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 」謂火失其性而為災也。 又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 厥咎舒,厥罰恆燠,厥極疾。 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裸蟲之孽,時則有羊禍,時則有目痾,時則有赤眚、赤祥。 惟水沴火。 」裸蟲,劉歆傳以為羽蟲。 火不炎上: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災。 初,帝為平原王,納河南虞氏為妃。 及即位,不以為後,更立典虞車工卒毛嘉女,是為悼皇后。 後本仄微,非所宜升。 以妾為妻之罰也。 魏明帝青龍元年六月,洛陽宮鞠室災。 二年四月,崇華殿災,延于南閣。 繕復之。 至三年七月,此殿又災。 帝問高堂隆:「此何咎也?于禮寧有祈禳之義乎?」對曰:「夫災變之發,皆所以明教誡也。 唯率禮修德,可以勝之。 《易傳》曰:『上不儉,下不節,孽火燒其室。 』又曰:『君高其台,天火為災。 』此人君苟飾宮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應之以旱,火從高殿起也。 案舊占,災火之發,皆以台榭宮室為誡。 今宜罷散民役,務從節約,清掃所災之處,不敢於此有所營造。 莆嘉禾,必生此地,以報陛下虔恭之德。 」不從。 遂復崇華殿,改曰九龍。 以郡國前後言龍見者九,故以為名。 多棄法度,疲民逞欲,以妾為妻之應也。 吳孫亮建興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門災;改作端門,又災內殿。 案《春秋》魯雉門及兩觀災,董仲舒以為天意欲使定公誅季氏,若曰去其高顯而奢僭者也。 漢武帝世,遼東高廟災,其說又同。 今此與二事頗類也。 且門者,號令所出;殿者,聽政之所。 是時諸恪屬秉政,而矜慢放肆;孫峻總禁旅,而險害終著。 武昌,孫氏尊號所始,天戒若曰,宜除其貴耍之首者。 恪果喪眾殄民,峻授政于綝,綝廢亮也。 或曰孫權毀徹武昌,以增太初宮,諸葛恪有遷都意,更起門殿,事非時宜,故見災也。 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燒宮。 」吳孫亮太平元年二月朔,建業火。 人火之也。 是秋,孫綝始秉政,矯以亮詔殺呂據、滕胤。 明年,又輒殺硃異。 棄法律、逐功臣之罰也。 吳孫休永安五年二月,白虎門北樓災。 六年十月,石頭小城火,燒西南百八十丈。 是時嬖人張布專擅國勢,多行無禮,而韋昭、盛沖終斥不用,兼遣察戰等為使,驚擾州郡,致使交趾反亂。 是其咎也。 吳孫皓建衡二年三月,大火,燒萬餘家,死者七百人。 案《春秋》,齊火,劉向以為桓公好內,聽女口,妻妾數更之罰也。 皓制令詭暴,蕩棄法度,勞臣名士,誅斥甚眾。 後宮萬餘,女謁數行,其中隆寵佩皇后璽者又多矣。 故有大火。 晉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震災西閣、楚王所止坊,及臨商觀窗。 十年四月癸丑,崇賢殿災。 十月庚辰,含章鞠室、修成堂前廡、內坊東屋、輝章殿南閣火。 時有上書者曰:「漢王氏五侯兄弟迭任,今楊氏三公並在大位,天變屢見,竊為陛下憂之。 」楊珧由是乞退。 是時帝納馮紞之間,廢張華之功;聽楊駿之讒,離衛瓘之寵。 此逐功臣之罰也。 明年,宮車晏駕。 其後楚王承竊發之旨,戮害二公,身亦不免。 震災其坊,又天意乎! 晉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 張華疑有亂,先固守,然後救災。 是以累代異寶,王莽頭,孔子履,漢高斷白蛇劍及二百萬人器械,一時蕩盡。 是後愍懷見殺,殺太子之罰也。 天戒若曰,夫設險擊柝,所以固其國;儲積戎器,所以戒不虞。 今塚嗣將傾,社稷將泯,禁兵無所復施,皇旅又將誰衛!帝后不悟,終喪四海,是其應也。 張華、閻纂皆曰,武庫火而氐、羌反,太子見廢,則四海可知矣。 元康八年十一月,高原陵火。 是時賈后凶恣,賈謐擅朝,惡積罪稔,宜見誅絶。 天戒若曰,臣妾之不可者,雖親貴莫比,猶宜忍而誅之,如吾燔高原陵也。 帝既眊弱,而張華又不納裴頠、劉卞之謀,故後遂與謐誣殺太子也。 干寶云:「高原陵火,太子廢,其應也。 漢武帝世,高園便殿火,董仲舒對與此占同。 」 晉惠帝永康元年,帝納皇后羊氏。 後將入宮,衣中忽有火,眾咸怪之。 太安二年,後父玄之以成都之逼,憂死。 永興元年,成都遂廢后,處之金墉城,而殺其叔父同之。 是後還立,立而復廢者四,又詔賜死,荀籓表全之。 雖末還在位,然憂逼折辱,終古未聞。 此孽火之應。 晉惠帝永興二年七月甲午,尚書諸曹火,延崇禮闥及閣道。 夫百揆王化之本,王者棄法律之應也。 清河王覃入為晉嗣,不終於位,又殺太子之罰也。 晉孝懷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陽火,死者三千餘人。 是時王如自號大將軍、司雍二州牧,眾四五萬,攻略郡縣,以為己邑。 都督力屈,嬰城自守,賊遂攻逼襄陽。 此下陵上,陽失節,火災出也。 晉元帝太興中,王敦鎮武昌。 武昌火起,興眾救之。 救于此而發於彼,東西南北數十處俱應,數日不絶。 班固所謂濫炎妄起,雖興師不能救之之謂也。 干寶曰:「此臣而君行,亢陽失節之災也。 」晉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都大火。 三月,饒安、東光、安陵三縣火,燒七千餘家,死者萬五千人。 晉明帝太寧元年正月,京都火。 是時王敦威侮朝廷,多行無禮,內外臣下,咸懷怨毒。 極陰生陽,故有火災。 與董仲舒說《春秋》陳火同事也。 晉穆帝永和五年六月,震災石虎太武殿及兩廂、端門,光爛照天,金石皆盡,火月餘乃滅。 是年四月,石虎死矣。 其後胡遂滅亡。 第2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