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字仲仁。 父俊,清真有檢識,以名理著稱。 其鄉人傲郤詵恃才陵傲俊兄弟,俊等亦以門盛輕詵,相視如仇。 詵以楊駿故吏被系,俊時為尚書郎,案其獄,詵懼不免,俊平心斷決正之,詵卒以免,而猶不悛。 後為左丞,復奏陷卞氏。 俊歷位汝南相、廷尉卿。 敦弱冠仕州郡,闢司空府,稍遷太子舍人、尚書郎,朝士多稱之。 東海王越聞,召以為主簿。 王彌逼洛,敦及胡毋輔之勸越擊王彌,而王衍、潘滔共執不聽,敦庭爭苦至,眾咸壯之。 出補汝南內史。 元帝之為鎮東,請為軍諮祭酒,不就。 征南將軍山簡以為司馬。 尋而王如、杜曾相繼為亂,簡乃使敦監沔北七郡軍事、振威將軍、領江夏相,戍夏口。 敦攻討沔中皆平。 既而杜弢寇湘中,加敦征討大都督。 伐弢有功,賜爵安陵亭侯。 鎮東大將軍王敦請為軍司。 中興建,拜太子左衛率。 時石勒侵逼淮泗,帝備求良將可以式遏邊境者,公卿舉敦,除征虜將軍、徐州刺史,鎮泗口。 及勒寇彭城,敦自度力不能支,與征北將軍王邃退保盱眙,賊勢遂張,淮北諸郡多為所陷,竟以畏懦貶秩三等,為鷹揚將軍。 征拜大司農。 王敦表為征虜將軍、都督石頭軍事。 明帝之討王敦也。 以為鎮南將軍、假節。 事平,更拜尚書,以功封益陽侯。 徙光祿勛,出為都督安南將軍、湘州刺史、假節。 尋進征南將軍,固辭不拜。 蘇峻反,溫嶠、庾亮移檄征鎮同赴京師。 敦擁兵不下,又不給軍糧,唯遣督護荀璲領數百人隨大軍而已。 時朝野莫不怪嘆,獨陶侃亦切齒忿之。 峻平,侃奏敦阻軍顧望,不赴國難,無大臣之節,請檻車收付廷尉。 丞相王導以喪亂之後宜加寬宥轉安南將軍、廣州刺史。 病不之職。 征為光祿大夫,領少府。 敦既不討蘇峻,常懷愧恥,名論自此虧矣。 尋以憂卒,追贈本官,加散騎常侍,謚曰敬。 子滔嗣。 劉超,字世瑜,琅邪臨沂人,漢城陽景王章之後也。 章七世孫封臨沂縣慈鄉侯,子孫因家焉。 父和,為琅邪國上軍將軍。 超少有志尚,為縣小吏,稍遷琅邪國記室掾。 以忠謹清慎為元帝所拔,恆親侍左右,遂從渡江,轉安東府舍人,專掌文檄。 相府建,又為舍人。 于時天下擾亂,伐叛討貳,超自以職在近密,而書跡與帝手筆相類,乃絶不與人交書。 時出休沐,閉門不通賓客,由是漸得親密。 以左右勤勞,賜爵原鄉亭侯,食邑七百戶,轉行參軍。 中興建,為中書舍人,拜騎都尉、奉朝請。 時台閣初建,庶績未康,超職典文翰,而畏慎靜密,彌見親待。 加以處身清苦,衣不重帛,家無儋石之儲。 每帝所賜,皆固辭曰:「凡陋小臣,橫竊賞賜,無德而祿,殃咎足懼。 」帝嘉之,不奪其志。 尋出補句容令,推誠於物,為百姓所懷。 常年賦稅,主者常自四出詰評百姓家貲。 至超,但作大函,村別付之,使各自書家產,投函中訖,送還縣。 百姓依實投上,課輸所入,有逾常年。 入為中書通事郎。 以父憂去官。 既葬,屬王敦稱兵,詔超復職,又領安東上將軍。 尋六軍敗散,唯超案兵直衛,帝感之,遣歸終喪禮。 及錢鳳構禍,超招合義士,從明帝征鳳。 事平,以功封零陵伯。 超家貧,妻子不贍,帝手詔褒之,賜以魚米,超辭不受。 超後須純色牛,市不可得,啟買官外廄牛,詔便以賜之。 出為義興太守。 未幾,征拜中書侍郎。 拜受往還,朝廷莫有知者。 會帝崩,穆後臨朝,遷射聲校尉。 時軍校無兵,義興人多義隨超,因統其眾以宿衛,號為「君子營」。 咸和初,遭母憂去官,衰服不離身,朝夕號泣,朔望輒步至墓所,哀感路人。 及蘇峻謀逆,超代趙胤為左衛將軍。 時京邑大亂,朝士多遣家人入東避難。 義興故吏欲迎超家,而超不聽,盡以妻孥入處宮內。 及王師敗績,王導以超為右衛將軍,親侍成帝。 屬太后崩,軍衛禮章損闕,超躬率將士奉營山陵。 峻遷車駕石頭,時天大雨,道路沈陷,超與侍中鐘雅步侍左右,賊給馬不肯騎,而悲哀慷慨。 峻聞之,甚不平,然未敢加害,而以其所親信許方等補司馬督、殿中監,外托宿衛,內實防禦超等。 時饑饉米貴,峻等問遺,一無所受,繾綣朝夕,臣節愈恭。 帝時年八歲,雖幽厄之中,超猶啟授《孝經》、《論語》。 溫嶠等至,峻猜忌朝士,而超為帝所親遇,疑之尤甚。 後王導出奔,超與懷德令匡術、建康令管旆等密謀,將欲奉帝而出。 未及期,事泄,峻使任讓將兵入收超及鐘雅。 帝抱持悲泣曰:「還我侍中、右衛!」任讓不奉詔,因害之。 及峻平,任讓與陶侃有舊,侃欲特不誅之,乃請于帝。 帝曰:「讓是殺我侍中、右衛者,不可宥。 」由是遂誅讓。 及超將改葬,帝痛念之不已,詔遷高顯近地葬之,使出入得瞻望其墓。 追贈衛尉,謚曰忠。 超天性謙慎,歷事三帝,恆在機密,並蒙親遇,而不敢因寵驕諂,故士人皆安而敬之。 子訥嗣,謹飭有石慶之風,歷中書侍郎、下邳內史。 訥子享,亦清慎,為散騎郎。 鐘雅,字彥冑,潁川長社人也。 父曄,公府掾,早終。 雅少孤,好學有才志,舉四行,除汝陽令,入為佐著作郎。 母憂去官,服闋復職。 東海王越請為參軍,遷尚書郎。 第1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