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表禁奢侈,慧曉撰答詔草,為太祖所賞,引為太傅東閣祭酒。 建元初,仍遷太子洗馬。 武陵王曄守會稽,上為精選僚吏,以慧曉為征虜功曹,與府參軍沛國劉璡同從述職。 行至吳,璡謂人曰:「吾聞張融與陸慧曉並宅,其間有水,此水必有異味。 」遂往,酌而飲之。 廬江何點薦慧曉于豫章王嶷,補司空掾,加以恩禮。 轉長沙王鎮軍諮議參軍。 安陸侯緬為吳郡,復禮異慧曉,慧曉求補緬府諮議參軍。 遷始興王前將軍安西諮議,領冠軍錄事參軍,轉司徒從事中郎,遷右長史。 時陳郡謝朏為左長史,府公竟陵王子良謂王融曰:「我府二上佐,求之前世,誰可為比?」融曰:「兩賢同時,便是未有前例。 」子良於西邸抄書,令慧曉參知其事。 尋遷西陽王征虜、巴陵王后軍、臨汝公輔國三府長史,行府州事。 復為西陽王左軍長史,領會稽郡丞,行郡事。 隆昌元年,徙為晉熙王冠軍長史、江夏內史,行郢州事。 慧曉歷輔五政,治身清肅,僚佐以下造詣,趣起送之。 或謂慧曉曰:「長史貴重,不宜妄自謙屈。 」答曰:「我性惡人無禮,不容不以禮處人。 」未嘗卿士大夫,或問其故,慧曉曰:「貴人不可卿,而賤者可卿。 人生何容立輕重於懷抱!」終身常呼人位。 建武初,除西中郎長史,行事、內史如故。 俄征黃門郎,未拜,遷吏部郎。 尚書令王晏選門生補內外要局,慧曉為用數人而止,晏恨之。 送女妓一人,欲與申好,慧曉不納。 吏曹都令史歷政以來,諮執選事,慧曉任己獨行,未嘗與語。 帝遣左右單景俊以事誚問,慧曉謂景俊曰:「六十之年,不復能諮都令史為吏部郎也。 上若謂身不堪,便當拂衣而退。 」帝甚憚之。 後欲用為侍中,以形短小,乃止。 出為輔國將軍、晉安王鎮北司馬、征北長史、東海太守,行府州事。 入為五兵尚書,行揚州事。 崔惠景事平,領右軍將軍,出監南徐州,少時,仍遷持節、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軍事、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 至鎮俄爾,以疾歸,卒。 年六十二。 贈太常。 同郡顧憲之,字士思,宋鎮南將軍凱之孫也。 性尤清直。 永明六年,為隨王東中郎長史、行會稽郡事。 時西陵戍主杜元懿啟:「吳興無秋,會稽豐登,商旅往來,倍多常歲。 西陵牛埭稅,官格日三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見,日可一倍,盈縮相兼,略計年長百萬。 浦陽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為官領攝,一年格外長四百許萬。 西陵戍前檢稅,無妨戍事,余三埭自舉腹心。 」世祖敕示會稽郡:「此詎是事宜?可訪察即啟。 」憲之議曰: 尋始立牛埭之意,非苟逼僦以納稅也,當以風濤迅險,人力不捷,屢致膠溺,濟急利物耳。 既公私是樂,所以輸直無怨。 京師航渡,即其例也。 而後之監領者不達其本,各務己功,互生理外——或禁遏別道,或空稅江行,或撲船倍價,或力周而猶責,凡如此類,不經埭煩牛者上詳,被報格外十條,並蒙停寢。 從來喧訴,始得暫弭。 案吳興頻歲失稔,今茲尤饉,去乏從豐,良由饑棘。 或征貨貿粒,還拯親累;或提攜老弱,陳力餬口。 埭司責稅,依格弗降。 舊格新減,尚未議登,格外加倍,將以何術?皇慈恤隱,振廩蠲調,而元懿幸災榷利,重增困瘼。 人而不仁,古今共疾。 且比見加格置市者前後相屬,非惟新加無贏,並皆舊格猶闕。 愚恐元懿今啟,亦當不殊。 若事不副言,懼貽譴詰,便百方侵苦,為公賈怨。 元懿稟性苛刻,已彰往效,任以物土,譬以狼將羊,其所欲舉腹心,亦當虎而冠耳。 書雲「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此言盜公為損蓋微,斂民所害乃大也。 今雍熙在運,草木含澤,其非事宜,仰如聖旨。 然掌斯任者,應簡廉平,廉則不竊于公,平則無害於民矣。 愚又以便宜者,蓋謂便于公,宜於民也。 竊見頃之言便宜者,非能於民力之外用天分地也,率皆即日不宜於民,方來不便于公。 名與實反,有乖政體。 凡如此等,誠宜深察。 山陰一縣,課戶二萬,其民貲不滿三千者,殆將居半,刻又刻之,猶且三分余一。 凡有貲者,多是士人復除。 其貧極者,悉皆露戶役民。 三五屬官,蓋惟分定,百端輸調,又則常然。 比眾局檢校,首尾尋續,橫相質累者,亦復不少。 一人被攝,十人相追;一緒裁萌,千櫱互起。 蠶事弛而農業廢,賤取庸而貴舉責,應公贍私,日不暇給,欲無為非,其可得乎?死且不憚,矧伊刑罰;身且不愛,何況妻子。 是以前檢未窮,後巧復滋,網闢徒峻,猶不能悛。 竊尋民之多偽,實由宋季軍旅繁興,役賦殷重,不堪勤劇,倚巧祈優,積習生常,遂迷忘反。 四海之大,黎庶之眾,心用參差,難卒澄一。 化宜以漸,不可疾責。 誠存不擾,藏疾納污,實增崇曠,務詳寬簡,則稍自歸淳。 又被符簡,病前後年月久遠,具事不存,符旨既嚴,不敢暗信。 縣簡送郡,郡簡呈使,殊形詭狀,千變萬源。 聞者忽不經懷,見者實足傷駭。 兼親屬裡伍,流離道路,時轉寒涸,事方未已。 其士人婦女,彌難厝衷。 不簡則疑其有巧,欲簡復未知所安。 愚謂此條,宜委縣簡保,舉其綱領,略其毛目,乃囊漏,不出貯中,庶嬰疾沈痼者,重荷生造之恩也。 又永興、諸暨離唐宇之寇擾,公私殘燼,彌復特甚。 儻值水旱,實不易念。 俗諺云「會稽打鼓送恤,吳興步檐令史。 」會稽舊稱沃壤,今猶若此;吳興本是脊土,事在可知。 因循余弊,誠宜改張。 沿元懿今啟,敢陳管見。 第1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齊書》
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