南將軍,改封邵陵郡公。 華皎之反也,其移書文檄,並假以昭達為辭,又頻遣使招之,昭達盡執其使,送於京師。 皎平,進號征南大將軍,增邑並前二千五百戶。 秩滿,征為中撫大將軍,侍中、儀同、鼓吹如故。 高宗即位,進號車騎大將軍,以還朝遲留,為有司所劾,降號車騎將軍。 歐陽紇據有嶺南反,詔昭達都督眾軍討之。 昭達倍道兼行,達于始興。 紇聞昭達奄至,恇擾不知所為,乃出頓洭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籠,置於水柵之外,用遏舟艦。 昭達居其上流,裝造拍,以臨賊柵。 又令軍人銜刀,潛行水中,以斫竹籠,籠篾皆解。 因縱大艦隨流突之,賊眾大敗,因而擒紇,送於京師,廣州平。 以功進車騎大將軍,遷司空,餘並如故。 太建二年,率師征蕭巋于江陵。 時蕭巋與周軍大蓄舟艦于青泥中,昭達分遣偏將錢道戢、程文季等,乘輕舟襲之,焚其舟艦。 周兵又于峽下南岸築壘,名曰安蜀城,于江上橫引大索,編葦為橋,以度軍糧。 昭達乃命軍士為長戟,施于樓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斷糧絶,因縱兵以攻其城,降之。 三年,遘疾,薨,時年五十四。 贈大將軍,增邑五百戶,給班劍二十人。 昭達性嚴刻,每奉命出征,必晝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將帥,廚膳飲食,並同於群下,將士亦以此附之。 每飲會,必盛設女伎雜樂,備盡羌胡之聲,音律姿容,並一時之妙,雖臨對寇敵,旗鼓相望,弗之廢也。 四年,配享世祖廟庭。 子大寶,襲封邵陵郡公,累官至散騎常侍、護軍。 出為豊州刺史,在州貪縱,百姓怨酷,後主以太仆卿李暈代之。 至德三年四月,暈將到州,大寶乃襲殺暈,舉兵反,遣其將楊通寇建安。 建安內史吳慧覺據郡城拒之,通累攻不克。 官軍稍近,人情離異,大寶計窮,乃與通俱逃。 台軍主陳景詳率兵追躡大寶。 大寶既入山,山路陰險,不復能行,通背負之,稍進。 尋為追兵所及,生擒送都,于路死,傳首梟于硃雀航,夷三族。 史臣曰:黃法抃、淳于量值梁末喪亂,劉、項未分,其有辯明暗見是非者蓋鮮,二公達向背之理,位至鼎司,亦其智也。 昭達與世祖鄉壤惟舊,義等鄧、蕭,世祖纂歷,委任隆重,至于戰勝攻取,累平寇難,斯亦良臣良將,一代之吳、耿矣。 列傳第六 胡穎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 胡穎,字方秀,吳興東遷人也。 其先寓居吳興,土斷為民。 穎偉姿容,性寬厚。 梁世仕至武陵國侍郎 ,東宮直前。 出番禺,征討俚洞,廣州西江督護。 高祖在廣州,穎仍自結高祖,高祖與其同郡,接遇甚隆。 及南征交趾,穎從行役,餘諸將帥皆出其下。 及平李賁,高祖旋師,穎隷在西江,出兵多以穎留守。 侯景之亂,高祖克元景仲,仍渡嶺援台,平蔡路養、李遷仕,穎皆有功。 歷平固、遂興二縣令。 高祖進軍頓西昌,以穎為巴丘縣令,鎮大皋,督糧運。 下至豫章,以穎監豫章郡。 高祖率眾與王僧辯會于白茅灣,同討侯景,以穎知留府事。 梁承聖初,元帝授穎假節、鐵騎將軍、羅州刺史,封漢陽縣侯,邑五百戶。 尋除豫章內史,隨高祖鎮京口。 齊遣郭元建出關,都督侯瑱率師禦之。 高祖選府內驍勇三千人配穎,令隨瑱,于東關大破之。 三年,高祖圍廣陵,齊人東方光據宿預請降,以穎為五原太守,隨杜僧明援光,不克,退還,除曲阿令。 尋領馬軍,從高祖襲王僧辯。 又隨周文育于吳興討杜龕。 紹泰元年,除假節、都督南豫州諸軍事、輕車將軍、南豫州刺史。 太平元年,除持節、散騎常侍、仁威將軍。 尋兼丹陽尹。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陳書》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