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與蘭台令史,將工先上山刻石。 文曰:“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班于髃神,遂覲東後。 從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進高密侯禹等。 漢賓二王之後在位。 孔子之後曪成侯,序在東後,蕃王十二,咸來助祭。 河圖赤伏符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河圖會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只瑞興。 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奸偽不萌。 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岱皆當。 天地扶九,崇經之常。 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主。 封于泰山,刻石着紀,禪于梁父,退省考五。 』河圖合古篇曰:『帝劉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河圖提劉予曰:『九世之帝,方明聖,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 』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會修符,合帝際,勉刻封。 』孝經鈎命決曰:『予誰行,赤劉用帝,三建孝,九會修,專茲竭行封岱青。 』河雒命後,經讖所傳。 昔在帝堯,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後裔握機。 王莽以舅後之家,三司鼎足頉宰之權勢,依託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僭號自立。 宗廟墮壞,社稷喪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 楊、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橫行,延及荊州,豪傑併兼,百里屯聚,往往僭號。 北夷作寇,千里無煙,無鷄鳴狗吠之聲。 皇天睠顧皇帝,以匹庶受命中興,年二十八載興兵,*(起是)*以*(中)*次誅討,十有餘年,罪人*(則)*斯得。 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 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 舟輿所通,人夡所至,靡不貢職。 建明堂,立闢雍,起靈台,設庠序。 同律、度、量、衡。 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 一死,贄。 吏各修職,復于舊典。 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 乾乾日□,不敢荒寧,涉危歷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聰允明恕。 皇帝唯慎河圖、雒書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 甲午,禪于梁陰。 以承靈瑞,以為兆民,永茲一宇,垂于後昆。 百寮從臣,郡守師尹,咸蒙祉福,永永無極。 秦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 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典不具,不能明經文,以章句細微相況八十一卷,明者為驗,又其十捲,皆不昭鴋。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後有聖人,正失誤,刻石記。 ” 十一日發,十二日宿奉高。 是日遣虎賁郎將先上山,三案行。 還,益治道徒千人。 十五日,始齋。 國家居太守府舍,諸王居府中,諸侯在縣庭中齋。 諸卿、校尉、將軍、大夫、黃門郎、百官及宋公、韂公、曪成侯、東方諸侯、雒中小侯齋城外汶水上。 太尉、太常齋山虞。 馬第伯自雲,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觀祭山壇及故明堂宮郎官等郊肆處。 入其幕府,觀治石。 石二枚,狀博平,圓九尺,此壇上石也。 其一石,武帝時石也。 時用五車不能上也,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 四維距石長丈二*[尺]*,廣二尺,厚尺半所,四枚。 檢石長三尺,廣六寸,狀如封篋。 長檢十枚。 一紀號石,高丈二尺,廣三尺,厚尺二寸,名曰立石。 一枚,刻文字,紀功德。 是朝上山騎行,往往道峻峭,*(不)**[下]*騎,步牽馬,乍步乍騎,且相半,至中觀留馬。 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極望無不鷪。 仰望天關,如從谷底仰觀抗槵。 其為高也,如視浮雲。 其峻也,石壁窅窱,如無道徑。 遙望其人,端如行朽兀,或為白石或雪,久之白者移過樹,乃知是人也。 殊不可上,四布僵臥石上,有頃復甦。 亦賴賫酒脯,處處有泉水,目輒為之明。 復勉強相將行,到天關,自以已至也,問道中人,言尚十餘里。 其道旁山脅,大者廣八九尺,狹者五六尺。 仰視岩石松樹,鬱鬱蒼蒼,若在雲中。 俛視溪谷,碌碌不可見丈尺。 遂至天門之下。 仰視天門,窔遼如從穴中視天。 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戇索,可得而登也。 兩從者扶挾,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所謂磨匤□石,捫天之難也。 初上此道,行十餘步一休,稍疲,咽唇燋,五六步一休。 牒牒據頓,地不避濕暗,前有燥地,目視而兩龏不隨。 早食上,*(脯)**[晡]*後到天門。 郭使者得銅物。 銅物形狀如鐘,又方柄有孔,莫能識也,疑封禪具也。 得之者汝南召陵人,姓陽名通。 東上一里余,得木甲。 木甲者,武帝時神也。 東北百餘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闕在南方,漢武在其北。 二十餘步得北垂圓台,高九尺,方圓三丈所,有兩陛。 人不得從,上從東陛上。 台上有壇,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維有距石,四面有闕。 鄉壇再拜謁,人多置錢物壇上,亦不掃除。 國家上見之,則詔書所謂酢梨酸棗狼藉,散錢處數百,幣帛具,道是武帝封禪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為先上跪拜,置梨棗錢于道以求福,即此也。 東山名曰日觀,日觀者,鷄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秦觀者望見長安,吳觀者望見會稽,周觀者望見*(齊西)**[嵩山]*。 北有石室。 壇以南有玉盤,中有玉龜。 山南脅神泉,飲之極清美利人。 日入下去,行數環。 日暮時頗雨,不見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舉足隨之。 比至天門下,夜人定矣。 ” 安國又曰:「喻以尊卑祭之也。 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其餘小者或卿、大夫、伯、子、男。 」 第4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4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