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周貞王八年,秦厲公滅大荔,取其地。 趙亦滅代戎,即北戎也。 韓、魏復共稍並伊、洛、陰戎,滅之。 其遺脫者皆逃走,西踰汧、隴。 自是中國無戎寇,唯余義渠種焉。 至貞王二十五年,秦伐義渠,虜其王。 後十四年,義渠侵秦至渭陰。 後百許年,義渠敗秦師于洛。 後四年,義渠國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將兵定之,義渠遂臣于秦。 後八年,秦伐義渠,取鬱郅。 後二年,義渠敗秦師于李伯。 明年,秦伐義渠,取徒涇二十五城。 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 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戎本無君長,夏後氏末及商周之際,或從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為藩服。 春秋時,陸渾、蠻氏戎稱子,戰國世,大荔、義渠稱王,及其衰亡,余種皆反舊為酋豪雲。 羌無弋爰□者,秦厲公時為秦所拘執,以為奴隷。 不知爰□何戎之別也。 後得亡歸,而秦人追之急,藏於岩穴中得免。 羌人云爰□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為其蔽火,得以不死。 既出,又與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婦。 女恥其狀,被發覆面,羌人因以為俗,遂俱亡入三河閒。 諸羌見爰□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 河湟閒少五穀,多禽獸,以射獵為事, 爰□教之田畜,遂見敬信,廬落種人依之者日益觽。 羌人謂奴為無弋,以爰□嘗為奴隷,故因名之。 其後世世為豪。 至爰□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夡,兵臨渭首,滅狄嵵戎。 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觽羌絶遠,不復交通。 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 或為氂牛種,越巂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 忍及弟舞獨留湟中,並多娶妻婦。 忍生九子為九種,舞生十七子為十七種,羌之興盛,從此起矣。 及忍子研立,時秦孝公雄強,威服羌戎。 孝公使太子駟率戎狄九十二國朝周顯王。 研至豪健,故羌中號其後為研種。 及秦始皇時,務並六國,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 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將兵略地,西逐諸戎,北卻觽狄,築長城以界之,觽羌不復南度。 至于漢興,匈奴冒頓兵強,破東胡,走月氏,威震百蠻,臣服諸羌。 景帝時,研種留何率種人求守隴西塞,於是徙留何等於狄道、安故,至臨洮、氐道、羌道縣。 及武帝征伐四夷,開地廣境,北卻匈奴,西逐諸羌,乃度河、湟,築令居塞;初開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門,隔絶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 於是障塞亭燧出長城外數千里。 時先零羌與封養牢姐種解仇結盟, 與匈奴通,合兵十餘萬,共攻令居、安故,遂圍枹罕。 漢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將兵十萬人擊平之。 始置護羌校尉,持節統領焉。 羌乃去湟中,依西海、鹽池左右。 漢遂因山為塞,河西地空,稍徙人以實之。 至宣帝時,遣光祿大夫義渠安國覘行諸羌,其先零種豪言:「願得度湟水,逐人所不田處以為畜牧。 」安國以事奏聞,後將軍趙充國以為不可聽。 後因緣前言,遂度湟水,郡縣不能禁。 至元康三年,先零乃與諸羌大共盟誓,將欲寇邊。 帝聞,復使安國將兵觀之。 安國至,召先零豪四十餘人斬之,因放兵擊其種,斬首千餘級。 於是諸羌怨怒,遂寇金城。 乃遣趙充國與諸將將兵六萬人擊破平之。 至研十三世孫燒當立。 元帝時,彡姐等七種羌寇隴西,遣右將軍馮奉世擊破降之。 從爰□種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後以研為種號。 十三世至燒當,復豪健,其子孫更以燒當為種號。 自彡姐羌降之後數十年,四夷賓服,邊塞無事。 至王莽輔政,欲耀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羌,使共獻西海之地,初開以為郡,築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 滇良者,燒當之玄孫也。 時王莽末,四夷內侵,及莽敗,觽羌遂還據*[西海]*為寇。 更始、赤眉之際,羌遂放縱,寇金城、隴西。 隗囂雖擁兵而不能討之,乃就慰納,因發其觽與漢相拒。 建武九年,隗囂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涼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發左囏,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 夫蠻夷寇亂,皆為此也。 舊制益州部置蠻夷騎都尉,幽州部置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 又數遣使驛通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 今宜復如舊,以明威防。 」光武從之,即以牛邯為護羌校尉,持節如舊。 及邯卒而職省。 十年,先零豪與諸種相結,復寇金城、隴西,遣中郎將來歙等擊之,大破。 事已具歙傳。 十一年夏,先零種復寇臨洮,隴西太守馬援破降之。 後悉歸服,徙置天水、隴西、扶風三郡。 明年,武都參狼羌反,援又破降之。 事已具援傳。 自燒當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種小人貧。 而先零、卑湳並皆強富,數侵犯之。 滇良父子積見陵易,憤怒,而素有恩信于種中,於是集會附落及諸雜種,乃從大榆入,掩擊先零、卑湳,大破之,殺三千人,掠取財畜,奪居其地大榆中,由是始強。 第3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371頁