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弟邵,字道期。 元帝為安東將軍,以邵為長史,王導為司馬,二人相與為深交。 征為太子中庶子,復轉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揚州江西淮北諸軍事、東中郎將,隨越出項,而卒於軍中。 及王導為司空,既拜,嘆曰:「裴道期、劉王喬在,吾不得獨登此位。 」導子仲豫與康同字,導思舊好,乃改為敬豫焉。 楷弟綽,字季舒,器宇宏曠,官至黃門侍郎、長水校尉。 綽子遐,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嘗與河南郭象談論,一坐嗟服。 又嘗在平東將軍周馥坐,與人圍棋。 馥司馬行酒,遐未即飲,司馬醉怒,因曳遐墮地。 遐徐起還坐,顏色不變,復棋如故。 其性虛和如此。 東海王越引為主簿,後為越子毗所害。 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晉之世,時人以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綏,綽比王澄,瓚比王敦,遐比王導,頠比王戎,邈比王玄雲。 史臣曰:周稱多士,漢曰得人,取類星象,頡頏符契。 時乏名流,多以干翮相許,自家光國,豈陳騫之謂歟!秀則聲蓋朋僚,稱為領袖。 楷則機神幼發,目以清通。 俱為晉氏名臣,良有以也。 贊曰:世既順才,才膺世至。 高平沈敏,藴茲名器。 鉅鹿自然,亦云經笥。 媧皇煉石,晉圖開秘。 頠有清規,承家來媚。 列傳第六 衛瓘子恆 孫璪 玠 張華子禕 韙 劉卞 衛瓘,字伯玉,河河東安邑人也。 高祖暠,漢明帝時,以儒學自代郡征,至河東安邑卒,因賜所亡地而葬之,子孫遂家焉。 父覬,魏尚書。 瓘年十歲喪父,至孝過人。 性貞靜有名理,以明識清允稱。 襲父爵閿鄉侯。 弱冠為魏尚書郎。 時魏法嚴苛,母陳氏憂之,瓘自請得徙為通事郎,轉中書郎。 時權臣專政,瓘優遊其間,無所親疏,甚為傅嘏所重,謂之甯武子。 在位十年,以任職稱,累遷散騎常侍。 陳留王即位,拜侍中,持節慰勞河北。 以定議功,增邑戶。 數歲轉廷尉卿。 瓘明法理,每至聽訟,小大以情。 鄧艾、鐘會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節監艾、會軍事,行鎮西軍司,給兵千人。 蜀既平,艾輒承製封拜。 會陰懷異志,因艾專擅,密與瓘俱奏其狀。 詔使檻車征之,會遣瓘先收艾。 會以瓘兵少,欲令艾殺瓘,因加艾罪。 瓘知欲危己,然不可得而距,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統諸將,稱詔收艾,其餘一無所問。 若來赴官軍,爵賞如先;敢有不出,誅及三族。 比至鷄鳴,悉來赴瓘,唯艾帳內在焉。 平旦開門,瓘乘使者車,徑入至成都殿前。 艾臥未起,父子俱被執。 艾諸將圖欲劫艾,整仗趣瓘營。 瓘輕出迎之,偽作表草,將申明艾事,諸將信之而止。 俄而會至,乃悉請諸將胡烈等,因執之,囚益州解舍,遂發兵反。 於是士卒思歸,內外騷動,人情憂懼。 會留瓘謀議,乃書版雲「欲殺胡烈等」,舉以示瓘,瓘不許,因相疑貳。 瓘如廁,見胡烈故給使,使宣語三軍,言會反。 會逼瓘定議,經宿不眠,各橫刀膝上。 在外諸軍已潛欲攻會。 瓘既不出,未敢先發。 會使瓘慰勞諸軍。 瓘心欲去,且堅其意,曰:「卿三軍主,宜自行。 」會曰:「卿監司,且先行,吾當後出。 」瓘便下殿。 會悔遣之,使呼瓘。 瓘辭眩疾動,詐仆地。 比出閣,數十信追之。 瓘至外解,服鹽湯,大吐。 瓘素羸,便似困篤。 會遣所親人及醫視之,皆言不起,會由是無所憚。 及暮,門閉,瓘作檄宣告諸軍。 諸軍並已唱義,陵旦共攻會。 會率左右距戰,諸將擊敗之,唯帳下數百人隨會繞殿而走,盡殺之。 瓘於是部分諸將,群情肅然。 鄧艾本營將士復追破檻車出艾,還向成都。 瓘自以與會共陷艾,懼為變,又欲專誅會之功,乃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艾于三造亭,斬艾及其子忠。 初,艾之入江由也,以續不進,將斬之,既而赦焉。 及瓘遣續,謂之曰:「可以報江由之辱矣。 」 事平,朝議封瓘。 瓘以克蜀之功,群帥之力,二將跋扈,自取滅亡,雖運智謀,而無搴旗之效,固讓不受。 除使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尋遷都督徐州諸軍事、鎮東將軍,增封菑陽侯,以余爵封弟實開陽亭侯。 泰始初,轉征東將軍,進爵為公,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加征東大將軍、青州牧。 所在皆有政績。 除征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 至鎮,表立平州,後兼督之。 于時幽並東有務桓,西有力微,併為邊害。 瓘離間二虜,遂致嫌隙,於是務桓降而力微以憂死。 朝廷嘉其功,賜一子亭侯。 瓘乞以封弟,未受命而卒,子密受封為亭侯。 瓘六男無爵,悉讓二弟,遠近稱之。 累求入朝,既至,武帝善遇之,俄使旋鎮。 咸寧初,征拜尚書令,加侍中。 性嚴整,以法禦下,視尚書若參佐,尚書郎若掾屬。 瓘學問深博,明習文藝,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台二妙」。 漢末張芝亦善草書,論者謂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太康初,遷司空,侍中、令如故。 為政清簡,甚得朝野聲譽。 武帝敕瓘第四子宣尚繁昌公主。 瓘自以諸生之冑,婚對微素,抗表固辭,不許。 又領太子少傅,加千兵百騎鼓吹之府。 以日蝕,瓘與太尉汝南王亮、司徒魏舒俱遜位,帝不聽。 第2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