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中,婦人結髮者,既成,以繒急束其環,名曰擷子紒。 始自中宮,天下化之。 其後賈后果害太子。 元康中,天下始相仿為烏杖,以柱掖其後,稍施其錞,住則植之。 夫木,東方之行,金之臣也。 杖者,扶體之器,烏其頭者,尤便用也。 必傍柱掖者,傍救之象也。 王室多故,而元帝以蕃臣樹德東方,維持天下,柱掖之應也。 至社稷無主,海內歸之,遂承天命,建都江外,獨立之應也。 元康末至太安間,江、淮之域,有敗編自聚于道,多者或至四五十量。 干寶嘗使人散而去之,或投林草,或投坑谷。 明日視之,悉復如故。 民或雲見狸銜而聚之,亦未察也。 寶說曰:「夫編者,人之賤服,最處于下,而當勞辱,下民之象也。 敗者,疲斃之象也。 道者,地理四方,所以交通王命所由往來也。 故今敗編聚于道者,象下民罷病,將相聚為亂,絶四方而壅王命之象也。 在位者莫察。 太安中,發壬午兵,百姓嗟怨。 江夏男子張昌遂首亂荊楚,從之者如流。 於是兵革歲起,天下因之,遂大破壞。 此近服妖也。 」 晉孝懷永嘉以來,士大夫竟服生箋單衣。 遠識者怪之,竊指摘曰:「此則古者繐衰之布,諸侯大夫所以服天子也。 今無故畢服之,殆有應乎?」其後愍、懷晏駕,不獲厥所。 晉元帝太興以來,兵士以絳囊縛紒。 紒在首,莫上焉。 《周易》《乾》為首,《坤》為囊。 《坤》,臣道也。 晉金行,赤火色,金之賊也。 以硃囊縛紒,臣道上侵之象也。 到永昌元年,大將軍王敦舉兵內攻,六軍散潰。 舊為羽扇,柄刻木,象其骨形,羽用十,取全數也。 晉中興初,王敦南征,始改為長柄下出,可捉,而減其羽用八。 識者尤之曰:「夫羽扇,翼之名也。 創為長柄者,執其柄制羽翼也。 以十改八者,將以未備奪已備也。 」是時為衣者,又上短,帶至于掖;著帽者,以帶縛項。 下逼上,上無地也。 下褲者,直幅為口無殺,下大失裁也。 尋有兵亂,三年而再攻京師。 晉海西初嗣位,迎官忘設豹尾。 識者以為不終之象,近服妖也。 晉司馬道子于府北園內為酒釒盧列肆,使姬人酤鬻酒餚,如裨販者,數游其中,身自巘易,因醉寓寢,動連日夜。 漢靈帝嘗若此。 干寶以為:「君將失位,降在皁隷之象也。 」道子卒見廢徙,以庶人終。 桓玄篡立,殿上施絳綾帳,鏤黃金為顏,四角金龍,銜五色羽葆流蘇。 群下竊相謂曰:「頗類蒐車。 」此服妖也。 晉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風流相仿,輿台成俗,識者曰:「此禪代之象也。 」永初以後,冠還大雲。 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向上,謂之「飛天紒」。 始自東府,流被民庶。 時司徒彭城王義康居東府,其後卒以陵上徙廢。 孝武帝世,豫州刺史劉德願善禦車,世祖嘗使之禦畫輪,幸太宰江夏王義恭第。 德願挾牛杖催世祖云:「日暮宜歸!」又求益僦車。 世祖甚歡。 此事與漢靈帝西園蓄私錢同也。 孝武世,幸臣戴法興權亞人主,造圓頭履,世人莫不效之。 其時圓進之俗大行,方格之風盡矣。 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統軍赭圻,制烏紗帽,反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相尚。 休仁後果以疑逼致禍。 龜孽: 晉惠帝永熙初,衛瓘家人炊飯,墮地,盡化為螺,出足起行。 螺,龜類,近龜孽也。 干寶曰:「螺被甲,兵象也。 于《周易》為《離》,《離》為戈兵。 」明年,瓘誅。 鷄禍: 魏明帝景初二年,廷尉府中有雌鷄變為雄,不鳴不將。 干寶曰:「是歲,晉宣帝平遼東,百姓始有與能之義,此其象也。 」然晉三後並以人臣終,不鳴不將,又天意也。 晉惠帝元康六年,陳國有鷄生雄鷄無翅,既大,墜坑而死。 王隱曰:「雄,胤嗣象,坑地事為母象,賈后誣殺愍懷,殆其應也。 」晉惠帝太安中,周家有雌鷄逃承溜中,六七日而下,奮翼鳴將,獨毛羽不變。 其後有陳敏之事。 敏雖控制江表,終無綱紀文章,殆其象也。 卒為所滅。 鷄禍見家,又天意也。 晉元帝太興中,王敦鎮武昌,有雌鷄化為雄。 天戒若曰:「雌化為雄,臣陵基上。 」其後王敦再攻京師。 晉孝武太元十三年四月,廣陵高平閻嵩家雄鷄,生無右翅;彭城到象之家鷄,無右足。 京房《易傳》曰:「君用婦人言,則生鷄妖。 」 晉安帝隆安元年八月,琅邪王道子家青雌鷄化為赤雄,不鳴不將。 後有桓玄之事,具如其象。 隆安四年,荊州有鷄生角,角尋墮落。 是時桓玄始擅西夏,狂慢不肅,故有鷄禍。 角,兵象;尋墮落者,暫起不終之妖也。 晉安帝元興二年,衡陽有雌鷄化為雄,八十日而冠萎。 衡陽,桓玄楚國封略也。 後篡位八十日而敗,徐廣以為玄之象也。 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華林園雌鷄漸化為雄。 後孝武即位,皇太后令行于外,亦猶漢宣帝時,雌鷄為雄,至哀帝時,元後與政也。 明帝泰始中,吳興東遷沈法符家鷄有四距。 青眚青祥: 晉武帝咸寧元年八月丁酉,大風折太社樹,有青氣出焉;此青祥也。 占曰:「東莞當有帝者。 」明年,元帝生。 是時,帝大父武王封東莞,由是徙封琅邪。 孫盛以為中興之表。 晉室之亂,武帝子孫無孑遺,社樹折之應,又恆風之罰也。 晉惠帝元康中,洛陽南山有虻作聲曰:「韓屍屍。 」識者曰:「韓氏將死也。 言屍屍者,盡死意也。 」其後韓謐誅而韓族殲焉。 此青祥也。 金沴木: 第1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