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二年正月己酉,歲星犯填星,在須女。 占曰:「為內亂。 」五月,歲星形色如太白。 占曰:「進退如度,奸邪息。 變色亂行,主無福。 歲星囚于仲夏,當細小而不明,此其失常也;又為臣強。 」六月,太白晝見在七星。 乙酉,太白犯輿鬼。 占曰:「國有憂。 」七月,帝疾甚,詔桓溫曰:「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賴侍中王坦之毀手詔,改使如王導輔政故事。 溫聞之大怒,將誅坦之等,內亂之應也。 是月,帝崩。 咸安二年五月丁未,太白犯天關。 占曰:「兵起。 」六月,庾希入京城。 十一月,盧悚入宮,並誅滅。 晉孝武寧康元年正月戊申,月奄心大星。 案占,災不在王者,則在豫州。 一曰:「主命惡之。 」三月丙午,月奄南鬥第五星。 占曰:「大臣有憂,憂死亡。 」一曰:「將軍死。 」七月,桓溫薨。 寧康二年正月丁巳,有星孛于女虛,經氐、亢、角、軫、翼、張。 九月丁丑,有星孛于天市。 十一月癸酉,太白奄熒惑,在營室。 占曰:「金火合為爍,此災皆為兵喪。 」太元元年五月,氐賊苻堅伐涼州。 七月,氐破涼州,虜張天錫。 十一月,桓沖發三州軍軍淮、泗,桓豁亦遣軍備境上。 寧康二年閏月己未,月奄牽牛南星。 占曰:「左將軍死。 」三年五月,北中郎將王坦之薨。 寧康三年六月辛卯,太白犯東井。 占曰:「秦地有兵。 」九月戊申,熒惑奄左執法。 占曰:「執法者死。 」太元元年,苻堅破涼州。 十月,尚書令王彪之卒。 晉孝武太元元年四月丙戌,熒惑犯南鬥第三星。 丙申,又奄第四星。 占曰:「兵大起,中國饑。 」一曰:「有赦。 」八月癸酉,太白晝見在氐。 氐,兗州分野。 九月,熒惑犯哭泣星,遂入羽林。 占曰:「天子有哭泣事,中軍兵起。 」十一月己未,月奄左角。 占曰:「天子有兵。 」一曰:「國有憂。 」三年六月,熒惑守羽林。 占曰:「禁兵大起。 」九月壬午,太白晝見在角,兗州分。 元年五月,大赦。 三年八月,氐賊韋鐘入漢中東下,苻融寇樊、鄧,慕容暐圍襄陽,氐兗州刺史彭超圍彭城。 四年二月,襄陽城陷,賊獲硃序。 彭超舍彭城,獲吉挹。 彭超等聚廣陵三河眾五萬。 於是征虜謝石次涂中,右衛毛安之、游擊河間王曇之等次堂邑,發丹陽民丁,使尹張涉屯衛京都。 六月,兗州刺史謝玄討賊,大破之,餘燼皆走。 是時中外連兵,比年荒儉。 是年,又發揚州萬人戍夏口。 太元四年十一月丁巳,太白犯哭星。 占曰:「天子有哭泣事。 」五年七月丙子,辰星犯軒轅。 占曰:「女主當之。 」九月癸未,皇后王氏崩。 太元六年十月乙卯,有奔星東南經翼軫,聲如雷。 《星說》曰:「光跡相連曰流,絶跡而去曰奔。 」案占:「楚地有兵。 」一曰:「軍破民流。 」十二月,氐荊州刺史梁成、襄陽太守閻震率眾伐竟陵,桓石虔擊大破之,生禽震,斬首七千,獲生萬人。 聲如雷,將帥怒之象也。 七年九月,硃綽擊襄陽,拔將六百餘家而還。 太元七年十一月,太白晝見,在鬥。 占曰:「吳有兵喪。 」八年四月甲子,太白又晝見,在參。 占曰:「魏有兵喪。 」是月,桓沖征沔漢,楊亮伐蜀,並拔城略地。 八月,苻堅自將號百萬,九月,攻沒壽陽。 十月,劉牢之破堅將梁成斬之,殺獲萬餘人。 謝玄等又破堅于淝水,斬其弟融,堅大眾奔潰。 九年六月,皇太后褚氏崩。 八月,謝玄出屯彭城,經略中州。 十年八月,苻堅為其將姚萇所殺。 太元十年十二月己丑,太白犯歲星。 占曰:「為兵饑。 」是時河朔未一,兵連在外,冬,大饑。 太元十一年三月戊申,太白晝見,在東井。 占曰:「秦有兵,臣強。 」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 占曰:「魯有兵,臣強。 」十二年,慕容垂寇東阿,翟遼寇河上,姚萇假號安定,苻登自立隴上,呂光竊據涼土。 太元十一年三月,客星在南鬥,至六月乃沒。 占曰:「有兵。 」一曰:「有赦。 」是後司、雍、兗、冀常有兵役。 十二年正月,大赦。 八月,又赦。 太元十二年二月戊寅,熒惑入月。 占曰:「有亂臣死,相若有戮者。 」一曰:「女親為敗,天下亂。 」是時琅邪王輔政,王妃從兄國寶以姻昵受寵。 又陳郡人袁悅昧私苟進,交遘主相,扇揚朋黨。 十三年,帝殺悅。 於是主相有隙,亂階興矣。 太元十二年十月庚午,太白晝見,在鬥。 十三年閏月戊辰,天狗東北下有聲。 十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危。 占曰:「賊臣欲殺主,不出三年,必有內惡。 」是月,熒惑在角亢,形色猛盛。 占曰:「熒惑失其常,吏且棄其法,諸侯亂其政。 」自是後慕容垂、翟遼、姚萇、苻登、慕容永並阻兵爭強。 十四年正月,彭城妖賊又稱號于皇丘,劉牢之破滅之。 三月,張道破合鄉,圍泰山,向欽之擊走之。 是年,翟遼又攻沒滎陽,侵略陳、項。 于時政事多弊,治道陵遲矣。 太元十四年十二月,熒惑入羽林。 乙未,月犯歲星。 占並同上。 十五年,翟遼陸掠司、兗,眾軍累討弗克。 鮮卑又跨略並、冀。 七月,旱。 八月,諸郡大水,兗州又蝗。 第1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