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東中郎將、南平太守、南蠻校尉、假節。 性虓勇不倫,與諸弟不協。 後加建威將軍。 咸康五年,庾亮以稱為監江夏隨義陽三郡軍事、南中郎將、江夏相,以本所領二千人自隨。 到夏口,輕將二百人下見亮。 亮大會吏佐,責稱前後罪惡,稱拜謝,因罷出。 亮使人于閣外收之,棄市,亮上疏曰:「案稱,大司馬侃之孽子,父亡不居喪位,荒耽于酒,昧利偷榮,擅攝五郡,自謂監軍,輒召王官,聚之軍府。 故車騎將軍劉弘曾孫安寓居江夏,及將楊恭、趙韶,並以言色有忤,稱放聲當殺,安、恭懼,自赴水而死,韶于獄自盡。 將軍郭開從稱往長沙赴喪,稱疑開附其兄弟,乃反縛懸頭于帆檣,仰而彈之,鼓棹渡江二十餘里,觀者數千,莫不震駭。 又多藏匿府兵,收坐應死。 臣猶未忍直上,且免其司馬。 稱肆縱醜言,無所顧忌,要結諸將,欲阻兵構難。 諸將惶懼,莫敢酬答,由是奸謀未即發露。 臣以侃勛勞王室,是以依違容掩,故表為南中郎將,與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而稱豺狼愈甚,發言激切,不忠不孝,莫此之甚。 苟利社稷,義有專斷,輒收稱伏法。 」 范,最知名,太元初,為光祿勛。 岱,散騎侍郎。 臻字彥遐,有勇略智謀,賜爵當陽亭侯。 咸和中,為南郡太守、領南蠻校尉、假節。 卒官,追贈平南將軍,謚曰肅。 臻弟輿,果烈善戰,以功累遷武威將軍。 初,賊張奕本中州人,元康中被差西征,遇天下亂,遂留蜀。 至是,率三百餘家欲就杜弢,為侃所獲。 諸將請殺其丁壯,取其妻息,輿曰:「此本官兵,數經戰陣,可赦之以為用。 」侃赦之,以配輿。 及侃與杜弢戰敗,賊以桔槔打沒官軍船艦,軍中失色。 輿率輕舸出其上流以擊之,所向輒克。 賊又率眾將焚侃輜重,輿又擊破之。 自是每戰輒克,賊望見輿軍,相謂曰:「避陶武威。 」無敢當者。 後與杜弢戰,輿被重創,卒。 侃哭之慟,曰:「喪吾家寶!」三軍皆為之垂泣。 詔贈長沙太守。 史臣曰:古者明王之建國也,下料疆宇,列為九州,輔相玄功,咨于四岳。 所以仰希齊政,俯寄宣風。 備連率之儀,威騰閫外;總頒條之務,禮縟區中。 委稱其才,《甘棠》以之流詠;據非其德,仇餉以是興嗟。 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節,並紊天綱。 和季以同裡之情,申盧綰之契,居方牧之地,振吳起之風。 自幽徂荊,亟斂豺狼之跡;舉賢登善,窮掇孔翠之毛。 由是吏民畢力,華夷順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靜寢于稽天之際。 猶獨稱善政,何其寡歟!《易》雲「貞固足以幹事」,于征南見之矣。 士行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拔萃陬落之間,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宏總上流。 布澤懷邊,則嚴城靜柝;釋位匡主,則淪鼎再寧。 元規以戚裡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貴,服其言而動色。 望隆分陝,理則宜然。 至于時屬雲屯,富逾天府,潛有包藏之志,顧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無求備」,斯言之信,於是有征。 贊曰:和季承恩,建旟南服。 威靜荊塞,化揚江澳。 戮力天朝,匪忘忠肅。 長沙勤王,擁旆戎場。 任隆三事,功宣一匡。 繄賴之重,匪伊舟航。 列傳第三十七 溫嶠 郗鑒(子愔 愔子超 愔弟曇 鑒叔父隆) 溫嶠,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 父憺,河東太守。 嶠性聰敏,有識量,博學能屬文,少以孝悌稱于邦族。 風儀秀整,美于談論,見者皆愛悅之。 年十七,州郡闢召,皆不就。 司隷命為都官從事。 散騎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頗聚斂,嶠舉奏之,京都振肅。 後舉秀才、灼然。 司徒闢東閣祭酒,補上黨潞令。 平北大將軍劉琨妻,嶠之從母也。 琨深禮之,請為參軍。 琨遷大將軍,嶠為從事中郎、上黨太守,加建威將軍、督護前鋒軍事。 將兵討石勒,屢有戰功。 琨遷司空,以嶠為右司馬。 于時並土荒殘,寇盜群起,石勒、劉聰跨帶疆埸,嶠為之謀主,琨所憑恃焉。 屬二都傾覆,社稷絶祀,元帝初鎮江左,琨誠系王室,謂嶠曰:「昔班彪識劉氏之復興,馬援知漢光之可輔。 今晉祚雖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朔,使卿延譽江南,子其行乎?」對曰:「嶠雖無管張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豈敢辭命。 」乃以為左長史,檄告華夷,奉表勸進。 嶠既至,引見,具陳琨忠誠,志在效節,因說社稷無主,天人系望,辭旨慷慨。 舉朝屬目,帝器而喜焉。 王導、周顗、謝鯤、庾亮、桓彞等並與親善。 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 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屢求反命,不許。 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帝然之。 除散騎侍郎。 初,嶠欲將命,其母崔氏固止之,嶠絶裾而去。 其後母亡,嶠阻亂不獲歸葬,由是固讓不拜,苦請北歸。 詔三司、八坐議其事,皆曰:「昔伍員志復私仇,先假諸侯之力,東奔闔閭,位為上將,然後鞭荊王之屍。 若嶠以母未葬沒在胡虜者,乃應竭其智謀,仰憑皇靈,使逆寇冰消,反哀墓次,豈可稍以乖嫌,廢其遠圖哉!」嶠不得已,乃受命。 第1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