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曰:臣聞善有章也,著在經典;惡有罰也,戒在刑書。 上自遠古,下洎秦、漢,其明王霸主及亡國暗君,故可得而稱;至于忠蹇賢相及佞諂奸臣,亦可得而言。 故朝有諤諤盡規之臣,無不昌也;任用阿諛唯唯之士,無不亡也。 是有國者皆欲求忠以自輔,舉賢以自佐;而亡國破家者相繼,皆由任失其人。 所謂賢者不賢,忠者不忠也。 臣謹言前任賢所由興,任不肖所以亡者。 堯之末年,四凶在朝而不去,八元在家而不舉,然致天平地寧,四門穆穆,其功固在重華之為相。 夏癸放於鳴條,商辛梟于牧野,此俱萬乘之主,而國滅身擒,由不能屬任賢相,用婦人之言,荒淫無道,肆志沈宴,作靡靡之樂,長夜之飲,於是登糟丘,臨酒池,觀牛飲,望肉林,龍逢忠而被害,比干諫而剖心,天下之所以歸惡者也。 太甲暴虐,顛覆湯之典制,於是伊尹放之桐宮,而能改悔反善,三年而後歸於亳。 既已放而復還,殷道微而復興,諸侯咸服,號稱太宗,實賴阿衡之盡忠也。 周室既衰,諸侯並爭,天王微弱,政遂陵遲。 齊桓公,淫亂之主耳;然所以能九合一匡之功,有尊周之名,誠管夷吾之力。 及其死也,蟲流出門,豈非任豎貂之過乎!且一桓公之身,得管仲,其功如彼;用豎貂,其亂如此。 夫榮辱存亡,實在所任,可不審哉!秦本伯翳之後,微微小邑,至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禦之好焉。 自穆公至于始皇,皆能留心待賢,遠求異士,招由余于西戎,致五羖于宛市,取丕豹于晉鄉,迎蹇叔于宗裡。 由是四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強國,吞滅諸侯,奄有天下,兼稱皇帝,由謀臣之助也。 道化未淳,崩于沙丘。 胡亥乘虐,用詐自悞,不能弘濟統緒,克成堂構,而乃殘賊仁義,毒流黔首。 故陳勝、吳廣,奮臂大呼,而天下響應。 於是趙高逆亂,閻樂承指,二世窮迫,自戮望夷。 子嬰雖立,去帝為王,孤危無輔,四旬而亡。 此由邪臣擅命,指鹿為馬,所以速秦之禍也。 秦失其鹿,豪傑競逐,項羽既得而失之,其咎在烹韓生,而范增之謀不用。 假令羽既距項伯之邪說,斬沛公于鴻門,都咸陽以號令諸侯,則天下無敵 矣。 而羽距韓生之忠諫,背范增之深計,自謂霸王之業已定,都彭城,還故鄉,為晝被文綉,此蓋世俗兒女之情耳,而羽榮之。 是故五載為漢所擒,至此尚不知覺悟,乃曰「天亡我,非戰之罪」,甚痛矣哉!且夫士之歸仁,猶水之歸下,禽之走曠野,故曰「為川驅魚者獺也,為藪驅雀者鸇也,為湯、武驅人者桀、紂也。 」漢高祖起於布衣,提三尺之刃而取天下,用六國之資,無唐、虞之禪,豈徒賴良、平之奇謀,盡英雄之智力而已乎,亦由項氏為驅人也。 子孫承基二百餘年,逮成帝委政舅家,使權勢外移。 安昌侯張禹者,漢之三公,成帝保傅也,帝親幸其家,拜禹床下,深問天災人事。 禹當惟大臣之節,為社稷深慮,忠言嘉謀,陳其災患,則王氏不得專權寵,王莽無緣乘勢位,遂托雲龍而登天衢,令漢祚中絶也。 禹佞諂不忠,挾懷私計,徒低仰于五侯之間,苟取容媚而已。 是以硃雲抗節求尚方斬馬劍,欲以斬禹,以戒其餘,可謂忠矣。 而成帝尚復不寤,乃以為居下訕上,廷辱保傅,罪死無赦,詔御史將雲下,欲急烹之。 雲攀殿折檻,幸賴左將軍辛慶忌叩頭流血,以死爭之。 若不然,則雲已摧碎矣。 後雖釋檻不修,欲以彰明直臣,誠足以為後世之戒,何益於漢室所由亡也哉!然世之論者以為亂臣賊子無道之甚者莫過于莽,此亦猶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傳稱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朋友歸仁。 及其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動見稱述。 然于時人士詣闕上書薦莽者不可稱紀,內外群臣莫不歸莽功德。 遭遇漢室中微,國嗣三絶,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莽得遂策命孺子而奪其位也。 昔湯、武之興,亦逆取而順守之耳。 向莽深惟殷、周取守之術,崇道德,務仁義,履信實,去華偽,施惠天下,十有八年,恩足以感百姓,義足以結英雄,人懷其德,豪傑並用,如此,宗廟社稷宜未滅也,光武雖復賢才,大業詎可冀哉!莽即位之後,自謂得天人之助,以為功廣三王,德茂唐、虞,乃自驕矜,奮其威詐,班宣符讖,震暴殘酷,窮凶極惡,人怨神怒,冬雷電以驚其耳目,夏地動以惕其心腹。 而莽猶不知覺悟,方復重行不順時之令,竟連伍之刑,佞媚者親幸,忠諫者誅夷。 由是天下忿憤,內外俱發,四海分崩,城池不守,身死於匹夫之手,為天下笑,豈不異哉!其所由然者,非取之過,而守之非道也。 莽既屠肌,六合雲擾,劉聖公已立而不辨,盆子承之而覆敗,公孫述又稱帝于蜀漢。 如此數子,固非所謂應天順人者,徒為光武之驅除者耳。 夫天下者,蓋亦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由此言之,主非常人也,有德則天下歸之,無德則天下叛之。 故古之明王,其勞心遠慮,常如臨川無津涯。 於是法天地,象四時,隆恩德,敬大臣,近忠直,遠佞人。 仁孝著乎宮牆,弘化洽乎兆庶;為平直如砥矢,信義感人神。 雖有椒房外戚之寵,不受其委曲之言;雖有近習愛幸之豎,不聽其姑息之辭。 四門穆穆,闢而不闔,待諫者而無忌。 恆戰顫慄慄,不忘戒懼,所以欲永終天祿,恐為將來賢聖之驅除也。 且臣聞之,懼危者,常安者也;憂亡者,恆存者也。 使夫有國之君能安不忘危,則本枝百世,長保 第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