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前後破穎軍,斬獲六七萬人。 戰久糧乏,城中大饑,雖曰疲弊,將士同心,皆願效死。 而乂奉上之禮未有虧失,張方以為未可克,欲還長安。 而東海王越慮事不濟,潛與殿中將收乂送金墉城。 乂表曰:「陛下篤睦,委臣朝事。 臣小心忠孝,神祇所鑒。 諸王承謬,率眾見責,朝臣無正,各慮私困,收臣別省,送臣幽宮。 臣不惜軀命,但念大晉衰微,枝黨欲盡,陛下孤危。 若臣死國寧,亦家之利。 但恐快凶人之志:無益於陛下耳。 」 殿中左右恨乂功垂成而敗,謀劫出之,更以距穎。 越懼難作,欲遂誅乂。 黃門郎潘滔勸越密告張方,方遣部將郅輔勒兵三千,就金墉收乂,至營,炙而殺之。 乂冤痛之聲達于左右,三軍莫不為之垂涕。 時年二十八。 乂將殯于城東,官屬莫敢往,故掾劉佑獨送之,步持喪車,悲號斷絶,哀感路人。 張方以其義士,不之問也。 初,乂執權之始,洛下謡曰:「草木萌牙殺長沙。 」乂以正月二十五日廢,二十七日死,如謡言焉。 永嘉中,懷帝以乂子碩嗣,拜散騎常侍,後沒于劉聰。 成都王穎,字章度,武帝第十六子也。 太康末受封,邑十萬戶。 後拜越騎校尉,加散騎常侍、車騎將軍。 賈謐嘗與皇太子博,爭道。 穎在坐,厲聲呵謐曰:「皇太子國之儲君,賈謐何得無禮!」謐懼,由此出穎為平北將軍,鎮鄴。 轉鎮北大將軍。 趙王倫之篡也,進征北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 及齊王冏舉義,穎發兵應冏,以鄴令盧志為左長史,頓丘太守鄭琰為右長史,黃門郎程牧為左司馬,陽平太守和演為右司馬。 使兗州刺史王彥,冀州刺史李毅,督護趙驤、石超等為前鋒。 羽檄所及,莫不響應。 至朝歌,眾二十餘萬。 趙驤至黃橋,為倫將士猗、許超所敗,死者八千餘人,士眾震駭。 穎欲退保朝歌,用盧志、王彥策,又使趙驤率眾八萬,與王彥俱進。 倫復遣孫會、劉琨等率三萬人,與猗、超合兵距驤等,精甲耀日,鐵騎前驅。 猗既戰勝,有輕驤之心。 未及溫十餘里,復大戰,猗等奔潰。 穎遂過河,乘勝長驅。 左將軍王輿殺孫秀,幽趙王倫,迎天子反正。 及穎入京都,誅倫。 使趙驤、石超等助齊王冏攻張泓于陽翟,泓等遂降。 冏始率眾入洛,自以首建大謀,遂擅威權。 穎營于太學,及入朝,天子親勞焉。 穎拜謝曰:「此大司馬臣冏之勛,臣無豫焉。 」見訖,即辭出,不復還營,便謁太廟,出自東陽城門,遂歸鄴。 遣信與冏別,冏大驚,馳出送穎,至七里澗及之。 穎住車言別,流涕,不及時事,惟以太妃疾苦形于顏色,百姓觀者莫不傾心。 至鄴,詔遣兼太尉王粹加九錫殊禮,進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加黃鉞、錄尚書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穎拜受徽號,讓殊禮九錫,表論興義功臣盧志、和演、董洪、王彥、趙驤等五人,皆封開國公侯。 又表稱:「大司馬前在陽翟,與強賊相持既久,百姓創痍,饑餓凍餒,宜急振救。 乞差發郡縣車,一時運河北邸閣米十五萬斛,以振陽翟饑人。 」盧志言于穎曰:「黃橋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骨中野,可為傷惻。 昔周王葬枯骨,故《詩》雲『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況此等致死王事乎!」穎乃造棺八千餘枚,以成都國秩為衣服,斂祭,葬于黃橋北,樹枳籬為之塋域。 又立都祭堂,刊石立碑,紀其赴義之功,使亡者之家四時祭祀有所。 仍表其門閭,加常戰亡二等。 又命河內溫縣埋藏趙倫戰死士卒萬四千餘人。 穎形美而神昏,不知書,然器性惇厚,委事于志,故得成其美焉。 及齊王冏驕侈無禮,於是眾望歸之。 詔遣侍中馮蓀、中書令卞粹喻穎入輔政,並使受九錫。 穎猶讓不拜。 尋加太子太保。 穎嬖人孟玖不欲還洛,又程太妃愛戀鄴都,以此議久不決。 留義募將士既久,咸怨曠思歸,或有輒去者,乃題鄴城門云:「大事解散蠶欲遽。 請且歸,赴時務。 昔以義來,今以義去。 若復有急更相語。 」穎知不可留,因遣之,百姓乃安。 及冏敗,穎懸執朝政,事無鉅細,皆就鄴諮之。 後張昌擾亂荊土,穎拜表南征,所在響赴。 既恃功驕奢,百度弛廢,甚于冏時。 穎方恣其欲,而憚長沙王乂在內,遂與河間王顒表請誅後父羊玄之、左將軍皇甫商等,檄乂使就第。 乃與顒將張方伐京都,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鋒都督、前將軍、假節。 穎次朝歌,每夜矛戟有光若火,其壘井中皆有龍象。 進軍屯河南,阻清水為壘,造浮橋以通河北,以大木函盛石,沈之以系橋,名曰石鱉。 陸機戰敗,死者甚眾,機又為孟玖所譖,穎收機斬之,夷其三族,語在《機傳》。 於是進攻京城。 時常山人王輿合眾萬餘,欲襲穎,會乂被執,其黨斬輿降。 穎既入京師,復旋鎮于鄴,增封二十郡,拜丞相。 河間王顒表穎宜為儲副,遂廢太子覃,立穎為皇太弟,丞相如故,制度一依魏武故事,乘輿服禦皆遷于鄴。 表罷宿衛兵屬相府,更以王官宿衛。 僭侈日甚,有無君之心,委任孟玖等,大失眾望。 第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